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龚亚君;王英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 冠心病,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行介入治疗后的12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术后护理,而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加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在术后3 d及3个月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各维度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除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教师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基石,也是医学生入学后接触早、且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从青年教师转变角色,坚持多听课、多试讲、多请教、多阅读、多解剖,合理安排授课内容、灵活应用教学手法,及时总结、把握重点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文逊;李文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改善精神科护患关系的探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好护患关系,对促进医院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的医院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大部分护士护理的对象是失去常态的精神病患者,他们情绪易激动,护理不当就会发生冲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因此,只有避免或减少护患冲突,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非一件易事.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如何建立优质、和谐的护患关系作了初步探索,现报告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高玲玲;郑维威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改变进针角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传统的静脉穿在多数情况下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致使患者对穿刺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如何运用佳穿刺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00例患者进行两次对比操作与观察,纪录了观察结果,并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总结.

    作者:孙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的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的对10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并将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做法进行整理,改进,得出经验.结果 全组10例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均良好.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属微创手术,护士除有娴熟的配合技术及经验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以便发生意外时转换手术方式.洗手护士必须熟悉手术解剖位置、手术步骤及配合技巧,熟悉腹腔镜器械的名称、性能、用途,术中做到传递快速,准确无误,同时做好中转开腹准备.

    作者:管燕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包皮环切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1 临床资料本院自2000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患者共有460例,年龄5~68岁,均因包茎、包皮过长或包皮尖锐湿疣行包皮环切术.患者平卧位,成人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小儿不合作者选择基础麻醉.麻醉满意后手术,先检查包皮阴茎头有无黏连,有黏连者予以分离;对包茎者,先用血管钳扩大包皮口,有黏连者予以分离,将包皮向上翻转,显露阴茎头和冠状沟,清除包皮垢,碘伏消毒.

    作者:刘树志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甲地孕酮在食管癌放疗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甲地孕酮在食道癌患者放疗中,减轻消化道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放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地孕酮(160 mg/d)观察两组消化道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甲地孕酮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甲地孕酮对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在减轻消化道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作用.

    作者:杨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技巧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 对本院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70例抢救成功,16例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脑疝,抢救成功率81.4%.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行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的吸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作者:张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药品名称与处方管理小议

    随着大量新药上市,许多国家都出现了药品名称混乱的问题,给药品的处方、配方、使用造成许多困难,极易造成医疗事故,药品名称的命名逐步成为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1].本文以常见化学药品名称的现行情况为主,详细阐述了当前中国药品名称的命名原则与使用规范,力求正本溯源,以廓清当前中国药品名称的现行规范,促进药品名称的正确使用.

    作者:王家宽;张国利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左侧全肺切除后化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以下简称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后是否需要化疗,且化疗对哪种类型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方法 以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提供的已行左全肺切除的62例NSCLC患者作为化疗组,给予TP/NP方案化疗,同时从病案库随机抽取120例单独行左侧全肺切除的NSCLC患者作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化疗组化疗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3.9%、36.2%,对照组分别为37.5%、24.1%.ⅢA期NSCLC患者左肺切除后化疗组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独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ⅢA期NSCLC患者左侧全肺切除后化疗有益于提高生存率.

    作者:肖天林;丁莹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预防围生期抑郁症的研究

    目的 降低围生期抑郁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方法 本研究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早孕妇女,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期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对具有抑郁倾向的孕产妇实施孕产期干预,以期降低围生期抑郁的发生率.结果 N量表分值>60 分或<40 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N量表分值在40~60分之间者高;E量表分值>60分或<40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E量表分值在40~60分之间者高;P量表分值>50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P量表分值在<50分者高.及时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结果中各分表分值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围生期抑郁症的发病率.结论 通过对早孕妇女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后进行大约为期l年的跟踪随访,结果表明,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各量表值,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孕妇在产前教育、孕期产检、住院分娩、产后护理时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可以降低围生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宋修兰;周素丽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急性脓胸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急性脓胸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31例急性脓胸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包括7例胸腔镜手术.术中清除脓液、脓块及坏死组织,剥除脏层胸膜的纤维膜或纤维板,使被压缩的肺组织充分膨胀.结果 全组31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14±52)min,术中出血平均(250±175)ml,平均住院12 d,痊愈出院.随访无脓胸复发.结论 手术治疗急性脓胸效果可靠,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胸腔镜下手术更加值得推广.

