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孙秀玲;田文琴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 静脉血栓,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1例剖宫产后并双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 方法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护理措施. 结果 患者转危为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恢复良好,达治愈标准.结论 通过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3个月后复查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从而改变糖尿病的临床进程.方法 6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2周时间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改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直接口服药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3个月后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糖达标达标时间为(2.5±0.8)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5±1.6)d,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糖基化血红蛋白情况,治疗组为(5.4±1.5)%,对照组为(6.3±1.8)%,2组数据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并维持长时间血糖的良好控制.

    作者:吴晓升;董业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新生儿心律失常 52 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并不少见,随着心血管系统监护的加强,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与年长儿不同,新生儿心律失常有其自身特点,现将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近几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孙继飞;姜喜英;鞠晓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护理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作为椎间盘脱出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1].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始研究并运用此项技术,以后在许多西方国家中越来越多的被运用,而我国医学工作者也相继开展了此项工作,并以独特的优点和显著的疗效被医学界更多的人所关注[2].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从1998年开始引进此项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收治患者70例,治愈率达95%以上.笔者在70例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彭绍清;隋红艳;冮林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骨科护理中常见护患纠纷与防范对策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或冲突,对工作及患者的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针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纠纷及防范进行探讨.1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

    作者:李玉芝;宋丽娜;陈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结直肠癌FOLFOX方案化疗时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结直肠癌是我国一些地区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治疗首选根治性切除,为了减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Ⅱ、Ⅲ期患者应行术后辅助化疗.随着新一代化疗药物的问世,结直肠癌的临床化疗疗效和可耐受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后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与5-FU/CF联合化疗(FOLFOX方案)是结直肠癌常用化疗的方案之一,针对此方案常见的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22例帕金森病患者头颅磁共振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的头颅磁共振(MR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改变的特点. 方法对22例PD患者进行头MRI及TCD检查,总结PD患者的头颅MRI及TCD改变的特点.结果 ①PD患者头MRI可表现为:未见异常、脑萎缩、白质高信号、白质腔隙性脑梗死等;②TCD改变以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慢为特点(P<0.05).结论 PD患者头颅MRI改变缺乏特征性.TCD主要改变为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慢,TCD检查对研究帕金森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文秀雄;刘晓燕;张广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中的应用

    通过对磐石市2006年在妇幼保健院建卡,做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267例进行健康教育后,与2005年各项保健指标进行比较,以评价孕期健康教育结果. 2006年住院分娩率达99.4%,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明显增高,由92%上升到98%,高危妊娠得到更好的管理,近几年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9/10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孕产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鲍洪江;袁宪荣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合理治疗,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所发生的124例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77例,占62%,胎盘因素32例,占25.81%,软产道5例,占4.03%,凝血功能障碍10例,占8.06%,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关系密切.结论 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胎盘因素成为产后出血的次要原因.严密观察产程,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加以预防,降低剖宫产率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关键作用.

    作者:张伟杰;罗卫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22例髋臼骨折的手术及康复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及康复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2例移位髋臼骨折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肌延长入路及髂腹股沟入路三种入路手术整复固定并配合训练.结果 22例患者中优8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1.82%.结论 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整复固定,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石光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7例临床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的、可逆的、反复的急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如不及时治疗有1/3患者发展为脑梗死,所以有效控制短暂脑缺血发作非常重要.吉林市中心医院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57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杨萍;路明;尤凤华;张汉义;高凤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Pilon骨折的治疗

    Pilon骨折、胫骨远端平台骨折或胫骨远端爆裂骨折,这些名词均用来描述胫骨远端的关节内骨折,从低能量的旋转暴力到由车祸或高处坠落产生的高能量均可引起,治疗困难、并发症多,愈后欠佳.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人民医院自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pilon骨折28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殿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吉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吉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开展情况,做好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 对全省72个VCT点求询者的一般情况、主要危险行为等进行分析.结果 41044位求询者中,通过高危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比例较大,同性性行为42%(19/45),非婚异性性行为18%(8/45).结论 加强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在社会上大力推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进一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

    作者:孙柳燕;臧希卉;郭琪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26例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特点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外科治疗患者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26例患者,生存时间3~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1年生存率49%.单发胸腰椎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多发胸腰椎转移者(P=0.015).肿瘤的病理类刑、原发肿瘤(T)和淋巴结转移情况(N)与生存期并无关系.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胸腰椎转移者,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获益.

