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脑积水60例诊治分析

杨建雄

关键词:外伤, 脑积水, 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治疗,结果治愈42例,中残10例,重残4例,死亡4例.结论 临床上应对外伤性脑积水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和诊断,积极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有利于控制颅高压,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环节质控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环节控制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查全年出诊病例中的327例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结合科内护理质控登记表汇总统计情况,查找护理隐患,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规范环节控制使全年出诊及时抢救率达100%.结论 科学严谨的环节质控提高了院前急救质量,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

    作者:王金珠;郎凤琴;王晓杰;杨春芳;张立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缺陷及管理对策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规章与规范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护理缺陷包括护理事故及差错[1].一切不符合质量标准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现象都是护理缺陷[2].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及工作琐碎复杂,稍有不慎,轻者带来患者的误解,重者引起差错、事故.

    作者:常寸玲;杜云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NT-pro-BNP在治疗ACS中的应用和意义

    脑钠肽(BNP)是一种由心脏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早被发现在心室壁压力增加时大量分泌,因而在诊断治疗心衰、判断心衰患者预后中广泛被应用.近来的研究认为BNP在冠心病领域中也有重大的应用意义.在血液中检测BNP水平的变化能独立、有效、敏感地判断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和长期的预后,并且能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判断疗效.NT-pro-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BNP有相似的生理功能,但前者较后者在临床应用中更具有优点,因而逐渐取代后者.

    作者:傅燕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论专用眼A/B超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诊断准确、无痛无害、方便快捷的显像技术,目前专用眼A/B超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已经成为重要的临床诊断技术.对患者进行专用眼A/B超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对眼球病理声像图进行分类和鉴别,并据此来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鉴于专用眼A/B超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即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马水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目的 应用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新方法.方法 本院2007年6月至2008 年12月在产科门诊产后康复病例中,共有8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一疗程治疗5~8周,每次30 min, 每周2 次.结果 8例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全部康复,尿失禁症状消失.结论 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好方法.

    作者:彭其才;许成芳;吴玲玲;高丽仪;侯红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甲硝唑糊剂根充186例恒牙根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甲硝唑糊剂在治疗牙髓坏死及根尖炎中的作用,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对186例恒牙预备后将甲硝唑粉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导入根管作根管充填,经2年追踪观察,有效为96.77%.结果 观察表明甲硝唑加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用以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袁利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39例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术、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术等综合手术治疗.结果 39例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中,术后症状改善明显者27例,轻度改善者9例,无变化者3例.结论 后颅窝减压术、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术及其不同组合手术治疗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新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检验科质量基础管理的体会

    为保证检验科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建立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使专业人员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消灭过失误差,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作者:陶丽;于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95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通过对本组的护理观察表明,护理人员精心细致的护理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健康,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惠贤;古永华;朱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IP)和顺铂联合氟尿嘧啶(D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95例确诊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PF方案组48例,IP方案组47例.每21 d为一周期,每二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95例均可评价疗效,IP方案组总有效率55.3%,PF方案组总有效率41.7%,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P方案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5.7个月,中位生存期11.2个月;PF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4.3个月,中位生存期9.1个月.IP方案组一年生存率46.8%,亦明显高于PF方案组37.5%.主要的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腹泻等, 腹泻发生率二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其余二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IP方案疗效要优于PF方案,毒副反应临床上可以接受,不失为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一种选择.

    作者:张成辉;李明;张敬伟;李长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本病欧美常见,近几年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多,死亡以老年患者居多.本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60例急性老年心肌梗死(AMI)患者,通过细心地治疗和护理,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侯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组织工程技术为根治心肌梗死等心脏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近年来,心肌组织工程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在种子细胞等方面的难题还远没有解决.本文对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作了一下综述,为细胞替代治疗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姜婧;李德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全喉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喉癌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喉癌切除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发音好的7例,声音嘶哑16例,癌变转移9例.结论 术后按全麻术后护理,给予康复指导.

    作者:李立;吕秋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护理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TAO),好发于股浅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主要症状为患肢冷感、静息痛、间歇性跛行.

    作者:吴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HIV-相关性淋巴上皮囊肿护理体会及职业防护分析

    目的 研究HIV-相关性淋巴上皮囊肿患者的护理方法和职业防护.方法 回顾分析和总结HIV-相关性淋巴上皮囊肿患者的护理经过和正确的职业防护.结果 患者手术治疗后心态乐观,康复出院,职业防护流程顺畅,措施到位.结论 正确合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恢复信心,有助于术前配合和术后康复,也有利于职业防护.

    作者:郑燕珩;吴振婵;梁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乡镇社区健康指导对高血压病的干预效果观察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仍呈增高趋势,而由其造成的致死、致残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如何加强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各级医务人员的课题和责任.作为一名社区医师如何对辖区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和治疗,努力将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经成为问题的关键.

    作者:鹿启民;刘红芝;付燕燕;张芳;宋远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16例临床分析

    周期性麻痹是甲亢患者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文献报道其约50%继发于甲亢.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的特点多见于东方国家,年轻男性多见[1].本院于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甲亢患者88例,其中16例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长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8例胃MALT淋巴瘤的胃镜下表现及分析

    目的 :探讨胃MALT淋巴瘤胃镜下的特点,以提高其在胃镜下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18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结果 胃MALT淋巴瘤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88.8%(16/18);病变部位:胃窦部12例,胃体部4例,胃底部2例;病变表现:息肉型(3例,16.7%)、结节型(4例,22.2%)、溃疡型(9例,50%)、浸润型(2例,22.2%).结论 胃MALT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多样;胃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率低.需加强早期胃MALT淋巴瘤胃镜下的诊断水平.

    作者:赵昌杰;陈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效果,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 将60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镇痛;无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娩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短,助产发生率也降低(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效果明显,积极的护理则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痛苦,确保分娩质量的提高.

    作者:温兰娇;陈雁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结合增强CT扫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合增强CT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8例,其中33例行ERCP检查, 68例行增强CT扫描检查,并与68例体表B超(B-US)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ERCP的诊断准确率为87.88%(29/33), 增强CT扫描为 88.24%(60/68),B-US为47.06%(32/68), ERCP结合增强CT扫描为96.97% (32/33).ERCP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B-US,ERCP结合增强CT扫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ERCP、增强CT扫描及B-US(均P<0.05).结论 ERCP在胰腺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必要时结合增强CT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卫金歧;边壮;周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