学术投稿

电子胃镜下老年食管异物取出术的配合及护理

王仕莲;梁晓松;蚁静君;郑文玲

关键词:胃镜检查, 食管异物,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胃镜下老年食管异物取出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 对68例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实行严密的配合及护理.结果 68例患者中有66例顺利取出,无大出血及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例为大片鱼刺嵌顿于食道下端已刺穿食管左右壁,另1例为尖锐鸡骨刺穿食道中段随主动脉搏动,均转胸外科治疗.结论经电子胃镜下取出老年食道异物方法简便有效,术前全面的准备、术中熟练配合以及术后严密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4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并发感染早期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分析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结果 急性白血病早期并发感染病原菌以细菌、霉菌感染为主,在留取标本培养,根据临床耐受情况选用头孢类第三代及泰能单用或联用治疗后,显效率58.69%(P<0.05).结论 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护理对策,结合感染部位、感染途径合理选用抗生素,可以大限度的延缓急性白血病病情,为其他治疗提供条件.

    作者:强晖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新型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新型Supreme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 60例ASA为Ⅰ~Ⅱ级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喉罩组,n=30)和T组(气管导管组,n=30).观察对比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插管(罩)前后、拔管(罩)前后等时点的HR、SBP、DBP的变化及麻醉合并症(包括呛咳、体动、返流、误吸及术后咽喉痛).结果 T组插管和拔管期间的HR、BP均较插管前(基础值)升高(P<0.05),较S组明显地升高(P<0.05);S组则没有明显变化.S组患者在拔管期间呛咳、体动以及术后咽喉痛的发生明显少于T组(P<0.05).两组其他合并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preme喉罩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在择期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容易使用的声门上通气装置,可替代气管插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作者:张武华;冯宇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淋球菌耐药性与淋病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淋球菌耐药性以及淋病的治疗.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淋病患者泌尿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156株淋球菌实施淋球菌耐药性监测、分析.结果 156株淋球菌菌株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达93.59%,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达91.03%,对四环霉素的耐药性达87.18%,未出现对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具有耐药性的菌株.结论 应注意治疗药物正规足量的使用、临床治疗的正规性及实施病原学检查的应用.

    作者:董玉军;关海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髋臼骨折15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外伤性髋臼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髋臼骨折行手术治疗12例,非手术治疗3例.结果 手术治疗达到解剖复位11例,复位欠佳1例;非手术治疗2例复位欠佳,1例复位不满意.按dAubignt-postel评分标准:手术组优良10例,可2例;非手术组可2例,差1例.结论 髋臼解剖上分为前柱,后柱及穹项,通过单纯手法复位,髋臼难以复位.对移位较大的髋臼骨折必须通过手术恢复其解剖构形.

    作者:张鹏飞;官义;马万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肥胖状况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人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肥胖状况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化验32例健康老年人,46例老年高血压病及30例高血压病合并肥胖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水平及监测心脏超声心动图.结果 高血压病组等容舒张时间延长,E/A值减低,肥胖患者更明显.结论 空腹血糖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及肥胖者胰岛素抵抗均可影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作者:靖涛;刘培良;鲁耘曌;徐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1例应用纳洛酮,对照组31例应用氨茶碱,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7.7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作者:佟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均与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护理,加强沟通,使患者掌握糖尿病及治疗知识,合理调节饮食,适当运动,正确应用降糖药物,可有效的避免低血糖症发生.

    作者:李纳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罕见老年先天性心脏病4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活产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0.8%,成人发病率为0.24~0.28%,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多见,分别占先心病的25~50%、5~10%、5~10%.本组采用PHILIPS 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老年先心病4例,分别是二叶瓣1例、无冠瓣发育不良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右室双腔心1例,年龄64~78岁,男2例、女2例.因较为罕见,详述如下.

    作者:杨燕;全晶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64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复律后心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64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SV)、射血分数(LVEF),观察房颤患者复律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数的改善.方法 分别测定64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期间与复律后1月的LAD、LVSV、LVEF的超声指数,以评价心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 64例房颤患者复律后各项心功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LAD复律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LVSV和LVEF改善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积极早期复律并维持窦性节律,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有效地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改善心功能非常重要.

