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刘衍琼;李娜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压力明显增加,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直接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关,在新形势下,运用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理念使每位护士的潜能在科室工作中得到大限度的发挥,是医院护理管理的关键.
作者:田霞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荧光PCR定量检测外周血中β-葡萄醛酶mRNA探讨临床意义.方法 荧光PCR定量检测外周血中β-葡萄醛酶mRNA.结果 30例肝胆结石患者外周血中β-GmRNA1.46E3~1.47E6 Copies/L;Ⅰ(高分化肝癌)1.37E3~2.76E6 Copies/L;Ⅱ~Ⅲ(中分化肝癌)9.38E3~1.98E7Copies/L;Ⅳ(低分化肝癌)9.76E7~9.86E8 Copies/L.结论 内源性β-G与肝胆管结石形成有关、β-GmRNA检测可成为肝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张泽芬;张翠萍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快速冰冻切片在病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确定病变是否为肿瘤;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了解肿瘤有无播散邻近淋巴结、脏器,决定手术切割范围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是在手术中进行的快速病理,所以就要求病理医生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出报告,配合临床手术,而病理医生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组织,如甲状腺、淋巴结、乳腺等组织,如果不掌握一些制片技巧,很难在短时间内,切出高质量的切片.笔者经过二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整理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郭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研究清丰县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的高危因素并进行行为干预措施.方法 选自20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人员6000例进行高血压病的诊断及调查相关病史、性别、年龄、职业、家族史、烟酒嗜好、睡眠情况等,每位被检查者做血糖、血脂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6000例,检出高血压患者510人,男性311人,女性199人,患病率为8.5%.结论 通过本组流行病学调查观察让笔者进一步了解了本县的高血压发病率,和引起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指导我们对本县高血压的防控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以及对防止高血压病进行综合的行为干预,以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促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
作者:甘永生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93例产前B超提示羊水过少(包括羊水偏少和绝对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n=51例)和阴道分娩组(n=42例),观察羊水粪染程度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两组羊水粪染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羊水偏少者羊水粪染程度和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提示绝对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可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对于羊水偏少在严密监护下可适当行阴道试产.
作者:吴碧;陈俏妍;黄娇英 刊期: 2009年第28期
从吉林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办公楼局域网系统方案设计、施工、应用开发等方面介绍网络的建设情况.
作者:孙春燕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提高对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置能力.方法 总结2006~2008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化疗患者病例.总结患者心理障碍沟通方法 的技巧.结果 有效提高了准确及时的判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程度或类型能够使患者顺利的完成化疗.心理障碍的患者经耐心鼓励和医护人员的帮助能够继续完成化疗.结论 对于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负担的患者,若能及时进行正确的热情的思想工作会使患者放弃治疗,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作者:郭丽华;陈忠云 刊期: 2009年第28期
人文关怀是护患沟通的桥梁,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式的护患沟通.对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康;金姝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在肝细胞线粒体内复制,在人体中达到一定水平,出现肝损及相应的全身症状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妊娠再合并乙肝的患者,常因患者缺乏对乙肝及妊娠的认识,因不了解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从而导致乙肝加重甚至影响胎儿.笔者对入院的妊娠合并乙肝的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有关乙肝及妊娠方面的知识,做好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曹永宏;齐洪伟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提高正确处置术后并发症的能力,提高术前术后的精神护理和技术护理的方法 ,减轻或避免发生不可逆性并发症.方法 通过总结三年来的全面部除皱手术510例,观察切口感染、愈合程度、美容效果、毛发生长状况、术后肿胀持续时间长短、面颊部对称程度、皮下淤血斑持续时间长短等.结果 3例出现切口愈合痕迹明显但无瘢痕增生,4例切口周围散在脱发,1例颊面部不对称,6例切口愈合后色素脱失,1例出现眉毛不对称.结论 早期正确处置和精心护理可避免产生不良的后果,促使术后恢复迅速,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张秋霞;杨军丛;郭丽华;陈忠云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如何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无缺陷医疗服务,大限度地减低医疗不安全或医疗事故的发生.加之复杂的医疗行为过程及不同患者机体反应的多样性,都增加了医疗不安全的可能性,防范未然的医疗安全管理与防范对策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陈宏;张永刚;刘振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I、T、C三亚基构成,和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钙离子对横纹肌动蛋白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 h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肌钙蛋白I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时间6~10 d.
作者:李碧珊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护理措施和方法 .方法 回顾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56例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56例,经积极治疗和全面细致的护理,临床好转139例,死亡7例.发生肝硬化腹水62例,上消化道出血48例,肝性脑病25例,肠道菌群失调34例.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经全面的护理,细致的观察,及时的处理,系统的护理计划和周密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19例甲减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 .结果 19例患者有甲减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 的同时,均伴有心脏增大和(或)心包积液,用左旋甲状素片(LT4)替代治疗有效.结论 中老年患者有各系统累及的临床表现及低代谢症候群,有心脏增大和(或)心包积液,治疗心脏病效果欠佳,应考虑甲减性心脏病,及早检查甲状腺功能以明确诊断.
作者:曹保卫;覃学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7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临床探讨及鉴定.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住院17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 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共分离革兰阴性杆菌275株,非发酵菌169株(62%),铜绿假单胞菌98株(35.8%),不动杆菌35株(l2.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9株(6.9%),洋葱假单胞菌17株(6.4%).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对于该菌的易感人群,尤其是病情重、年龄大、免疫功能低下、接受创伤性治疗的患者,应加强防治结合的办法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提高成功率.
作者:宋希兰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变化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 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50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患者FG、DD水平,与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FG、DD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0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与FG、DD均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高凝状态关系密切.
作者:邬伟明;张群英;洪国斌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通过对管辖区域内确诊的415例高血压患者施行社区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率、知晓率、控制率,从而更好的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和死亡率.方法 对2008年社区内415例高血压患者施行建档、随访、健康教育、指导饮食,运动及行为干扰,规范合理用药等综合措施,观察随访率、知晓率、控制率的变化.结果 通过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干预前后比较,高血压随访率、知晓率、控制率的48.4%、62.2%、50.1%上升为97.9%、94.9%、84.5%.结论 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定期随访干预,开展据悉继续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高血压防治工作有效的手段和高血压病防治的佳途径.
作者:刘岚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夹板固定法作为中医治疗四肢骨折的特色疗法,有简便易行、固定确定、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本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配合专科辨证护理,遵循护理程序,既缩短了病程,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红;姚力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7种院前急救高发疾病,为开展和加强院前急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并排序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急诊科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的3916例院前急救病例,选取例数在200例以上的疾病作为高发疾病.结果 骨折、颅脑外伤、脑出血、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栓塞和有机磷农药中毒是院前急救的7种高发疾病,结论 简要讨论7种院前急救高发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急救要点.
作者:张治海;樊忠;范康武;张志高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是一种罕见病,由Waldmanin[1]于1961年首次报道.该病以小肠淋巴管回流受阻,肠淋巴管和/或乳糜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漏出为特征,终导致该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即低蛋白血症、低γ-球蛋白血症、非对称性水肿、浆膜腔积液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
作者:康文全;付剑云;吴炎;赵雅敏;吴盛洲;吴雪飞;李浩文 刊期: 2009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