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典型性肺结核诊断及诊疗对策

沈春珊

关键词:不典型性肺结核, 早期误诊, 诊疗对策
摘要:目的 熟悉不典型性肺结核诊断标准,分析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临床诊疗对策.方法 57例不典型性肺结核均经摄胸部X线正、侧位片、胸部CT、痰菌、PPD皮肤试验和复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57例不典型性肺结核临床证实31例,手术病例证实11例,纤支镜刷检8例,经皮肺穿活检7例.结果 入院前误诊为肺炎21例(37%),慢性阻塞性肺病13例(23%),支气管扩张3例(5%),肺脓肿9例(16%),纵膈和肺门疾病5例(9%),肺癌4例(7%),其他疾病2例(4%).结论 不典型性肺结核的发病出现新发病趋势,婴幼儿和老年人长期患病者不典型性肺结核增多,且早期易误诊,应根据临床综合分析及定期复查,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控制不典型性肺结核.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单硝酸异山梨酯、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疗效观察

    目的 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选取本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于心血管病科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20例,按NYHA分级分为I、Ⅱ、Ⅲ、Ⅳ共4组,每组再分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应用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得到11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各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左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 左心作功指数(LCWI)、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指数(SI)、速率指数(VI)、外周阻力(SVR)、外周阻力指数(SVRI)、胸部液体含量(TFC)、收缩时间比率(STR)等参数较之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作为评估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重要量化指标.

    作者:张庆祥;柴文华;朱宪增;闫顺章;来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腹部闭合损伤合并小肠及系膜破裂23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及其系膜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及其系膜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肠及其系膜1处破裂10例,破裂两处及以上13例.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早期粘连性肠梗阻2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重视术后整体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黄信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临床和低场MRI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60例(160处)腰椎盘退变同时合并终板骨软骨炎的MRI及其临床表现.结果 60例共累及160处(个)终板,按Modic分型,其中I型98处,占61.3%;Ⅱ型19处,占11.9%;Ⅲ型43处,占26.9%;单个累及9例(15.0%),多发累及51例(85.0%);好发于下腰段.结论 低场MRI能清楚显示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各期的信号特点,对病灶显示清晰,能准确分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时诊治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曹一维;王文献;范辉;岳恒志;刘园园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总结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 采用聚丙烯网片为65例成人腹股沟疝进行了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 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当天即可离床活动,术后患者疼痛轻,无复发,疗效满意. 结论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方法.

    作者:房德忠;郝广清;徐倩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好发于中老年人,为各类脑血管病发病之首,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存.目前西医以静脉溶栓、减少脑水肿,抗血小板聚集,控制高血压,降低血液黏度,抗凝,改善脑循环和保护脑细胞等方法治疗.近年来,以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注射液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不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现综述如下.

    作者:罗秀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65例临床分析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且有逐渐增多趋势,现将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2003-2007年收治的65例患儿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梁晓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访视手术患者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为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手术患者进行访视.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一项常规工作[1],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2],但稍有疏漏就会引起护患纠纷.本院手术室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实施术前、术后访视的手术患者共6854例,引起医患纠纷的共28例.一些护患之间的纠纷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分析发生这些问题的环节和原因后,本院及时制定、实施了有效的针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访视中潜在的护患纠纷问题及原因

    作者:华勤学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口腔修复美学的讨论

    口腔修复美学是随着口腔医学美学的不断发展成熟,而逐渐形成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其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将美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人体美尤其是容貌美的构成法则,以及口腔医学美学、口腔修复美学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口腔修复临床和科研,提高口腔修复工作者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美学素质,提高技艺水平,从而达到患者满意的既符合生理生物学要求又符合美学规律的口腔修复治疗效果.口腔修复美学的研究范围集中于口颌系统的面下三分之一,而面下三分之一在人的容貌美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其美学结构特征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因此,可以说口腔修复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在口腔修复临床医疗和基础理论研究中,为维护、塑造口腔颌面部尤其是面下三分之一健美的创造性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医学美学现象和医学审美规律的科学.

    作者:霍春华;张凤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26例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特点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外科治疗患者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26例患者,生存时间3~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1年生存率49%.单发胸腰椎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多发胸腰椎转移者(P=0.015).肿瘤的病理类刑、原发肿瘤(T)和淋巴结转移情况(N)与生存期并无关系.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胸腰椎转移者,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获益.

