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术式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段春法

关键词:结石性胆囊炎, 开腹术,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术式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及并发症的患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69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糖尿病(DM)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169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 169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均获得良好护理.结论 对169例患者进行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会大大提高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焦丹丹;姜红梅;任丽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口鼻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让患者获得佳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唇腭裂术后口鼻瘘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均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患者.结果 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达100%.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口鼻瘘手术中的应用,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于俊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在心房纤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86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30 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房颤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水平与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结论 房颤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兰法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特纳综合征患者不同染色体核型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目的 特纳综合征 (Turner Syndrome,TS)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发病率较高,本研究目的 是分析44例TS患者不同染色体核型与AITD发病率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05年以来44例TS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甲状腺自身抗体包括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检测.结果 44例 TS患者中17例(38.6%)合并AITD.核型为X染色体长臂或短臂等臂(包括46,Xi (Xq);46,Xi (Xp))的12例患者有9例(75%)合并AITD,其中58.3%为甲减;核型为X染色体的短臂或长臂缺失(包括46,X,del (Xp);46,X,del (Xq))的2例患者有1例(50%)合并AITD,其中50%为甲减.结论 TS患者易合并AITD,且染色体核型与AITD的发生有关,核型为X染色体异常(X染色体长臂或短臂等臂;X染色体长臂或短臂缺失)的TS患者合并AITD更多见,且合并AITD后更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作者:李丽;黄燕红;刘苗;金倩;靳小静;李静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切口手术径路的研究对比

    目的 探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Siewert分型II/Ⅲ型)切口手术径路不同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AEG患者78例,分别行经腹根治术与经胸根治术,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腹组和经胸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2.6±100.2)(147.1±46.0)min(P=0.007),淋巴结平均清扫的数量分别(17.0±9.4)枚和(21.7±10.8)枚(P=0.000),术后发热时间分别为(3.0±1.6)min和(2.4±1.46)min(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0%和12.8%(P=0.005),住院时间为(18.4 ±13.9)和(16.0±9.0)(P=0.029),两组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2).结论 经腹部切口切除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Siewert分型II/III)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较小,手术时间缩短,患者术后发热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花费减少,手术安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使手术安全性得到保障.

    作者:周林太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长春市妊娠期糖尿病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状况,研究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到一汽总医院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857例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并于24周进行50 g糖筛查(GCT),对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或具有GDM高危因素者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调查到对象分为GDM组和正常对照组,将两组信息录入SPSS 12.0进行分析.结果①本地区研究期间妊娠期糖筛查异常率为20.37%(174/854),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03%.②分析发现年龄、体重指数(BMI) 及糖尿病家族史与GDM相关.结论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03%,与国内文献报告的相当; BMI、糖尿病家族史、年龄为影响GDM的危险因素;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的妊娠期妇女,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单秀娟;王丽萍;赵淑玲;王晓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针刀配合肩关节腔液压扩张及手法治疗肩周炎73例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肩关节腔液压扩张及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73例肩周炎患者均给予小针刀松解术和节腔液压扩张疗法并配合手法治疗.结果 本组73例,治疗后按评定标准评价:痊愈6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针刀配合肩关节腔液压扩张及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疗程短,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作者:杨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丹参酮ⅡA对鼠肝星状细胞活化Ca2+效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药物血清是否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胞浆游离钙([Ca2+]i)增高的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8只) 给予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 40%CCl4 溶液,9 周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15 mg/kg)15 d;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8只)给予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40%CCl4 溶液,9周后灌服生理盐水15 d;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8只)仅给予等量精制橄榄油9周,然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15 mg/kg)15 d;正常对照组(8只)仅给予等量精制橄榄油,9周后灌服生理盐水15 d.结束后,经下腔静脉取血并分离血清.采用盲法,用上述 10%血清培养 HSCs24 h并负载好 Fluo23PAM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 HSCs[Ca2+]i.结果 ①经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及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的血清预处理的 HSCs,其[Ca2+]i荧光强度相对值均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5);且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及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血清预处理 HSCs后加入 AngⅡ,HSCs[Ca2+]i荧光强度变化百分数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酮ⅡA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Ca2+]i的升高,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刘石萍;王军民;赵京梅;常健;宁贵彩;张贵利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老年四肢骨折并发关节僵硬的护理临床观察22例

