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部异位甲状腺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1例

刘屹嵩;魏冰

关键词:颈部, 异位甲状腺, 误诊误治, 锁骨上窝, 鼻咽部, 原基, 胸腔, 胸骨, 食管, 胚胎, 盲孔, 临床, 管头, 发育, 儿童
摘要:异位甲状腺由胚胎时期部分或全部甲状腺胚基离开原基发育而成,可发生于舌盲孔至胸骨切迹沿线甲状腺下降途中的任何部位,以舌甲状腺多,也可发生于颈部、鼻咽部、食管气管头部、锁骨上窝、胸腔等部位.临床很少见,易发生误诊误治.现报告1例儿童颈部异位甲状腺.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在临床合理用药中护士行为

    临床合理用药是目前受到广泛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多注重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方向的问题,而忽视护理工作在合理用药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对临床合理用药中护士应做些什么方面的文章很罕见.本文就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所观察到现象和体会简介如下,供参考.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市北区0~6岁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北区0~6岁儿童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方法 应用BH5100原子吸收法光谱仪对儿保门诊的1271名0~6岁儿童末梢血中铜、锌、钙、镁、铁元素测定.结果 1271例0~6岁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为:低血锌者373例,缺乏率为29.35%;低血铁者270例,缺乏率为21.24%;低血钙者250例,缺乏率为19.67%;低血铜者11例,缺乏率为0.87%.微量元素超标情况为:血铜和血铁无超标者;高血钙者24例,超标率为1.89%;高血锌者3例,超标率为0.24%;高血镁者1例,超标率为0.08%.结论 目前社会上重视补钙的意识强于铜、锌、铁元素的补充,高血钙的发生率居首位.因此要加大儿童科学喂养的宣传力度,做好平衡膳食、科学进补的指导,维持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正常与均衡,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朱虹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TNF-α和IFN-α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比较

    目的 研究不同细胞因子诱导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其功能活性的不同.方法 常规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采用GM-CSF/IL-4/TNFα、GM-CSF/IL-4/细胞因子组合将其诱导为DC,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至第9天时其上清液中IL-12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9天时细胞表面HLA-DR、CD1a、CD80、CD83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第9天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IFN-α组DC细胞形态均一,有明显突起,FACM显示IFN-α组DC其膜表面标志CD1a、CD80、CD83表达上调,在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方面,较TNF-α组DC效果明显.且IL-12分泌明显增加.结论 与TNFα相比,IFN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诱导的DC功能.

    作者:岳鹤声;张冬云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消毒供应中心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对策

    目的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重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 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薛凤熙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左侧全肺切除后化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以下简称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后是否需要化疗,且化疗对哪种类型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方法 以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提供的已行左全肺切除的62例NSCLC患者作为化疗组,给予TP/NP方案化疗,同时从病案库随机抽取120例单独行左侧全肺切除的NSCLC患者作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化疗组化疗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3.9%、36.2%,对照组分别为37.5%、24.1%.ⅢA期NSCLC患者左肺切除后化疗组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独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ⅢA期NSCLC患者左侧全肺切除后化疗有益于提高生存率.

    作者:肖天林;丁莹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超声检查乳腺增生症误诊14例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症的超声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准确无创的方法,达到减少不必要手术的目的 .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14例乳腺增生症超声检查误诊为占位性病变的二维超声形态学指标.结果 14例患者17个病灶中7例误诊为乳腺癌待排,7例10个病灶误诊为纤维瘤.结论 超声医生应加强乳腺增生症的认识,结合临床综合分析,便于治疗决策.

    作者:高洪波;任家庚;易寅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综合医院心理卫生服务现状与服务要点

    近年来,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的发生及其解决方式,精神疾病患者就诊途径,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共病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就决定了综合医院在心理卫生服务体系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综合医院的心理卫生服务现状及今后的服务要点作如下的点评.

    作者:何为然;于虹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包皮环切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1 临床资料本院自2000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患者共有460例,年龄5~68岁,均因包茎、包皮过长或包皮尖锐湿疣行包皮环切术.患者平卧位,成人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小儿不合作者选择基础麻醉.麻醉满意后手术,先检查包皮阴茎头有无黏连,有黏连者予以分离;对包茎者,先用血管钳扩大包皮口,有黏连者予以分离,将包皮向上翻转,显露阴茎头和冠状沟,清除包皮垢,碘伏消毒.

