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国
目的 总结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方法在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113例癌症化疗患者使用PICC 155例次,应用6种(5-Fu、长春新碱、表阿霉素、长春瑞滨、多西紫杉醇、紫杉醇)刺激性化疗药物,统计其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率.结果 155例次PICC发生静脉炎14例,发生率 9.03%;药物外渗3例,发生率1.94%.结论 PICC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应作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穿刺方法.
作者:李亚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次0.5 mg/kg,2次/d,疗程5~7 d,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以确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以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对照组缓解快,持续时间短,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57.5%(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朴红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麻醉护理在麻醉学领域已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世界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麻醉护理工作.我国麻醉学界一些著名专家也多次呼吁培养麻醉专业护理,现在我国已逐步开展了这项工作.本院1999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麻醉科设立了护理岗位,从此麻醉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工作业绩取得骄人成效.
作者:宋敏;刘莹;丛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经B超诊断羊水偏少孕足月妇女阴道试产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产前和产时胎心监护,分析比较172例B超诊断羊水偏少者(研究组)和同期180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的分娩结局.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1);两组顺产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重度新生儿窒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可行的.
作者:何燕行;梁小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我国人口众多,结核病在我国仍是高发病,妊娠结核病比较常见.在妊娠期及时诊断出活动性肺结核,关系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否则病情恶化,可能出现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等,进而威胁到孕妇和胎儿的生命.现将本院2005~2006年已确诊的8例妊娠结核病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琦;陈丽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在慢性新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中,阻断RAS系统的活性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观念认为,ACEI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首选药物,但ARB问世后,有人认为ARB能取代ACEI,下面我将从它们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试验进行比较与综述.
作者:陈冰;黄明明;刘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多相分化潜能.由于取材容易、培养简便及应用前景广泛等特点成为干细胞中研究的热点,在医学各个领域都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目前已应用于多种临床治疗当中.
作者:崔潇;杨莹;周晓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推拿组与普通电针组各30例,依据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电针结合推拿组有效率为86.67%,普通电针组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本病效果优于普通电针组.
作者:曾睿;洪文;唐俊良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减少接受CT检查的儿童受照剂量.方法 运用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和防护的优化原则在儿童CT检查中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通过严格掌握儿童CT检查适应症及减小射野,对非受检部位进行屏蔽,可显著降低受照剂量.结论 儿童对X射线照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更多的潜能在危害,必须加强在CT检查中对儿童的辐射防护.
作者:刘爱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本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对我院普通外科Ⅰ、Ⅱ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病历176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着范围过广、时间过长、起点过高等问题.结论 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干预是临床药师的重要工作.
作者:孙鹏飞;雪君;陈璇;许秉权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岩舒联合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应用岩舒静脉滴注联合5-氟尿嘧啶和顺铂化疗,对照组仅5-氟尿嘧啶和顺铂化疗,1个疗程后进行评价.毒副作用按 WHO 标准评估,同时测定胃癌患者 NK细胞活性和 CD4/CD8 用以评价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在血液学、胃肠道反应、肝功损害上的毒副作用明显下降; 而且较对照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P<0.01).结论 岩舒可减轻胃癌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而且增强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友春;马建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200例男性患者行会阴区备皮的心理状况及心理疏导对减少会阴区备皮致阴茎勃起的作用.方法 本调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在手术备皮前进行问卷调查,在备好用物及环境后针对患者问卷中存在问题向患者说明备皮的目的 和方法,操作过程中转移其注意力针对患者情况增加心理疏导.观察组操作同传统备皮方式,但在操作完后给以问卷调查.两组均由同一护士操作,观察两组操作过程中患者阴茎勃起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勃起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χ2=8.392,P<0.05).提示男性患者会阴区备皮操作过程中,患者自身文化素质、年龄和操作环境、护士素质对患者会阴区备皮心理有一定影响,给予心理疏导转移患者注意力可显著减少阴区备皮致阴茎勃起的发生.
作者:吴丽;庄丽琴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估非营养性吸吮(NNS)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早期预防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喂养不耐受早产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保温、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鼻胃管喂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红霉素3~5 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同时在每次喂养前15 min给予吸吮未开孔橡皮奶头10 min,对吸吮力欠佳者用橡皮奶头缓慢、轻轻地来回刺激口腔,或用手指轻轻刺激口角、口唇,诱发吸吮反射出现.两组疗程均为5~7 d.结果 治疗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程、奶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相近(P>0.05).治组患儿用药前后肝功能无变化.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结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能提高肠道喂养的成功率,避免完全静脉营养的弊端,安全、实用.
作者:邓慧延;杨峻;廖伟强;陈燕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成人多脾综合征腹部CT影像特点,提高对多脾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多脾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重点观察脾脏、胃、肝、胆囊、胰腺、肠管以及血管的位置和发育异常.同时回顾文献报道的15例成人多脾综合征的CT表现.结果 本组4例患者均为CT检查偶然发现.男1例,女3例,脾脏数目2~12个,均沿胃大弯侧排列,其中1例位于右上腹;4例均存在短胰及肠旋转不良;3例肝段下腔静脉缺如,奇静脉异常连接并扩张;1例肝脏呈中间位;1例胆囊呈中间位并结石,1例胆囊左位.结论 熟悉多脾综合征各种异常的CT表现,有助于准确诊断,减少漏误诊.
作者:李坤炜;李占军;秦培鑫;柳学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晚期胰腺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单管或多管动脉插管为25例晚期不能切除胰腺癌患者进行区域性灌注化疗.结果 2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减轻,黄疸消退,体质量上升.术前需要镇痛治疗10例,其中9例停用镇痛药,1例减量,随访23例,平均生存期16个月.结论 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为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他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延缓肿瘤生长速度,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李大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胸腔穿刺术是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排气,减轻压迫症状或胸腔内注药等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在临床实践的逐渐探索中胸腔穿刺技术得到不断的改进,改良后胸腔穿刺技术在实用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对近年来出现的胸腔穿刺改良技术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淑玲;孙湛博;舒军;何彩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导致锥体外系反应并发症的原因,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对793例剖宫产术后镇痛导致锥体外系反应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发生锥体外系反应8例,发生率为1.01%.大汗淋漓8例,表情淡漠、眼球上翻、凝视、闭目困难6例,失语4例,嘴角流涎、痉挛性斜颈、张口困难、肢体舞动、肌肉僵硬、角弓反张3例,失明、昏迷1例.结论 氟哌利多用于术后镇痛可导致锥体外系反应,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蓝冬梅;赵金琴;廖玉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120例,按其中Ⅰ~Ⅲ型66例采取关节镜监视下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Ⅳ~Ⅵ型5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120例随访1~2年,采用马元璋标准评定优良率86%.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宜手术治疗,可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王昕;孙宇峰;赵刚;张凌;马艳荣;马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7年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研究抗菌药物使用与病原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计算用药频度(DDDs)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势;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频度前10位的抗菌药物种类包括头孢类、喹诺酮类、青霉素+酶抑剂、碳青霉烯类等;2年分离革兰阴性菌占57.70%,肠杆菌科病原菌的产ESBLs酶的分离率平均为31.18%.结论 广泛使用抗菌药物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的关键.
作者:吉佩忠;徐彦贵;蒋萍;李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就诊时约有60%~70%的结直肠癌患者可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共12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春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