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张锋;丁松奇;王朋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满意度
摘要:目的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全面履行护理人员职责,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让护士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对护士实行分层分组管理,负责所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一切治疗和护理.结果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但营造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罕见老年先天性心脏病4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活产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0.8%,成人发病率为0.24~0.28%,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多见,分别占先心病的25~50%、5~10%、5~10%.本组采用PHILIPS 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老年先心病4例,分别是二叶瓣1例、无冠瓣发育不良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右室双腔心1例,年龄64~78岁,男2例、女2例.因较为罕见,详述如下.

    作者:杨燕;全晶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准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患病率为33.6%,其中约15%需要治疗.一般治疗方法以雌激素替代为主,但有增加肿瘤的风险,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1].2000~2008年,笔者应用黄永生教授经验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0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世增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肥胖状况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人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肥胖状况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化验32例健康老年人,46例老年高血压病及30例高血压病合并肥胖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水平及监测心脏超声心动图.结果 高血压病组等容舒张时间延长,E/A值减低,肥胖患者更明显.结论 空腹血糖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及肥胖者胰岛素抵抗均可影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作者:靖涛;刘培良;鲁耘曌;徐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特纳综合征患者不同染色体核型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目的 特纳综合征 (Turner Syndrome,TS)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发病率较高,本研究目的 是分析44例TS患者不同染色体核型与AITD发病率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05年以来44例TS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甲状腺自身抗体包括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检测.结果 44例 TS患者中17例(38.6%)合并AITD.核型为X染色体长臂或短臂等臂(包括46,Xi (Xq);46,Xi (Xp))的12例患者有9例(75%)合并AITD,其中58.3%为甲减;核型为X染色体的短臂或长臂缺失(包括46,X,del (Xp);46,X,del (Xq))的2例患者有1例(50%)合并AITD,其中50%为甲减.结论 TS患者易合并AITD,且染色体核型与AITD的发生有关,核型为X染色体异常(X染色体长臂或短臂等臂;X染色体长臂或短臂缺失)的TS患者合并AITD更多见,且合并AITD后更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作者:李丽;黄燕红;刘苗;金倩;靳小静;李静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鼻窦负压置换结合中药喷雾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

    目的 对鼻窦负压置换结合中药喷雾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85例慢性鼻窦炎患儿,把他们随机地分为3组.其中,单纯治疗组26例,单纯进行鼻窦负压置换;西药治疗组二十九例,鼻窦置换后加用地塞米松溶液5 mg、硫酸庆大霉素8万U,喷雾治疗;中药治疗组29例,鼻窦置换后加用中药辛菊.结果 总有效率单纯治疗组73.0%,中药治疗组93.1%,西药治疗组93.3%.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置换加中西药物喷雾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佳,且经济安全.

    作者:薛向上;徐文利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致使部分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而产生剧烈持久的胸痛及急性循环障碍.患者可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分劳累、饱餐尤其是高脂饮食时诱发心肌梗死,其发病率高,早期病死率高,有时还会发生猝死.一旦发病,患者承受巨大精神压力,心理变化复杂,思想负担重,可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

    作者:王巍;赵洪波;邵丹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舒适护理在成年男性患者门诊包皮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包皮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60例成年男性门诊包皮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成年男性门诊包皮手术患者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均有改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术后征求患者的满意度达99.3%.结论 通过舒适护理在门诊包皮环切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获得情绪上的缓解及安全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赵洁;陈慧;陈质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针刀配合肩关节腔液压扩张及手法治疗肩周炎73例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肩关节腔液压扩张及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73例肩周炎患者均给予小针刀松解术和节腔液压扩张疗法并配合手法治疗.结果 本组73例,治疗后按评定标准评价:痊愈6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针刀配合肩关节腔液压扩张及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疗程短,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作者:杨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切口手术径路的研究对比

    目的 探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Siewert分型II/Ⅲ型)切口手术径路不同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AEG患者78例,分别行经腹根治术与经胸根治术,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腹组和经胸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2.6±100.2)(147.1±46.0)min(P=0.007),淋巴结平均清扫的数量分别(17.0±9.4)枚和(21.7±10.8)枚(P=0.000),术后发热时间分别为(3.0±1.6)min和(2.4±1.46)min(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0%和12.8%(P=0.005),住院时间为(18.4 ±13.9)和(16.0±9.0)(P=0.029),两组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2).结论 经腹部切口切除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Siewert分型II/III)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较小,手术时间缩短,患者术后发热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花费减少,手术安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使手术安全性得到保障.