    作者:刘树志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创伤骨科饮食宣教内容的初探

    通过笔者十几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在创伤骨科的健康宣教中,总结出患者从入院、手术前、手术后、出院这几个阶段中注重饮食宣教护理的重要性,在饮食宣教的内容上进行探讨.

    作者:周莉萍;刘秀珍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行介入治疗后的12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术后护理,而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加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在术后3 d及3个月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各维度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除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者:龚亚君;王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本院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分别以心血管、泌尿系统、肌肉无力及关节痛、贫血、全身浮肿、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而误诊.结论 及时做甲减的相关检查,避免误诊.

    作者:陈允真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60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植片水肿消退,愈合良好,角膜表面逐渐恢复光滑透明,随访6个月~1年,眼角膜上皮光滑,植片结膜平复无充血,视力均明显提高.观察组平均修复天数、术后1年复发率、术后一年裸眼视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膜创面愈合延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手术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有效改善视功能,大大降低胬肉手术的复发率,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佳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头面部皮肤癌手术的配合

    目的 探讨头面部皮肤癌的手术治疗及术中的配合.方法 回顾性的对48例头面部皮肤癌,扩大切除后采取皮瓣转移和皮片移植一期修复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 皮瓣全部一期成活,切口愈合良好,外形满意,随访1~5年,除1例恶性黑色素瘤半年后复发,遂再行局部切除,1年后脑转移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丁建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康复医学科特有的工作模式-康复评定

    康复医学[1](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comprehensive medicine).目前国内独立的康复医院很少,大多是以康复医学科的形式存在于各级综合临床医院中.

    作者:马力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TIA患者147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A组 n=37)、阿托伐他汀组(B组 n=37)、低分子肝素组(C组 n=36)、对照组(D组 n=38),均采用常规治疗;A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一次,连用21 d和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1次/12 h,皮下注射,连用7 d;B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一次,连用21 d;C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1次/12 h,皮下注射,连用7 d.观察各组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T、APTT、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变化,随访TIA复发和向脑梗死进展情况.结果 A、B、C、D四组有效率分别为89.2%、78.4%、80.6%、65.8%,A、B、C组和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以及低分子肝素治疗TIA疗效确切,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更佳,并可减少复发及向脑梗死发展.

    作者:郝琳;刘立民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和IVIG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高危因素、致病菌及药敏特点,观察IVIG疗效,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2~2007年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75例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分析胎龄、出生体质量、上机时间与VAP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应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组与对照组对VAP治疗预后的影响.采用气道分泌物培养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 VAP的发生率为81.3%,VAP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VAP组,差异有显著性;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VAP的发生率高于胎龄>32周、出生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应用IVIG的VAP患儿治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 缩短上机时间,应用IVIG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作者:李军;崔其亮;蒋丰智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人工破膜加催产素引产总结

    大多数妇产科工作者主张对孕41周未临产者作引产准备,以期不超过42周而结束分娩,尤其对有产科并发症和其他高危因素者,当宫内环境不适应于胎儿生长发育并且具备阴边分娩条件的孕妇,选择优引产方法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吴孟枝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术前护理干预对股骨髁部骨折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随着近年交通伤的增多,股骨髁部骨折患者也呈现逐年增多趋势,股骨髁部骨折包括股骨髁上骨折、股骨髁间骨折、股骨内髁骨折和股骨外髁骨折,这些骨折患者大部分都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笔者对本科收治的99例股骨髁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观察,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罗山县医院性病门诊女性阴道感染情况分析

    为了解性病门诊就诊女性3种阴道感染情况,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对本科性病门诊就诊妇女进行体检和淋病、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及线索细胞检测,并用常规疗法观察疗效.结果 在性病门诊,阴道感染比宫颈感染多见,复合感染多见.阴道感染非淋表现不典型,对常规推荐的疗效不理想,阴道感染与性传播危险因素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田宇;田俊;颜挺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39例癫痫病患者的护理

    总结39例癫痫病患者护理特点,重点介绍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发作诱因,发作时的急救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出院指导.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迅速建立静脉给药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琼 刊期: 2009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