    关节僵硬是四肢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为关节内外发生纤维性粘连,以及关节囊及周围肌肉挛缩,如不加以防治会导致关节强直.我科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对四肢骨折后康复期关节僵硬的患者22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对他们进行护理指导,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氯吡格雷的临床研究进展

    氯吡格雷作为继阿司匹林后新的一类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能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抗血小板治疗在ACS治疗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考察国内外一系列的临床案例,探讨氯吡格雷在ACS患者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孙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致使部分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而产生剧烈持久的胸痛及急性循环障碍.患者可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分劳累、饱餐尤其是高脂饮食时诱发心肌梗死,其发病率高,早期病死率高,有时还会发生猝死.一旦发病,患者承受巨大精神压力,心理变化复杂,思想负担重,可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

    作者:王巍;赵洪波;邵丹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

    目的 研究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苏醒后躁动情况对比.方法 选择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ASA分级Ⅰ~Ⅱ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术毕前30 min给予0.35 μg/kg舒芬太尼静脉推注,对照组采用0.2 μg/kg瑞芬太尼静脉推注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手术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10 min(T3)各时点的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心率、血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各三个观察时点RS、RS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优,患者躁动少,清醒完全(P<0.01),对照组心率、血压T2、T3时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例出现苏醒后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论 舒芬太尼对比瑞芬太尼在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少,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少,镇痛作用时间久.

    作者:吕文慧;张伟山;石世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临床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近10年来,我国临床试验室已普遍开展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活动,现代检验医学管理提出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3个阶段[1],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分别来自标上述3个阶段,而分析前的误差在实验室误差中占主要因素,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70%[2].大多质控多注意到了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控问题,而分析前的质控问题,尚未引起全体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作者:丛武;王冬旭;全吉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气管支气管异物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总结危重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完整的12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表麻下手术119例,全麻下手术5例,均成功取出异物,自行咳出异物4例.结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可避免延误病情,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在表麻下行硬质支气管镜的检查及取异物术是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游全贵;游德龙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新型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新型Supreme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 60例ASA为Ⅰ~Ⅱ级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喉罩组,n=30)和T组(气管导管组,n=30).观察对比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插管(罩)前后、拔管(罩)前后等时点的HR、SBP、DBP的变化及麻醉合并症(包括呛咳、体动、返流、误吸及术后咽喉痛).结果 T组插管和拔管期间的HR、BP均较插管前(基础值)升高(P<0.05),较S组明显地升高(P<0.05);S组则没有明显变化.S组患者在拔管期间呛咳、体动以及术后咽喉痛的发生明显少于T组(P<0.05).两组其他合并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preme喉罩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在择期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容易使用的声门上通气装置,可替代气管插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作者:张武华;冯宇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肝肿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2010年至2011年我科共收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8人次,平均68岁,现将肝癌介入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心理护理患者一旦知情,一般就会感到悲观失望,思想包袱很重,对生活丧失信心,对于这类患者我们治疗时进行现场说教,介绍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治疗后出现的反应,从而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作者:陈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舒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再灌注后,患者体内血浆内皮素(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栓素A2(TXA2)、一氧化氮(NO)水平、5-H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上加用舒心丸,1包/次,3次/d,疗程为15 d,对照组43例,分别测出治疗前后ET-1、NO、Hs-CRP、TXA2、5-HT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ET、hs-CRP、TXA2和NO 水平治疗组治疗15 d后O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较对照组也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ET-1、hs-CRP、TXA2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心丸能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后心肌微循环障碍,而且安全、价廉,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血浆ET-1、NO、Hs-CRP、TXA2水平,促进心肌微循环恢复.

    作者:贺青军;赵华云;罗子幸;余秀兰;王文会;罗智敏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 全麻下开颅脑内血肿穿刺,将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液化,经引流管排出颅外,达到清除血肿的目的,并与30例内科治疗结果作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26例,治愈好转23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中,治愈好转19例,死亡11例,总有效率为6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赵洪波;孙守成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褥疮护理浅谈

    褥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要攻克的顽症.褥疮不仅给患者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死亡.褥疮又叫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褥疮常发生于骨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跟、 枕外隆凸部等.多见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如中风患者.

    作者:庞春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与手术量.方法 观察89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的眼位、手术量及双眼术前及术后三级视功能情况.结果 89例中,78例术后正位(正位率87.6%),38例术后获得立体视.结论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戴全矫眼镜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手术量根据戴镜与裸眼视近的平均斜视度决定.

    作者:周丽君;王怡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