    作者:胡寿祥;伍铭;赵普;武守国;黄梅霜;杨艳萍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颈部异位甲状腺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1例

    异位甲状腺由胚胎时期部分或全部甲状腺胚基离开原基发育而成,可发生于舌盲孔至胸骨切迹沿线甲状腺下降途中的任何部位,以舌甲状腺多,也可发生于颈部、鼻咽部、食管气管头部、锁骨上窝、胸腔等部位.临床很少见,易发生误诊误治.现报告1例儿童颈部异位甲状腺.

    作者:刘屹嵩;魏冰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比较

    本院儿科对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的退热,镇痛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梅;李淑华;金春玉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腮腺病变的CT和MRI诊断

    目的 探讨腮腺病变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腮腺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85例腮腺病变的CT或MRI 的表现.结果 85例腮腺病变中,良性肿瘤63例(63/85,74.1%),大部分(38/63,60.9%)表现为位于腮腺浅叶的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密度/信号均匀;恶性肿瘤12例(12/85,14.1%),大部分(9/12,75.0%)位于腮腺深叶或跨叶,表现为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边缘不清,密度/信号不均匀,侵犯周围组织并伴淋巴结转移;炎性及其他瘤样病变10例(10/85,11.8%).结论 CT 和MRI检查均能对腮腺区病变进行有效定位,并对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夏建东;江新青;彭国晖;梁志伟;郑力强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人工破膜加催产素引产总结

    大多数妇产科工作者主张对孕41周未临产者作引产准备,以期不超过42周而结束分娩,尤其对有产科并发症和其他高危因素者,当宫内环境不适应于胎儿生长发育并且具备阴边分娩条件的孕妇,选择优引产方法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吴孟枝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包茎与包皮过长新型手术方式

    目的 总结新型包皮环扎器在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中的疗效及特点.方法 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治疗349例包茎及包皮过长.结果 349例患儿均获治愈,平均手术时间7 min,全部患儿经治疗后由于弹力线阻断血运的作用,远端包皮均呈干性坏死脱落,脱落时间平均12 d.术后6 h即可沐浴.无一例发生包皮血肿及感染,愈后创缘整齐、光滑,残留包皮长短适度.结论 包皮环扎术[1]可以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患儿痛苦,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成李力;谢涛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22例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

    目的 总结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及术后护理的经验教训.方法 通过对22例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并发症的研究.结果 引流管梗阻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手术前后护理,保持分流管通畅,注意引流管的选择及术前对CSF蛋白质和细胞成分增高作相应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汤宏君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人参瓜蒌莪术汤对小鼠lewis肺癌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参瓜蒌莪术汤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对照组,人参瓜蒌莪术汤高、中、低剂量组.在计算抑瘤率的基础上,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人参瓜蒌莪术汤对小鼠Lewis肺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中剂量组效果为明显,抑瘤率可达47.88%;人参瓜蒌莪术汤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瘤组织微血管密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中剂量组降低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作用显著强于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P<0.01).结论 人参瓜蒌莪术汤具有抑制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瘤组织中微血管的形成有关.

    作者:倪娅;邱幸凡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问题及防范对策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护理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发现护理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事故,成为目前护理管理中亟待的问题.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分析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护理风险的识别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达到尽可能减少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助于维持医院的经营稳定,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廖学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漏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漏的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 对10例冠状动脉漏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观察5例典型病例清晰显示瘘管/漏口内血流频谱,1例只显示漏口血流信号,未能显示完整瘘管及频谱,余4例临床表现为典型心肌缺血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状动脉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周丽萍;王俊 刊期: 2009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