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佝偻病患儿与血锌关系的探讨

王毅红

关键词:佝偻病, 锌元素, 微量元素
摘要:目的 了解锌元素与佝偻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222例佝偻病患儿检测血锌含量,并与同龄正常儿童对照.结果 患儿组血锌含量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结论 佝偻病患儿体内缺锌干扰了正常骨组织代谢,在佝偻病的防治中加用适量锌剂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网络在护理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网络化的护理信息管理实现对信息的整合和利用,使护理管理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增强管理者全面统筹能力,有力地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作者:唐丹;邓娟;杨惠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目的 通过术后康复训练及护理,增加髋关节活动度,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关节功能.方法 通过对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护理.结果 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患肢的康复非常重要,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伟华;李宁川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

    目的 探讨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膀胱全切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治疗膀胱癌15例.结果 随访6~48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尿动力学检查:贮尿囊平均容量320 ml,平均囊内压2.96 kPa,剩余尿量为21 ml,大尿流率19.3 ml/s.贮尿囊造影无双侧输尿管反流,IVU显示无输尿管狭窄,B超示2例肾积水.血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结论 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术.

    作者:刘锦元;何德辉;麦银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护理文化在人性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护理文化建设是以文化为载体,以管理为目标的护理活动.它是以患者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环境的珍视和关心,是人本精神、整体护理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是医院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护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面,对护理文化在人性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丹青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电针合并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in-Barre syndrome 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1].

    作者:刘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妊娠结核病8例临床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结核病在我国仍是高发病,妊娠结核病比较常见.在妊娠期及时诊断出活动性肺结核,关系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否则病情恶化,可能出现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等,进而威胁到孕妇和胎儿的生命.现将本院2005~2006年已确诊的8例妊娠结核病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琦;陈丽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子宫全切术后早期活动的护理体会

    子宫全切的患者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过程中,常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但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观察到对于子宫全切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如果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将影响阴道残端伤口的愈合.本文对在工作中收集的资料简单谈谈几点护理体会.

    作者:刘小凤;刘小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甲泼尼龙序贯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甲泼尼龙局部序贯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入选急性重度哮喘52例,随机分成A组28例与B组24例,两组均给于甲泼尼龙80 mg,静脉滴注2次/d,用3 d,A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16 mg,1次/d,用5 d,B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8 mg用2 d同时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 μg/250 μg,2次/d,用5 d.结果 静脉治疗第3天后,两组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均明显改善,序贯治疗后则进一步改善.至第8天,A组的PEF值分别由治疗前的(186±92)L/min,上升至(321±102)L/min(P<0.05),FEV1由(1.32±0.43)L,上升至(1.87±0.52)L(P<0.05). B组的PEF值由(192±88)L/min,上升至(335±115)L/min,FEV1由(1.41±0.39)L,上升至(1.93±0.72)L(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痰嗜酸细胞计数分别由(0.45%±1.3);(0.51%±1.9)减少至治疗后(0.07%±2.8);(0.04%±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哮喘重度急性发作应用口服或吸入激素疗效相似且安全可行.

    作者:李响;朱福音;陈萍;赵海涛;韩玉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就诊时约有60%~70%的结直肠癌患者可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共12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春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磐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儿童营养状况是反映健康水平的生要指标,为了解县级城市与乡镇中小学生营养现状,探讨影响因素,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市在2007年对全市城区内的4所小学和4所中学的在校学生进行了营养现状调查.

    作者:鲍洪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依从性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将5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并针对患者和家属实施联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联合护理干预,是提高早期康复依从性,保证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有力措施.

    作者:刘汉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消化系统癌诊治中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消化系统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恶性肿瘤,其防治有赖于早期发现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癌检测诊断中的应用,使消化道癌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本文简述了肿瘤标志物及其意义、主要类型;并对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及诊断,肿瘤分期、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复发与转移的监测等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两种或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增进疗效、判断预后和检出复发等作以展望.

    作者:张红波;万亚涛;陈兰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高频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检查并诊断,全部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结果甲状腺呈不规则,非对称性肿大,轮廓不平,甲状腺内部结构不均匀,呈散在性结节回声.结节以多发为主,结节边缘欠清晰,无包膜,无声晕,结节内部呈不均质的中低回声.结节周边呈粗大、迂曲的绕行血流信号,内部血流分布无明显特异性.结论 高频超声由于其对甲状腺的高分辨率、高敏感性,可于病变早期即可发现异常,不失为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一项重要的方法.

    作者:麻科;吴新如;吉鹏;吴秀琴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75例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剂量美西律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T/VF)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以及心功能改善等情况.结果 小剂量胺碘酮对改善器质性心脏病VT/VF患者症状,减少VT/VF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降低猝死风险,改善心功能等疗效确切.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对治疗器质性心脏病VT/VF和预防VT/VF复发是安全有效的,患者耐受性良好,适合基层医院广泛使用.

    作者:黄锦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在慢性新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中,阻断RAS系统的活性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观念认为,ACEI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首选药物,但ARB问世后,有人认为ARB能取代ACEI,下面我将从它们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试验进行比较与综述.

    作者:陈冰;黄明明;刘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人的平均寿命增高,高龄及超高龄患者逐年增多,1998~2006年笔者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病例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信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33例肺心病患者夜间的观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33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中,夜间死亡人数与总死亡人数之比为6:9,占死亡人数的66.7%.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慢性肺心病的认识,提高医嘱的依从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柳春叶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胸上段食管癌外科治疗26例分析

    食管胸上段癌是指胸骨切迹到气管隆突平面的食管癌性病变,由于解剖部位特殊,一旦肿瘤外浸,常常累及比邻如气管、主动脉、奇静脉、胸导管和纵隔胸膜等组织和器官,因而施行外科手术切除的难度大,危险性高,并发症多.现将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胸上段食管癌26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姜哲;曲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心血管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研究和探讨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原因以及早期观察、早发现和早处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本院于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所行心内直视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53例.结果 52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康复出院,只有1例患者因多种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有效地观察,发现和预防处理低氧血症,可以明显的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立梅;李红霞;李月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外伤性软组织内异物128例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软组织内异物的治疗.方法 对2003~2007年本院外科收治的128例软组织内异物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金属性异物的诊断方法为体检及X线摄片,总的确诊率为100%,摘除率为96%.非金属性异物的诊断方法为体检、X线摄片以及超声检,确诊率88%.结论 对软组织异物的治疗应重视术前准备,准确定位才能确保手术损伤小,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赵兴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