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虹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及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同时对早期高压氧治疗与晚期治疗的疗效做以比较.结果 高压氧组痊愈率37.9%,总有效率84.5%,对照组痊愈率24.1%,总有效率69.0%;早期高压氧治疗总有效率93.5%,晚期总有效率74.1%,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药物配合高压氧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利于及时纠正内耳缺血缺氧,减少内耳细胞的损害,及早恢复听力,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斌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症的超声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准确无创的方法,达到减少不必要手术的目的 .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14例乳腺增生症超声检查误诊为占位性病变的二维超声形态学指标.结果 14例患者17个病灶中7例误诊为乳腺癌待排,7例10个病灶误诊为纤维瘤.结论 超声医生应加强乳腺增生症的认识,结合临床综合分析,便于治疗决策.
作者:高洪波;任家庚;易寅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一汽集团职工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 采用重庆维多生产的FASCO型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结果 血液流变学指标三项异常者占19.7%,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血流变学参数有差异.结论 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血液流变学监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治.
作者:赵茜;曹铁臣;李洪印;关宝杰;孙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基础课时受到不同程度压缩,尤其是生理学这种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的时效矛盾更为突出.许多高校在生理学教学中尝试应用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ning,PBL),认为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
作者:彭丽花;马玲;罗江南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拔T管后出现胆漏临床的护理.方法 顾分析2007~2008年中,3例拔T管致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保守治疗1例获得成功,1例重新手术放置T管引流,1例因引流不畅、腹部症状及体征加重,中转手术治疗,3例均治愈出院.掌握治疗的护理的要点,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要重视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其他病症情况,将饮食指导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患者从饮食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对刚拔T管的患者要多观察、多询问,重视患者的主诉,以便于观察病情的进展情况.
作者:王志辉;曹春霞;英秀梅;王霞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β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以依达拉奉治疗14 d,对照组仅以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第1、3、7、14天观察血清NSE、S-100β变化;在发病第1、14、28天对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urvey,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第1天NSE水平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第3天后,对照组在第7天后,NSE水平开始明显下降,与发病第1 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第3、7天的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周后NSE下降到相同的水平(P>0.05).两组患者S-100β在第3 d达到峰值,与发病第1 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后逐渐降低;治疗组的第3、7天的S-100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周后S-100β回到相同水平(P>0.05).治疗期间各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28 天,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NIHSS评分、BI评分在相应时间点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脑出血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降低血清NSE、S-100β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可在临床应用.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26期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是在超声检查下注入超声诊断造影剂(声学造影剂),观察其在子宫、输卵管及子宫直肠窝的影像.根据H2O2与宫腔内黏液作用后释放出大量气泡,在B超下显示出星状亮光回声走行情况来诊断输卵管的通畅性.
作者:李影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社会老年化给护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老年患者因生理、心理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所带来的问题,为了能更好的满足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沟通技巧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作者:高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掌握并总结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并发症及围生期的护理.方法 对本科2002~2008年14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病例进行系统性回顾,将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149例均母婴平安,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小板减少是妊娠的较常见并发症,给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恰当的护理干预能保证患者母儿平安度过围生期.
作者:陈芳;王建英;廖惠萍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头面部皮肤癌的手术治疗及术中的配合.方法 回顾性的对48例头面部皮肤癌,扩大切除后采取皮瓣转移和皮片移植一期修复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 皮瓣全部一期成活,切口愈合良好,外形满意,随访1~5年,除1例恶性黑色素瘤半年后复发,遂再行局部切除,1年后脑转移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丁建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行介入治疗后的12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术后护理,而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加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在术后3 d及3个月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各维度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除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者:龚亚君;王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3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早期确诊7例(30.4%),受伤部位主要为十二指肠第二段,共11例,占47.8%.全组死亡4例(17.3%),共发生各种并发症16例次.结论 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早期手术和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涌;周先贵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总结39例癫痫病患者护理特点,重点介绍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发作诱因,发作时的急救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出院指导.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迅速建立静脉给药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琼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主要病因为胰管堵塞,胰管内压力骤然增高和胰腺血液淋巴循环障碍等,是外科常见的急性急腹症,死亡率高达20%左右.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现将本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会英;胡桂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好护患关系,对促进医院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的医院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大部分护士护理的对象是失去常态的精神病患者,他们情绪易激动,护理不当就会发生冲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因此,只有避免或减少护患冲突,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非一件易事.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如何建立优质、和谐的护患关系作了初步探索,现报告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高玲玲;郑维威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TIA患者147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A组 n=37)、阿托伐他汀组(B组 n=37)、低分子肝素组(C组 n=36)、对照组(D组 n=38),均采用常规治疗;A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一次,连用21 d和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1次/12 h,皮下注射,连用7 d;B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一次,连用21 d;C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1次/12 h,皮下注射,连用7 d.观察各组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T、APTT、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变化,随访TIA复发和向脑梗死进展情况.结果 A、B、C、D四组有效率分别为89.2%、78.4%、80.6%、65.8%,A、B、C组和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以及低分子肝素治疗TIA疗效确切,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更佳,并可减少复发及向脑梗死发展.
作者:郝琳;刘立民 刊期: 2009年第26期
医院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疗及抢救的很重要场所,是医院外科的窗口.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手术室护士反应敏捷,灵活主动,而护理人员常常与手术缝针、刀、剪等锐器接触,极易发生误伤,医护人员的锐器伤是医护人员感染医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1],为此,笔者于2008年10月对本科手术室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希转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腮腺病变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腮腺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85例腮腺病变的CT或MRI 的表现.结果 85例腮腺病变中,良性肿瘤63例(63/85,74.1%),大部分(38/63,60.9%)表现为位于腮腺浅叶的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密度/信号均匀;恶性肿瘤12例(12/85,14.1%),大部分(9/12,75.0%)位于腮腺深叶或跨叶,表现为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边缘不清,密度/信号不均匀,侵犯周围组织并伴淋巴结转移;炎性及其他瘤样病变10例(10/85,11.8%).结论 CT 和MRI检查均能对腮腺区病变进行有效定位,并对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夏建东;江新青;彭国晖;梁志伟;郑力强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痛风综合征的特点是急性或慢性的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尿酸钠的沉积以及相关的高尿酸血症,尿酸钠晶体可以沉积进入关节、造成急性和痛性炎性反应;或者沉积到软组织中引起非炎性反应.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即刻目的是解除疼痛和炎症而没有必要立即治疗高尿酸血症,因为这时血清尿酸浓度的降低会动员尿酸的储存,而且促使另一次痛风的发作.
作者:何建萍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 评价甲地孕酮在食道癌患者放疗中,减轻消化道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放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地孕酮(160 mg/d)观察两组消化道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甲地孕酮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甲地孕酮对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在减轻消化道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作用.
作者:杨洲 刊期: 2009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