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学英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研发和大量应用.新的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9世纪40年代人类开发了第1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细菌产生了一种β-内酰胺酶,即青霉素酶,它可以水解β-内酰胺环,使青霉素失效.
作者:张卫红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漏的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 对10例冠状动脉漏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观察5例典型病例清晰显示瘘管/漏口内血流频谱,1例只显示漏口血流信号,未能显示完整瘘管及频谱,余4例临床表现为典型心肌缺血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状动脉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周丽萍;王俊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降低围生期抑郁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方法 本研究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早孕妇女,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期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对具有抑郁倾向的孕产妇实施孕产期干预,以期降低围生期抑郁的发生率.结果 N量表分值>60 分或<40 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N量表分值在40~60分之间者高;E量表分值>60分或<40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E量表分值在40~60分之间者高;P量表分值>50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P量表分值在<50分者高.及时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结果中各分表分值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围生期抑郁症的发病率.结论 通过对早孕妇女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后进行大约为期l年的跟踪随访,结果表明,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各量表值,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孕妇在产前教育、孕期产检、住院分娩、产后护理时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可以降低围生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宋修兰;周素丽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弱的时期,这就要求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注意新生儿保暖、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眼、耳、口、鼻的护理,科学的喂养等护理技能,给新生儿一个精心的护理.
作者:贺月梅;李敏;张小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本院儿科对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的退热,镇痛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梅;李淑华;金春玉 刊期: 2009年第26期
近年来,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的发生及其解决方式,精神疾病患者就诊途径,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共病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就决定了综合医院在心理卫生服务体系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综合医院的心理卫生服务现状及今后的服务要点作如下的点评.
作者:何为然;于虹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与乙、丙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HBsAg、抗-HBs、HBeAg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抗-HBe、抗-HBc、AFP测定用酶联免疫法;HBV、DNA检测采用PCR法;抗HCV采用ELISA法.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HCV RNA及HBV DNA、HCV RNA双阳性者各占63.89%、12.50%及15.28%.其中8.33%的肝癌患者HCV、HBV标志物均为阴性.结论 原发性肝癌与HBV、HCV的感染有密切关系.
作者:宋希兰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掌握并总结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并发症及围生期的护理.方法 对本科2002~2008年14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病例进行系统性回顾,将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149例均母婴平安,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小板减少是妊娠的较常见并发症,给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恰当的护理干预能保证患者母儿平安度过围生期.
作者:陈芳;王建英;廖惠萍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合并肛旁脓肿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的比较.方法 26例AL合并肛旁脓肿患者随机分组行手术和手术加中药治疗,比较其愈合时间.结果 26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加中药组痊愈时间明显少于手术组.结论 AL合并肛旁脓肿尽早手术并同时中药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邓斌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总结39例癫痫病患者护理特点,重点介绍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发作诱因,发作时的急救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出院指导.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迅速建立静脉给药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琼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痛风综合征的特点是急性或慢性的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尿酸钠的沉积以及相关的高尿酸血症,尿酸钠晶体可以沉积进入关节、造成急性和痛性炎性反应;或者沉积到软组织中引起非炎性反应.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即刻目的是解除疼痛和炎症而没有必要立即治疗高尿酸血症,因为这时血清尿酸浓度的降低会动员尿酸的储存,而且促使另一次痛风的发作.
作者:何建萍 刊期: 2009年第26期
医院供应室的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个科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医院承担着医疗器械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因此,提高、加强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是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缩短患者住院日,可直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社会效益,减少医疗纠纷,保证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董春莲;陈茹 刊期: 2009年第26期
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核心是行为改变,包括终止危害健康的行为、实践有利健康的行为以及强化已有的健康行为等.知信行模式是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等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有关行为改变的成熟的理论模式.
作者:霍烽;吴晓辉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诊断时的实际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经超声检查配以血、尿HCG化验的异位妊娠患者2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异位妊娠且已破裂.结论 超声是诊断异位妊娠的极为重要的检查方法.
作者:杨曜峙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评价CT引导的立体定向下显微或直视手术在脑内或功能区小病灶切除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T-脑立体定向靶点定位和导向技术,以及微创开颅技术,完成30例脑内小病灶手术,分析其临床诊疗效果.结果 本组30例,病变部位:额叶8例,顶叶13例(其中运动语言功能区14例),颞叶7例,枕叶2例.所有病灶均定位准确病灶一次切除,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无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CT引导的立体定向技术能对脑内小病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向,结合显微外科手术可以实现对脑内或功能区小病灶手术的微创化,能大限度地减少神经功能损伤.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且疗效满意的微创手术.
作者:余良宏;康德智;林章雅;林元相;王灯亮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社会老年化给护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老年患者因生理、心理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所带来的问题,为了能更好的满足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沟通技巧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作者:高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要生存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作者:倪虹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4周).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从入院患者中选择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1例)和曲美他嗪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加用曲美他嗪(万爽力)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NYHA分级,并分别用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临床显效率(36.6%)和总有效率(85.4%)均较对照组(17.1%和61%)显著提高(均P<0.05),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治疗后LVEF均显著增加(P<0.05,P<0.01),LVEDD均显著缩小(P<0.05),且曲美他嗪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常规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作者:焦云丽;陈璐;安红梅;何莹辉 刊期: 2009年第26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传统的静脉穿在多数情况下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致使患者对穿刺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如何运用佳穿刺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00例患者进行两次对比操作与观察,纪录了观察结果,并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总结.
作者:孙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评价甲地孕酮在食道癌患者放疗中,减轻消化道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放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地孕酮(160 mg/d)观察两组消化道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甲地孕酮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甲地孕酮对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在减轻消化道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作用.
作者:杨洲 刊期: 2009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