    作者:黄海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儿童发作性睡病16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采用哌醋甲酯治疗. 结果 确诊病例予哌醋甲酯治疗症状明显缓解. 结论发作性睡病常在青少年期起病并持续终生,可影响其智力及行为发育,加强对该病的正确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马卫东;杨雪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吉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吉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开展情况,做好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 对全省72个VCT点求询者的一般情况、主要危险行为等进行分析.结果 41044位求询者中,通过高危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比例较大,同性性行为42%(19/45),非婚异性性行为18%(8/45).结论 加强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在社会上大力推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进一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

    作者:孙柳燕;臧希卉;郭琪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产程中产妇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

    分析产妇分娩过程中精神心理因素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产程的影响,护士应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及细心护理,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耿申梅;李菊荣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卵巢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卵巢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6例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进行详细介绍.结果 26例患者经精心护理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 围手术期及化疗期间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凡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5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MRI影像上脑梗死模式与临床表现类型特点.方法 58例经DSA确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依据头部MRI成像所示梗死灶的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结果 5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根据影像学分类,深部小梗死常见,占55.17%,交界区梗死占24.14%,皮层区域内梗死占22.41%,有7例在MRI影像上正常.临床类型分型,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占48.28%,腔隙性脑梗死占22.41%,完全前循环脑梗死占5.17%.结论 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MRI影像上脑梗死模式以深部小梗死为主;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临床表现类型以部分前循环脑梗死为主,亦可仅表现为头晕、头痛或无症状.

    作者:李今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0例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配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用药14 d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临床症状减轻,心脏彩超射血分数(EF):治疗组治疗前49%,治疗后56%,P<0.05;对照组治疗前50%,治疗后54%,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效.

    作者:孟国玮;滕晶;张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天然牙的保留与修复的关系

    牙齿的保留与拔除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应参考许多因素,如:患者年龄、职业,健康状况,余牙情况,能否保证多次复诊治疗,经济情况以及医院的设备,治疗、修复技术等,将以上情况综合考虑,制定一个合理、适宜的治疗计划,争取患者的合作以达到终满意的修复效果.那么牙齿的留或拔及其与修复的关系如何掌握,体会如下.

    作者:郭长军;郭颖;赵润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不典型性肺结核诊断及诊疗对策

    目的 熟悉不典型性肺结核诊断标准,分析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临床诊疗对策.方法 57例不典型性肺结核均经摄胸部X线正、侧位片、胸部CT、痰菌、PPD皮肤试验和复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57例不典型性肺结核临床证实31例,手术病例证实11例,纤支镜刷检8例,经皮肺穿活检7例.结果 入院前误诊为肺炎21例(37%),慢性阻塞性肺病13例(23%),支气管扩张3例(5%),肺脓肿9例(16%),纵膈和肺门疾病5例(9%),肺癌4例(7%),其他疾病2例(4%).结论 不典型性肺结核的发病出现新发病趋势,婴幼儿和老年人长期患病者不典型性肺结核增多,且早期易误诊,应根据临床综合分析及定期复查,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控制不典型性肺结核.

    作者:沈春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药治疗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中医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治疗的转归与否进行总结.结果 3例患儿为重症支原体感染肺炎后,1例为轮状病毒肠炎后合并重症肺炎,1例为腺病毒肺炎.5例患儿均有反复或持续咳嗽、喘息.5例肺CT结果均为通气不良,典型马赛克征3例,支气管壁增厚1例,支气管扩张1例,纤维支气管镜示气道慢性炎性反应2例.随访0.5~1年,目前患儿病情稳定,为再有重症发作,复查肺CT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1例在发作基本控制后未再有明显喘息发作,1例表现偶有轻度间断咳嗽发作.结论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以感染所致者常见,初期多有重症发作,临床多表现为慢性咳嗽或/和喘息.治疗以小剂量的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及糖皮质激素和中药为主,配合必要的对症治疗.中医药对延缓病理改变.

    作者:陈文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老年性阴道炎166例护理体会

    回顾性分析了166例老年阴道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提出老年性阴道炎具体护理措施,强调老年性阴道炎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刘春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中的应用

    通过对磐石市2006年在妇幼保健院建卡,做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267例进行健康教育后,与2005年各项保健指标进行比较,以评价孕期健康教育结果. 2006年住院分娩率达99.4%,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明显增高,由92%上升到98%,高危妊娠得到更好的管理,近几年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9/10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孕产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鲍洪江;袁宪荣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