    作者:胡东旭;王亚丽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不同术式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术式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及并发症的患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春法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褥疮护理浅谈

    褥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要攻克的顽症.褥疮不仅给患者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死亡.褥疮又叫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褥疮常发生于骨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跟、 枕外隆凸部等.多见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如中风患者.

    作者:庞春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老年四肢骨折并发关节僵硬的护理临床观察22例

    关节僵硬是四肢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为关节内外发生纤维性粘连,以及关节囊及周围肌肉挛缩,如不加以防治会导致关节强直.我科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对四肢骨折后康复期关节僵硬的患者22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对他们进行护理指导,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高糖中膀胱ICCs超微结构的变化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下豚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糖尿病膀胱(DCP)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透射电镜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下培养的ICCs超微结构.结果 随糖浓度增高和培养时间延长,ICCs内细胞器明显减少,线粒体大小不等、数量减少、肿胀、空泡样变甚至溶解,内质网扩张、空泡样变,胞质广泛溶解,突起消失.结论 高糖环境对豚鼠膀胱ICCs超微结构造成显著影响,这种结构破坏可能是造成DC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范勇洪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给予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43例给予传统张力性疝修补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较好的缩短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发热、尿潴留等并发症较少,切口愈合良好、复发情况较低,适应证广泛,操作较为简便,创伤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俊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期间的各种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13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结果 患者或患者家属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表示满意,在回访的过程中,均对其作出了非常评价.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在实际的护理工作当中,需要护理人员充分的掌握各种护理技术,以及各种应急措施,同时也要注意患者及患者家属各种情绪,共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青云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未婚人流发生率探讨及干预

    目的 为了探讨未婚人流发生情况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区各医疗单位5年来所做的6858例人流中有3432例未婚人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未婚人流所占的比例由2006年的42.31上升到2010年59.67%,未婚人流平均年龄由23.96岁下降至21.42岁.69.29%的妇女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重复流产者占58.36%.结论 未婚妇女人流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未婚人流的队伍逐渐年轻化;重复人流发生率高;无保护性性生活在未婚人流者发生率高,避孕知识、生殖健康知识仍需普及宣传;流动人口人流成为主力军,流动人口均等服务势在必行.为防止影响生殖健康许多风险,人流手术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药流患者要执行追踪复查,尽量避免自行购药行药流,以免流血多及时间长.正视现实,主动地从教育入手,在未婚青年中进行性知识、性道德、避孕知识的普及教育,减少未婚女性性行为和妊娠的发生.

    作者:薛月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目的 探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58例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资料,其中观察组(采用胰腺动脉插管灌注低分子肝素钙、尿激酶、奥曲肽或乌司他丁、5-Fu、抗菌素、糖皮质激素).对照组(静脉给药)79例.结果 观察组腹痛缓解、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术率(分别为22.22%和6.32%)及病死率(分别为17.72%和5.55%)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较传统方法有效.

    作者:段立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宫腔镜用于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其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运用宫腔镜进行刮宫或肿物电切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0~40 min之间,平均时间为28.9 min;术中出血量18~45 ml,平均 32.7 ml;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流出时间为1~9 d,平均3.7 d,无需特殊处理;术后无子宫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在对异常子宫出血做检查和诊断的同时给予刮宫或切除治疗,并能达到边切割边止血的效果,具有术前诊断明确、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目标准确,对患者损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快,并且不影响卵巢的功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慧霞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8羟基脱氧鸟苷在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及瑞舒伐他汀钙的影响

    目的 观察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在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的表达及瑞舒伐他汀钙(Rosuvastatin)对它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组(D)、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组(N),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同时观察血糖、血胰岛素、肾功能和肾脏形态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液中MDA含量明显上升(P<0.05),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8-OHdG增多(P<0.05),肾功能和肾脏形态受损,而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组的上述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改善.结论 8-OHdG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明显增加,而瑞舒伐他汀钙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徐鑫;赵锴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1例误诊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流行性出血热

    目的 分析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一例误诊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流行性出血热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尽管在临床表现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易造成误诊,但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误诊是可以避免的.结论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与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资料、常规化验及特异血清学检查、病理及诊断性治疗,仔细鉴别才能避免误诊.

    作者:潘晓燕;刘晶;兰蕾蕾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