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面部除皱术后的治疗与护理

张秋霞;杨军丛;郭丽华;陈忠云

关键词:面部, 除皱, 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 提高正确处置术后并发症的能力,提高术前术后的精神护理和技术护理的方法 ,减轻或避免发生不可逆性并发症.方法 通过总结三年来的全面部除皱手术510例,观察切口感染、愈合程度、美容效果、毛发生长状况、术后肿胀持续时间长短、面颊部对称程度、皮下淤血斑持续时间长短等.结果 3例出现切口愈合痕迹明显但无瘢痕增生,4例切口周围散在脱发,1例颊面部不对称,6例切口愈合后色素脱失,1例出现眉毛不对称.结论 早期正确处置和精心护理可避免产生不良的后果,促使术后恢复迅速,效果令人满意.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93例产前B超提示羊水过少(包括羊水偏少和绝对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n=51例)和阴道分娩组(n=42例),观察羊水粪染程度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两组羊水粪染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羊水偏少者羊水粪染程度和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提示绝对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可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对于羊水偏少在严密监护下可适当行阴道试产.

    作者:吴碧;陈俏妍;黄娇英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78 例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X光片均表现骨长入,无假体松动、下沉、骨折、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等并发症.功能评定按 Harris评分标准,优 51例,良17例,优良率为87.2%.结论 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操作简便,风险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孙建华;宋将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解读

    自从1984年Doughterty首次报道一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以来,DHF已经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文娟;张彦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清丰县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行为干预

    目的 探讨研究清丰县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的高危因素并进行行为干预措施.方法 选自20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人员6000例进行高血压病的诊断及调查相关病史、性别、年龄、职业、家族史、烟酒嗜好、睡眠情况等,每位被检查者做血糖、血脂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6000例,检出高血压患者510人,男性311人,女性199人,患病率为8.5%.结论 通过本组流行病学调查观察让笔者进一步了解了本县的高血压发病率,和引起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指导我们对本县高血压的防控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以及对防止高血压病进行综合的行为干预,以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促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

    作者:甘永生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医疗安全管理之诌议

    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如何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无缺陷医疗服务,大限度地减低医疗不安全或医疗事故的发生.加之复杂的医疗行为过程及不同患者机体反应的多样性,都增加了医疗不安全的可能性,防范未然的医疗安全管理与防范对策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陈宏;张永刚;刘振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老年晚期胃癌应用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IFP方案和(TAX+IFP方案)分别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59例病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IFP方案)30例和观察组(TAX+IFP方案)29例.比较2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8.10%和68.97%.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关节肌肉痛、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及脱发等.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TAX)联合醛氢叶酸(LV)、氟尿嘧啶(5-Fu)、顺铂(DDP)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毒性可以耐受.

    作者:张秋霞;赵公金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1例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后可以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限.43%的病例病程中出现外周关节症状.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但医患认证不足,误诊率较高.笔者曾收治1例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强直性脊柱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静平;刘英军;禹桂贤;刘学军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全面部除皱术后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 提高正确处置术后并发症的能力,提高术前术后的精神护理和技术护理的方法 ,减轻或避免发生不可逆性并发症.方法 通过总结三年来的全面部除皱手术510例,观察切口感染、愈合程度、美容效果、毛发生长状况、术后肿胀持续时间长短、面颊部对称程度、皮下淤血斑持续时间长短等.结果 3例出现切口愈合痕迹明显但无瘢痕增生,4例切口周围散在脱发,1例颊面部不对称,6例切口愈合后色素脱失,1例出现眉毛不对称.结论 早期正确处置和精心护理可避免产生不良的后果,促使术后恢复迅速,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张秋霞;杨军丛;郭丽华;陈忠云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压力明显增加,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直接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关,在新形势下,运用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理念使每位护士的潜能在科室工作中得到大限度的发挥,是医院护理管理的关键.

    作者:田霞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病,患病高峰年龄50~60岁.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向年轻化偏移的趋势,已引起耳科医生的高度重视.本科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向阳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促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综合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我国目前致成精神残疾严重的疾病,已引起政府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全国人大正在讨论中,<精神卫生法>即将出台.本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多元化治疗方法,它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

    作者:李运松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体会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在肝细胞线粒体内复制,在人体中达到一定水平,出现肝损及相应的全身症状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妊娠再合并乙肝的患者,常因患者缺乏对乙肝及妊娠的认识,因不了解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从而导致乙肝加重甚至影响胎儿.笔者对入院的妊娠合并乙肝的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有关乙肝及妊娠方面的知识,做好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曹永宏;齐洪伟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脑出血合并肺损伤患者的临床经过特征及对近期预后影响

    目的 观察脑出血合并肺损伤(ALI)患者的临床经过特征及对近期预后影响.方法 139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接受了各项呼吸功能检查,并按有无ALI分组,观察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指标表现.结果 139例脑出血中合并ALI患者35例(25.17%),未合并ALI者104例(对照组,74.90%).脑出血合并ALI组的CT中线移位例数、急性期死亡例数、急性期合并症数目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入院时GCS评分、NDS评分、MODS评分和出院时ADL评分却明显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 脑出血合并肺损伤患者急性期临床经过凶险和近期预后差.

    作者:王妮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血小板膜糖蛋白结构改变与肺心病FG、DD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变化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 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50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患者FG、DD水平,与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FG、DD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0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与FG、DD均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高凝状态关系密切.

    作者:邬伟明;张群英;洪国斌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血站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血站实验室肩负着无偿献血者安全性指标检测的重任,由于标本量大,检测项目多,同一标本需进行多次分样,存在着极大的生物安全风险.通过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水平,避免实验室人员职业暴露,达到生物安全预期效果,是每个实验室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笔者根据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对血站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张国平;窦茉莉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点

    目的 通过系统的实践,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穿刺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布细致的实践总结,对每次穿刺做到心中有数.结果 消除不良情绪而有可能造成穿刺失败的因素,实现了提高成功率的目的 .结论 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心理素质,在临床操作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作者:賀月梅;张小玲;李敏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 及效果.方法 对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非手术、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等不同治疗方法 的效果,初步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结果 腰椎间隙感染治疗中,三种方法 均达到消除症状,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状态的治疗效果.但非手术需治疗时效较长,药费大,症状缓解缓慢;开放手术与介入手段均可迅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与非手术治疗相比各观察指标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与介入治疗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手术可迅速缓解椎间盘炎症状,有效降低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较非手术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费用,介入的方法 是微创手术,具有更大优越性.

    作者:李靖宇;韩成龙;宋继醇;梁健;赖坤锷;吴绍康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精神科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得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护士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健康教育在对住院精神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自我照顾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所起的重要作用,加强入院介绍,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宁春艳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与肿瘤临床应用进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是一种以镧系元素螫合物为标记物,测量其发射荧光的超灵敏的无放射性污染的标记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非同位素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放射性免疫标记技术,其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临床诊断,已渗透入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TRFIA 技术为免疫学诊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本文就TRFRA 技术及其在肿瘤学应用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强;刘瑞宝;张立成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高龄转子间骨折的微创治疗

    目的 总结微创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高龄转子间骨折使用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单边外固定架微创治疗.结果 2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40周,平均16周,术后有8例出现钉道感染,4例出现髋内翻.优良率为85.7%.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固定骨折,注重三方并举的整体治疗,能提高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刘伟;黄先功;亢长江 刊期: 2009年第2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