    作者:周林太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适麻醉的探究

    目的 探究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的适麻醉剂,及适手术切口大小,为大鼠行脾脏切除手术及用于医学实验外科教学提供有力的数据资料.方法 将40只健康同龄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A、B、C、D组),A组水合氯醛麻醉,行1.5 cm切口; B组戊巴比妥钠麻醉,行1.5 cm切口;C组水合氯醛麻醉,行2.0 cm切口;D组戊巴比妥钠麻醉,行2.0 cm切口,分别按要求行脾脏切除手术.结果 比较麻醉前后体温、呼吸,P<0.05;对比分析A、C和B、D两组术后苏醒时间,P<0.05;麻醉后心率、术后伤口恢复时间,P>0.05.结论 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呼吸频率、体温抑制较强,水合氯醛对大鼠呼吸频率和体温的抑制作用较少,且首剂麻醉成功率高,麻醉起效的时间快,是大鼠脾脏切除手术的适麻药,该手术适切口大小为2.0 cm.

    作者:李阳友;涂颖;刘付海;喻萍;杨荣荣;李岳霓;辜丽丹;周瑜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哮喘的发病和免疫机制密切相关,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马旺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比较

    目的 比较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的差异,为准确评估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9月1日至10月1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普通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的1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血压计所测量血压值的差异.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使用 2种血压计所测血压值无差异,且电子血压计便于家庭自测血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袁苏;叶绪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169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糖尿病(DM)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169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 169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均获得良好护理.结论 对169例患者进行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会大大提高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焦丹丹;姜红梅;任丽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老年四肢骨折并发关节僵硬的护理临床观察22例

    关节僵硬是四肢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为关节内外发生纤维性粘连,以及关节囊及周围肌肉挛缩,如不加以防治会导致关节强直.我科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对四肢骨折后康复期关节僵硬的患者22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对他们进行护理指导,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褥疮护理浅谈

    褥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要攻克的顽症.褥疮不仅给患者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死亡.褥疮又叫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褥疮常发生于骨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跟、 枕外隆凸部等.多见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如中风患者.

    作者:庞春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64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复律后心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64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SV)、射血分数(LVEF),观察房颤患者复律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数的改善.方法 分别测定64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期间与复律后1月的LAD、LVSV、LVEF的超声指数,以评价心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 64例房颤患者复律后各项心功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LAD复律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LVSV和LVEF改善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积极早期复律并维持窦性节律,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有效地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改善心功能非常重要.

    作者:胡东旭;王亚丽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深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 ithelial neop lasia,CIN)患者行宫颈环切术(1oop electricalexcision p rocedure,Leep),切割深度对妊娠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 2004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级并行宫颈环切术的未孕者76例,其中切割深度大于等于15 mm者31例,为试验组;切割深度小于15 mm者45例,作为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检测受孕时间及不良妊娠结果.结果 试验组平均随访44.8个月,随访期间共观察到非意愿性不孕6例;对照组平均随访43.9个月,随访期间共观察到非意愿性不孕7例.两组患者不孕发生风险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R=0.89,P=0.68).试验组随访期间发生不良妊娠事件6例,发生率为19.4%;对照组随访期间发生不良妊娠事件2例,发生率为4.4%.两组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3,P=0.03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N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和宫颈环切术切割深度存在相关性.

    作者:齐青萍;罗小婉;甘玉杰;熊小英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宫腔镜用于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其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运用宫腔镜进行刮宫或肿物电切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0~40 min之间,平均时间为28.9 min;术中出血量18~45 ml,平均 32.7 ml;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流出时间为1~9 d,平均3.7 d,无需特殊处理;术后无子宫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在对异常子宫出血做检查和诊断的同时给予刮宫或切除治疗,并能达到边切割边止血的效果,具有术前诊断明确、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目标准确,对患者损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快,并且不影响卵巢的功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慧霞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1例应用纳洛酮,对照组31例应用氨茶碱,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7.7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作者:佟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经尿道电切及后腹腔镜切除肾脏及输尿管全长治疗肾结核12例手术分析

    探讨经尿道电切及后腹腔镜切除肾、输尿管全长治疗肾结核的方法和疗效.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采用经尿道电切及后腹腔镜切除肾、输尿管全长治疗肾结核患者12例.男8例,女性4例,年龄38~57岁,平均42岁;术前通过血、尿结核DNA、尿脱落细胞、尿查抗酸杆菌、PPD、B 超、CT 或MRI、IVP、及同位素肾图明确诊断为单侧肾结核,其中左侧7例,右侧5例,对侧肾功能大致正常,无明显膀胱挛缩.

    作者:刘岚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