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上皮内瘤变防治的几个问题

李涛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防治, 早期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年轻化趋势, 感染性疾病, 早期诊断, 新发病例, 恶性肿瘤, 中国, 治愈, 治疗, 预防, 随访, 普查, 妇女, 病因
摘要:宫颈癌是全球妇女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46.6万新发病例,其中中国有13万之多.早期宫颈癌的发生,特别是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这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知道其病因,认真普查和随访,早期诊断,使其可以预防,可以治疗及治愈.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充气止血带止血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

    充气止血带广泛用于四肢手术,有效的止血可以保持术野清晰,利于术者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失血量,保持患者血液循环动力学的稳定.但在手术时经常碰到由于充气止血带使用不当,造成止血效果不佳甚至失败.笔者在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一系列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美花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子痫的分娩时机选择及药物治疗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疾病,病因不明,重度妊高征可严重威胁母婴安全,是孕产妇及婴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子痫的分娩时机选择可保障母婴安全;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改善预后有效措施.现将本院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妊高征产前子痫50例综台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前子痫的综合治疗行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越英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抢救肺栓塞成功1例

    1 病例患者女,45岁,以周身多处外伤后疼痛6 h,于2008年12月16日入本院骨科.入院前6 h在乘坐汽车时,因车祸受伤,伤后有一过性昏迷,持续时间不详,醒后头晕头痛,腰部、左髋部、右肩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入院时查体:T:36.8℃,P:84次/min,R:18次/min,Bp:100/70 mm Hg.

    作者:刘志群;马丙兰;刘素云;金常光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计算机高职教材在医学院校改革初探

    教材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拓展能力为目标,编写出具有高职特点的高质量教材,并逐步实现计算机高职教材的多样化、个体化、现代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医学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需要,我校在教学方法上实行以驱动式教学为目的,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实践的教学力度,现讨论如下.

    作者:金艳;王海;张海涛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血站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血站实验室肩负着无偿献血者安全性指标检测的重任,由于标本量大,检测项目多,同一标本需进行多次分样,存在着极大的生物安全风险.通过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水平,避免实验室人员职业暴露,达到生物安全预期效果,是每个实验室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笔者根据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对血站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张国平;窦茉莉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程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程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不同程度中毒患者血清hs-CRP检测,同时设立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将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血清hs-CRP平均含量分别为(5.08±3.57)、(11.43±9.89)、(34.28±17.86)、(59.42±27.95)mg/L,异常率分别为0.00、15.00、55.88、96.97%中毒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着中毒程度的加深而大幅增加(P<0.01),治疗后,除5例患者hs-CRP结果 异常外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程度与hs-CRP含量和异常率呈正相关关系,hs-CRP的检测对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中毒程度的判断和预后的分析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思芳;王玉林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头孢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2例分析

    头孢类药物抗生素,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头孢哌酮钠与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因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广泛用于临床,但近年来,应用此药后饮酒后所致双硫仑样反应,已有报道2008年4月至2009年2月,本科共接诊应用头孢类药物饮酒出现双硫仑样反应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艳;刘英坤;杨颖馨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与特殊变形分型探讨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治疗与特殊变型分型,通过骨髓象和实验室检查各型之间的变化,结果 发现又增添了一项特殊变型的一种.把这种新的特殊变型应列为RAEB的后面.作者在本文安排排序,将要说明此项内容进行研究探讨与治疗的原则.结果 发现RA型生存期较长,而RAEB-5特殊变型及RAEB-T转化为危急性白血病,生存期较短.MDS是造血干细胞功能异常的一组克隆性疾病.如何控制好自然演变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

    作者:吴雪峰;牟子新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1例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后可以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限.43%的病例病程中出现外周关节症状.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但医患认证不足,误诊率较高.笔者曾收治1例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强直性脊柱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静平;刘英军;禹桂贤;刘学军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联合测定血清中的肌钙蛋白I/CK-MB/肌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I、T、C三亚基构成,和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钙离子对横纹肌动蛋白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 h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肌钙蛋白I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时间6~10 d.

    作者:李碧珊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浅谈吉林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办公局域网建设

    从吉林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办公楼局域网系统方案设计、施工、应用开发等方面介绍网络的建设情况.

    作者:孙春燕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专科护理新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专业新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含7个分量表)对专科护理新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新生70.3%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自我意识、学校学习及家庭环境.结论 提高护理新生的幸福感应从自我意识、学校学习及家庭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

    作者:王海廷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压力明显增加,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直接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关,在新形势下,运用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理念使每位护士的潜能在科室工作中得到大限度的发挥,是医院护理管理的关键.

    作者:田霞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透明贴在5氟尿嘧啶泵化疗中预防静脉炎的留置时间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透明贴在5氟尿嘧啶泵化疗中的留置时间,更有效地预防静脉炎.方法 对我科50例在泵化疗完成当日取下透明贴的患者与50例泵化疗完成2 d后取下透明贴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机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泵化疗当日取下透明贴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比例高,与两日后取下透明贴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泵化疗2 d后取下透明贴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

    作者:余瑶;田宏;姜婷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脑出血合并肺损伤患者的临床经过特征及对近期预后影响

    目的 观察脑出血合并肺损伤(ALI)患者的临床经过特征及对近期预后影响.方法 139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接受了各项呼吸功能检查,并按有无ALI分组,观察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指标表现.结果 139例脑出血中合并ALI患者35例(25.17%),未合并ALI者104例(对照组,74.90%).脑出血合并ALI组的CT中线移位例数、急性期死亡例数、急性期合并症数目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入院时GCS评分、NDS评分、MODS评分和出院时ADL评分却明显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 脑出血合并肺损伤患者急性期临床经过凶险和近期预后差.

    作者:王妮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血小板膜糖蛋白结构改变与肺心病FG、DD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变化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 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50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患者FG、DD水平,与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FG、DD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0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与FG、DD均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高凝状态关系密切.

    作者:邬伟明;张群英;洪国斌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5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止惊、退热,积极治疗原发病后病情即得到控制,临床分型诊断为单纯型高热惊厥者65例,复杂型高热惊厥者20例.1~5年随访50例再发12例.再发者中有2例后转为癫痫,脑电图为痫样异常放电.结论 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应以预防为主.儿科医师应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性教育,教会其如何识别惊厥,如何看温度计,如何止惊.同时使小儿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增强小儿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和发热.对有家族史的患儿一旦有发热应立即止惊,避免造成脑损害.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浅淡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防范

    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类及危害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氨溴索与硫酸镁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氨溴索与硫酸镁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行抗感染、吸氧、呼吸道雾化吸入平喘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索与硫酸镁.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明显提早,住院天数明显减少.结论 氨溴索与硫酸镁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许正香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期间的护理重点、难点,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 抢救成功58例,成功率为97%.结论 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

    作者:孙凤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