    作者:黄海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颈动脉注射胞磷胆碱治疗脑外伤迁延性昏迷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胞磷胆碱颈动脉注射与静脉滴注治疗脑外伤迁延性昏迷的临床疗效,寻找提高脑外伤迁延性昏迷患者疗效的新方法.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颈动脉注射组(简称A组)30例,用加长头皮输液针穿刺受伤侧颈动脉后,加压注射20%甘露醇100 ml,30 min后注入胞磷胆碱0.5 g联合5%葡萄糖50 ml,1次/d;静脉滴注组(简称V组)30例, 将胞磷胆碱0.5 g联合5%葡萄糖50 ml常规静脉滴注, 1次/d.两组辅以相同的常规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疗效(P<0.05),但A组疗效优于V组(P<0.05).结论 胞磷胆碱颈动脉注射治疗脑外伤迁延性昏迷疗效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的疗效.

    作者:戴建明;谭美娟;王汉斌;黄波;黄雪英;吴振宏;周淑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局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局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局部应用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治疗90例成人牙周炎患者,45例成人牙周炎患者口服替硝片剂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检测治疗前后牙周炎的各项指数以及病变部位厌氧菌的变化. 结果 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局部治疗成人牙周炎的疗效显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73.3%.替硝唑局部给药对口腔厌氧菌的杀灭效果较口服替硝唑强,用药后无任何毒不良反应.结论 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局部治疗牙周炎疗效显著,前景广阔.

    作者:李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疗效观察

    目的 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选取本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于心血管病科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20例,按NYHA分级分为I、Ⅱ、Ⅲ、Ⅳ共4组,每组再分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应用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得到11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各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左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 左心作功指数(LCWI)、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指数(SI)、速率指数(VI)、外周阻力(SVR)、外周阻力指数(SVRI)、胸部液体含量(TFC)、收缩时间比率(STR)等参数较之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作为评估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重要量化指标.

    作者:张庆祥;柴文华;朱宪增;闫顺章;来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脑梗死恢复期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

    目的 了解脑梗死恢复期抑郁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和康复护理.方法 采用临床调查方法,应用Zang抑郁量表(SDS)及自制调查表对187例神志清晰、无理解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可能与脑梗死有关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 32%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有无社会保障,发病次数与脑梗死后患者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抑郁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心理问题,应对抑郁高危因素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并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

    作者:区洁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卵巢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卵巢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6例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进行详细介绍.结果 26例患者经精心护理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 围手术期及化疗期间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凡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个性化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目的 选择个性化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从而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方法 采用Pemberton骨盆旋转截骨,Dega骨盆旋转截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股骨转子下旋转截骨及股骨转子下短缩截骨不同个性化术式及其组合,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6例34髋,根据Mckay临床康复评定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2~6年,平均3年4个月.3髋股骨再骨折(8.3%),2髋术后股骨头再脱位(5.8%),6髋股骨头缺血坏死(17.6%).治疗效果34髋中优10髋、良17髋、可6髋、差1髋,优良率为79.4%.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式,注重手术细节,并配合术后有效的功能康复,是降低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并发症和病残率,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杨召;李宏健;姚绍平;廖永兴;张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重要的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常用、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血常规检测准确与否至关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使血常规检验在检测中获得更为稳定、可靠、准确的有效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中出现错误的判断.所以在实验室检验中,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严格控制.

    作者:遇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