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松
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如何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无缺陷医疗服务,大限度地减低医疗不安全或医疗事故的发生.加之复杂的医疗行为过程及不同患者机体反应的多样性,都增加了医疗不安全的可能性,防范未然的医疗安全管理与防范对策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陈宏;张永刚;刘振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1 病例患者女,45岁,以周身多处外伤后疼痛6 h,于2008年12月16日入本院骨科.入院前6 h在乘坐汽车时,因车祸受伤,伤后有一过性昏迷,持续时间不详,醒后头晕头痛,腰部、左髋部、右肩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入院时查体:T:36.8℃,P:84次/min,R:18次/min,Bp:100/70 mm Hg.
作者:刘志群;马丙兰;刘素云;金常光 刊期: 2009年第28期
蜂胶的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降血糖、保肝护胆的功效,蜂胶长期服用安全无毒,将对开发新药的来源大有前途.
作者:关玉 刊期: 2009年第28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得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护士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健康教育在对住院精神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自我照顾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所起的重要作用,加强入院介绍,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宁春艳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提高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作用.方法 将212例分裂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了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研究组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 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分裂症患者维持服药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明显提高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魏书红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教材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拓展能力为目标,编写出具有高职特点的高质量教材,并逐步实现计算机高职教材的多样化、个体化、现代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医学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需要,我校在教学方法上实行以驱动式教学为目的,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实践的教学力度,现讨论如下.
作者:金艳;王海;张海涛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是一种罕见病,由Waldmanin[1]于1961年首次报道.该病以小肠淋巴管回流受阻,肠淋巴管和/或乳糜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漏出为特征,终导致该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即低蛋白血症、低γ-球蛋白血症、非对称性水肿、浆膜腔积液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
作者:康文全;付剑云;吴炎;赵雅敏;吴盛洲;吴雪飞;李浩文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恢复期的精神病住院患者常有度日如年之感,当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情绪稳定,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患者期盼出院与家人团聚,渴求重返社会,重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患者自认低人一等,担心家人、亲朋好友及社会歧视等;如何解决患者这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是康复期患者早日全面康复的关键.了解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韩维荣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本院是1975年成立的一所精神专科医院,设置住院床位460张,全院护士178名,疗区115人,其中聘用护士63人.疗区护士集中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其中25岁左右的护士71人,而这其中聘用护士占54%,聘用护士流动性大,护龄较短,尤以工作半年至两年内的护士居多.
作者:冯景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46.6万新发病例,其中中国有13万之多.早期宫颈癌的发生,特别是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这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知道其病因,认真普查和随访,早期诊断,使其可以预防,可以治疗及治愈.
作者:李涛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终生性疾病,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但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老年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帮助患者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白颖娟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死亡的原因.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死亡患者16例,对其临床表现,合并症,家族史,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梗死时心功能,平均溶栓时间,梗死血管的再通率和一周内再梗死率,平均死亡时间,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论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源性休克及泵衰竭.在临床上,如患者病情危重、心肌梗死面积过大伴低血压状态时,在进行溶栓治疗前或同时必须积极改善临床症状,纠正低血压.
作者:原佺;马悦光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提高对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置能力.方法 总结2006~2008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化疗患者病例.总结患者心理障碍沟通方法 的技巧.结果 有效提高了准确及时的判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程度或类型能够使患者顺利的完成化疗.心理障碍的患者经耐心鼓励和医护人员的帮助能够继续完成化疗.结论 对于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负担的患者,若能及时进行正确的热情的思想工作会使患者放弃治疗,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作者:郭丽华;陈忠云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总结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护理,从基础护理、呼吸监测护理、消化系统护理等介绍了护理措施,并就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及其相应的治疗及护理作了讨论.认为亚低温具有肯定的保护脑细胞作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有效地采用亚低温治疗和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黄晓专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近年来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8例,所有患者早期均行局部清创、碘酊烧灼、生理盐水冲洗后,给予氟康唑1 ml作结膜下注射;同时口服伊曲康唑0.2 g,1次/d,并辅助给予贝复舒眼液,口服多种维生素治疗,疗程14~42 d.结果 本组18例中治愈17例,占94.4%;好转1例,总有效率达100%.1例出现一过性刺激症状,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性较高的眼病,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保护眼球、抢救视力的关键,早期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绝大多数轻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可治愈.
作者:孟蕾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收治的43例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结果 两组死亡存活率无明显区别,但平均进入多尿期时间血液透析滤过组优于血液透析组.结论 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早期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滤过更有效.
作者:俞芳;邱国萍;李正夫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拇指旋转性撕脱伤再植术后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 笔者对2000年至2008年17例拇指旋转性撕脱伤的患者进行护理及观察.结果 在上述17例患者中,12例成活,5例坏死,成活率70%.结论 在拇指旋转性撕脱伤中,血管吻合质量固然极其重要,术后的护理工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即使血管吻合质量欠佳,通过有效和积极的术后处理,往往也会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玉玲;陈玉霞;邓瑞;李晓敏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重视护理工作,提高质量是当前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单桂梅;刘淑敏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总结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期间的护理重点、难点,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 抢救成功58例,成功率为97%.结论 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
作者:孙凤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何有效识别、衡量、规避风险做到预防护理缺陷、纠纷和护理事故的发生,病区护士长作为一线的管理者责无旁贷.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思路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淑萍 刊期: 2009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