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向阳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提高剖宫术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剖宫术术后护理中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归纳,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结果 提高了预防风险的能力,规范护理行为,有效提高术后护理质量.结论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胡芸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研究清丰县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的高危因素并进行行为干预措施.方法 选自20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人员6000例进行高血压病的诊断及调查相关病史、性别、年龄、职业、家族史、烟酒嗜好、睡眠情况等,每位被检查者做血糖、血脂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6000例,检出高血压患者510人,男性311人,女性199人,患病率为8.5%.结论 通过本组流行病学调查观察让笔者进一步了解了本县的高血压发病率,和引起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指导我们对本县高血压的防控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以及对防止高血压病进行综合的行为干预,以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促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
作者:甘永生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78 例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X光片均表现骨长入,无假体松动、下沉、骨折、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等并发症.功能评定按 Harris评分标准,优 51例,良17例,优良率为87.2%.结论 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操作简便,风险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孙建华;宋将 刊期: 2009年第28期
血站实验室肩负着无偿献血者安全性指标检测的重任,由于标本量大,检测项目多,同一标本需进行多次分样,存在着极大的生物安全风险.通过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水平,避免实验室人员职业暴露,达到生物安全预期效果,是每个实验室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笔者根据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对血站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张国平;窦茉莉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死亡的原因.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死亡患者16例,对其临床表现,合并症,家族史,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梗死时心功能,平均溶栓时间,梗死血管的再通率和一周内再梗死率,平均死亡时间,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论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源性休克及泵衰竭.在临床上,如患者病情危重、心肌梗死面积过大伴低血压状态时,在进行溶栓治疗前或同时必须积极改善临床症状,纠正低血压.
作者:原佺;马悦光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提高对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置能力.方法 总结2006~2008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化疗患者病例.总结患者心理障碍沟通方法 的技巧.结果 有效提高了准确及时的判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程度或类型能够使患者顺利的完成化疗.心理障碍的患者经耐心鼓励和医护人员的帮助能够继续完成化疗.结论 对于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负担的患者,若能及时进行正确的热情的思想工作会使患者放弃治疗,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作者:郭丽华;陈忠云 刊期: 2009年第28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使医院文化深入人心,并落实到医院管理中,变成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各级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医疗服务的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也决定了医院所提供的服务必须具有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作者:李斌;刘衍琼;李娜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以肾间质炎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呈不同程度退行性变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肾间质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和肾血管多正常或轻度病变.为了提高对AIN的诊治水平,现对本院近年来肾活检确诊的21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改变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拜尔娜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临床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医院56名精神科医师及本市某综合医院内科医师6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医师与内科医师焦虑分和抑郁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精神科医师焦虑分和抑郁分低于内科医师,均有显著性差异;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焦虑分值与从事该专业的工龄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精神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内科医师,从医时间越长越感到焦虑.
作者:张春林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在采供血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长期接触血液,有很多难免的危险操作和意外暴露.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污染有血液或体液(含病毒)的针头刺伤或尖锐物割伤,或皮肤粘膜直接接触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等.近年来,来自自愿人群的无偿献血者中HIV、TP等病原体阳性率逐步上升,而许多未列入检测项目中的经血液传播性疾病和一些未明确原因的血液传播性疾病也不断增加[1].因此,加强工作人员在采供血各环节的安全防护管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红霞;姜燕娟;肖乐宇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恢复期的精神病住院患者常有度日如年之感,当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情绪稳定,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患者期盼出院与家人团聚,渴求重返社会,重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患者自认低人一等,担心家人、亲朋好友及社会歧视等;如何解决患者这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是康复期患者早日全面康复的关键.了解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韩维荣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病,患病高峰年龄50~60岁.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向年轻化偏移的趋势,已引起耳科医生的高度重视.本科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向阳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7种院前急救高发疾病,为开展和加强院前急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并排序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急诊科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的3916例院前急救病例,选取例数在200例以上的疾病作为高发疾病.结果 骨折、颅脑外伤、脑出血、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栓塞和有机磷农药中毒是院前急救的7种高发疾病,结论 简要讨论7种院前急救高发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急救要点.
作者:张治海;樊忠;范康武;张志高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93例产前B超提示羊水过少(包括羊水偏少和绝对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n=51例)和阴道分娩组(n=42例),观察羊水粪染程度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两组羊水粪染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羊水偏少者羊水粪染程度和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提示绝对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可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对于羊水偏少在严密监护下可适当行阴道试产.
作者:吴碧;陈俏妍;黄娇英 刊期: 2009年第28期
自从1984年Doughterty首次报道一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以来,DHF已经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文娟;张彦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荧光PCR定量检测外周血中β-葡萄醛酶mRNA探讨临床意义.方法 荧光PCR定量检测外周血中β-葡萄醛酶mRNA.结果 30例肝胆结石患者外周血中β-GmRNA1.46E3~1.47E6 Copies/L;Ⅰ(高分化肝癌)1.37E3~2.76E6 Copies/L;Ⅱ~Ⅲ(中分化肝癌)9.38E3~1.98E7Copies/L;Ⅳ(低分化肝癌)9.76E7~9.86E8 Copies/L.结论 内源性β-G与肝胆管结石形成有关、β-GmRNA检测可成为肝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张泽芬;张翠萍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重视护理工作,提高质量是当前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单桂梅;刘淑敏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变化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 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50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患者FG、DD水平,与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FG、DD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0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与FG、DD均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高凝状态关系密切.
作者:邬伟明;张群英;洪国斌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近年来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8例,所有患者早期均行局部清创、碘酊烧灼、生理盐水冲洗后,给予氟康唑1 ml作结膜下注射;同时口服伊曲康唑0.2 g,1次/d,并辅助给予贝复舒眼液,口服多种维生素治疗,疗程14~42 d.结果 本组18例中治愈17例,占94.4%;好转1例,总有效率达100%.1例出现一过性刺激症状,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性较高的眼病,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保护眼球、抢救视力的关键,早期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绝大多数轻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可治愈.
作者:孟蕾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何有效识别、衡量、规避风险做到预防护理缺陷、纠纷和护理事故的发生,病区护士长作为一线的管理者责无旁贷.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思路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淑萍 刊期: 2009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