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群;马丙兰;刘素云;金常光
院前急救也称现场急救,它是急诊医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相关.它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严密防范院前急救医疗行为中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和事故隐患,妥善处理已发生的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是院前急救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对维护和保障院前急救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秀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沟通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肾组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84例行肾活检患者,于入院后进行心理学调查(SAS、SDS)和血压、心率的监测,并对心理干预组进行心理沟通.结果 心理学干预组不仅SAS、SDS标准计分减少,而且血压、心率更趋明显降低(或减慢),反之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增加,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结论 心理沟通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肾组织中的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梁志勇;陈小喆;孙传唤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研究清丰县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的高危因素并进行行为干预措施.方法 选自20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人员6000例进行高血压病的诊断及调查相关病史、性别、年龄、职业、家族史、烟酒嗜好、睡眠情况等,每位被检查者做血糖、血脂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6000例,检出高血压患者510人,男性311人,女性199人,患病率为8.5%.结论 通过本组流行病学调查观察让笔者进一步了解了本县的高血压发病率,和引起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指导我们对本县高血压的防控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以及对防止高血压病进行综合的行为干预,以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促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
作者:甘永生 刊期: 2009年第28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压力明显增加,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直接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关,在新形势下,运用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理念使每位护士的潜能在科室工作中得到大限度的发挥,是医院护理管理的关键.
作者:田霞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 及效果.方法 对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非手术、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等不同治疗方法 的效果,初步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结果 腰椎间隙感染治疗中,三种方法 均达到消除症状,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状态的治疗效果.但非手术需治疗时效较长,药费大,症状缓解缓慢;开放手术与介入手段均可迅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与非手术治疗相比各观察指标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与介入治疗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手术可迅速缓解椎间盘炎症状,有效降低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较非手术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费用,介入的方法 是微创手术,具有更大优越性.
作者:李靖宇;韩成龙;宋继醇;梁健;赖坤锷;吴绍康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结果 76例患者治疗后好转,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满意.结论 良好的护理过程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赤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原发多发性睾丸鞘膜血管平滑肌瘤,提高阴囊包块的认知水平.方法 回顾1例睾丸鞘膜血管平滑肌瘤的诊疗资料.结果 手术切除肿瘤及睾丸鞘膜,保留睾丸及附睾.病理诊断为血管平滑肌瘤.随访15个月无复发.结论 睾丸鞘膜血管平滑肌瘤罕见,确诊需病理诊断;手术切除肿瘤预后良好.
作者:李文轶;徐建春;普萍;陈玉平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夹板固定法作为中医治疗四肢骨折的特色疗法,有简便易行、固定确定、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本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配合专科辨证护理,遵循护理程序,既缩短了病程,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红;姚力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丙泊酚用药量的影响.方法 对3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和38例无肝胆疾病的静脉全麻手术患者,静脉推注芬太尼0.002 mg/kg后继以4 mg/(kg*min)的速度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直至睫毛反射消失.记录丙泊酚用量.结果 丙泊酚用量乙肝病毒携带者组为(1.54±0.16)mg/kg,无肝胆疾病者组为(1.63±0.19)mg/kg,t=2.21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丙泊酚诱导剂量减少.
作者:黄如雷;黄裕彬;李冬鲁;沈文锦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恢复期的精神病住院患者常有度日如年之感,当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情绪稳定,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患者期盼出院与家人团聚,渴求重返社会,重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患者自认低人一等,担心家人、亲朋好友及社会歧视等;如何解决患者这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是康复期患者早日全面康复的关键.了解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韩维荣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总结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及临床急救护理经验.方法 对96例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6例中抢救成功87例,成功率达90%.结论 及时准确判断是降低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死亡率的首要条件,合理掌握优先处理的顺序是抢救成功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及时处理止血控制休克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平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收治的43例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结果 两组死亡存活率无明显区别,但平均进入多尿期时间血液透析滤过组优于血液透析组.结论 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早期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滤过更有效.
作者:俞芳;邱国萍;李正夫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提高正确处置术后并发症的能力,提高术前术后的精神护理和技术护理的方法 ,减轻或避免发生不可逆性并发症.方法 通过总结三年来的全面部除皱手术510例,观察切口感染、愈合程度、美容效果、毛发生长状况、术后肿胀持续时间长短、面颊部对称程度、皮下淤血斑持续时间长短等.结果 3例出现切口愈合痕迹明显但无瘢痕增生,4例切口周围散在脱发,1例颊面部不对称,6例切口愈合后色素脱失,1例出现眉毛不对称.结论 早期正确处置和精心护理可避免产生不良的后果,促使术后恢复迅速,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张秋霞;杨军丛;郭丽华;陈忠云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提高剖宫术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剖宫术术后护理中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归纳,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结果 提高了预防风险的能力,规范护理行为,有效提高术后护理质量.结论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胡芸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分娩易受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焦虑和恐惧等均可使产程延长,而产程延长与新生儿窒息感染等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病有关.因此加强自然分娩的产妇心理护理,调整心理状态,对缩短产程、降低围生期母婴患病率影响很大.本文将就临产时产妇的心理特征进行整体性分析,并试图探讨相应的护理疏导措施.
作者:刘芳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总结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护理,从基础护理、呼吸监测护理、消化系统护理等介绍了护理措施,并就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及其相应的治疗及护理作了讨论.认为亚低温具有肯定的保护脑细胞作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有效地采用亚低温治疗和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黄晓专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总结微创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高龄转子间骨折使用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单边外固定架微创治疗.结果 2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40周,平均16周,术后有8例出现钉道感染,4例出现髋内翻.优良率为85.7%.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固定骨折,注重三方并举的整体治疗,能提高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刘伟;黄先功;亢长江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诊治.方法 分析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中,58例经治疗后急性低血糖反应症状缓解、血糖恢复;1例昏迷>4 h,于治疗12~48 h后清醒,1例留有轻度痴呆.2例死于低血糖昏迷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监测,防止意外的发生;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认识和警惕,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留下后遗症.
作者:王永强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临床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医院56名精神科医师及本市某综合医院内科医师6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医师与内科医师焦虑分和抑郁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精神科医师焦虑分和抑郁分低于内科医师,均有显著性差异;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焦虑分值与从事该专业的工龄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精神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内科医师,从医时间越长越感到焦虑.
作者:张春林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6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抽取同期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情况和伤口愈合方面无差别,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
作者:郭开蓉 刊期: 2009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