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作用

魏书红

关键词:个体量化健康教育, 随机健康教育, 分裂症, 服药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提高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作用.方法 将212例分裂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了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研究组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 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分裂症患者维持服药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明显提高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78 例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X光片均表现骨长入,无假体松动、下沉、骨折、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等并发症.功能评定按 Harris评分标准,优 51例,良17例,优良率为87.2%.结论 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操作简便,风险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孙建华;宋将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压力明显增加,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直接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关,在新形势下,运用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理念使每位护士的潜能在科室工作中得到大限度的发挥,是医院护理管理的关键.

    作者:田霞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子痫的分娩时机选择及药物治疗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疾病,病因不明,重度妊高征可严重威胁母婴安全,是孕产妇及婴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子痫的分娩时机选择可保障母婴安全;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改善预后有效措施.现将本院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妊高征产前子痫50例综台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前子痫的综合治疗行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越英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剖宫产术产妇术后护理质量的体会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提高剖宫术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剖宫术术后护理中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归纳,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结果 提高了预防风险的能力,规范护理行为,有效提高术后护理质量.结论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胡芸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促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综合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我国目前致成精神残疾严重的疾病,已引起政府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全国人大正在讨论中,<精神卫生法>即将出台.本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多元化治疗方法,它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

    作者:李运松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心理护理

    目的 提高对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置能力.方法 总结2006~2008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化疗患者病例.总结患者心理障碍沟通方法 的技巧.结果 有效提高了准确及时的判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程度或类型能够使患者顺利的完成化疗.心理障碍的患者经耐心鼓励和医护人员的帮助能够继续完成化疗.结论 对于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负担的患者,若能及时进行正确的热情的思想工作会使患者放弃治疗,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作者:郭丽华;陈忠云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急性间质性肾炎21例的临床与病理

    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以肾间质炎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呈不同程度退行性变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肾间质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和肾血管多正常或轻度病变.为了提高对AIN的诊治水平,现对本院近年来肾活检确诊的21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改变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拜尔娜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18例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近年来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8例,所有患者早期均行局部清创、碘酊烧灼、生理盐水冲洗后,给予氟康唑1 ml作结膜下注射;同时口服伊曲康唑0.2 g,1次/d,并辅助给予贝复舒眼液,口服多种维生素治疗,疗程14~42 d.结果 本组18例中治愈17例,占94.4%;好转1例,总有效率达100%.1例出现一过性刺激症状,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性较高的眼病,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保护眼球、抢救视力的关键,早期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绝大多数轻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可治愈.

    作者:孟蕾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浅淡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防范

    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类及危害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精神科护士专科培训途径及探讨

    本院是1975年成立的一所精神专科医院,设置住院床位460张,全院护士178名,疗区115人,其中聘用护士63人.疗区护士集中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其中25岁左右的护士71人,而这其中聘用护士占54%,聘用护士流动性大,护龄较短,尤以工作半年至两年内的护士居多.

    作者:冯景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CD44v6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CD44v6在直肠癌及直肠系膜内的表达,从分子水平证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科学性.方法 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47例于直肠癌组织、直肠系膜(距肿瘤下缘2 cm)、直肠系膜远端切缘(距肿瘤下缘5 cm)取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标本进行CD44v6检测.结果 直肠癌组织中CD44v6高度表达,正常直肠系膜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0/20)与直肠系膜(距肿瘤下缘2 cm)的CD44v6的阳性表达率(1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直肠系膜远端切缘(4/47)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直肠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淋巴转移(有vs无: 88.5% vs 61.9%,P<0.05)和临床分期(Dukes C-D vs A-B: 88.5% vs 61.9%,P<0.05)有关.结论 对直肠癌组织进行CD44v6蛋白的检测,有助于评估直肠系膜局部病变程度;肿瘤远端直肠系膜切除长度至少比肿瘤平面多5 cm.

    作者:战学雷;瞿鹏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93例产前B超提示羊水过少(包括羊水偏少和绝对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n=51例)和阴道分娩组(n=42例),观察羊水粪染程度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两组羊水粪染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羊水偏少者羊水粪染程度和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提示绝对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可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对于羊水偏少在严密监护下可适当行阴道试产.

    作者:吴碧;陈俏妍;黄娇英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临床医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医院56名精神科医师及本市某综合医院内科医师6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医师与内科医师焦虑分和抑郁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精神科医师焦虑分和抑郁分低于内科医师,均有显著性差异;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焦虑分值与从事该专业的工龄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精神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内科医师,从医时间越长越感到焦虑.

    作者:张春林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乙肝病毒携带者丙泊酚用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丙泊酚用药量的影响.方法 对3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和38例无肝胆疾病的静脉全麻手术患者,静脉推注芬太尼0.002 mg/kg后继以4 mg/(kg*min)的速度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直至睫毛反射消失.记录丙泊酚用量.结果 丙泊酚用量乙肝病毒携带者组为(1.54±0.16)mg/kg,无肝胆疾病者组为(1.63±0.19)mg/kg,t=2.21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丙泊酚诱导剂量减少.

    作者:黄如雷;黄裕彬;李冬鲁;沈文锦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诱发癫痫1例

    喹诺酮类药物由于抗菌谱广、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使用方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常见.本病例中患者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突发癫痫,经药师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好转出院.

    作者:陈俊龙;关颖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乳晕边缘小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佳切口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间采用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148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通过手术切除了乳房纤维腺瘤,对手术切口的选择均表示满意.结论 乳晕小切口乳房肿块切除术不仅能切除纤维腺瘤,而且无明显瘢痕.

    作者:张涌;周先贵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诊治.方法 分析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中,58例经治疗后急性低血糖反应症状缓解、血糖恢复;1例昏迷>4 h,于治疗12~48 h后清醒,1例留有轻度痴呆.2例死于低血糖昏迷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监测,防止意外的发生;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认识和警惕,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留下后遗症.

    作者:王永强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患者年龄分布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患者年龄分布的关系.方法 根据患者发现无痛性乳房肿块时的年龄将乳腺癌手术患者分成4组,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其临床病理表现在各年龄段的差异.结果 乳腺癌于中老年组多见,而青年组发病率相对较低,随着发现无痛性乳房肿块时年龄的增长,与手术间时间的延长,临床病理的恶性度增加,大多浸润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浸润转移程度等均与乳腺癌患者发现无痛性乳房肿块时的年龄密切相关.

    作者:李本楠;李莹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解读

    自从1984年Doughterty首次报道一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以来,DHF已经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文娟;张彦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十二指肠淋巴管扩张误诊为十二指肠炎1例报道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是一种罕见病,由Waldmanin[1]于1961年首次报道.该病以小肠淋巴管回流受阻,肠淋巴管和/或乳糜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漏出为特征,终导致该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即低蛋白血症、低γ-球蛋白血症、非对称性水肿、浆膜腔积液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

    作者:康文全;付剑云;吴炎;赵雅敏;吴盛洲;吴雪飞;李浩文 刊期: 2009年第2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