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楠;李莹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 及效果.方法 对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非手术、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等不同治疗方法 的效果,初步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结果 腰椎间隙感染治疗中,三种方法 均达到消除症状,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状态的治疗效果.但非手术需治疗时效较长,药费大,症状缓解缓慢;开放手术与介入手段均可迅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与非手术治疗相比各观察指标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与介入治疗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手术可迅速缓解椎间盘炎症状,有效降低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较非手术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费用,介入的方法 是微创手术,具有更大优越性.
作者:李靖宇;韩成龙;宋继醇;梁健;赖坤锷;吴绍康 刊期: 2009年第28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于2007年10月14日就诊.于2001年1月自觉胃痛,经胃镜及病理检查为胃腺癌,并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以顺铂行化疗,病情一度稳定.2周前按计划开始第2次化疗,治疗用药仍为顺铂.但仅用1次即引起患者强烈呕吐,初吐黏液,后无物吐出,只是干呕,应用胃复安等止吐剂亦不能缓解.2周来粒米未进,一只以静脉滴注葡萄糖及各种离子和营养剂维持,故求中医治疗.查:形体极度消瘦,神倦卧床,恶闻食臭,面白无华,舌淡无苔,脉沉弦细数.中医辨证为胃阴不足,胃气上逆.治疗以滋养胃阴,理气降逆为法.
作者:孙皓中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精神分裂症是我国目前致成精神残疾严重的疾病,已引起政府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全国人大正在讨论中,<精神卫生法>即将出台.本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多元化治疗方法,它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
作者:李运松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是一种罕见病,由Waldmanin[1]于1961年首次报道.该病以小肠淋巴管回流受阻,肠淋巴管和/或乳糜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漏出为特征,终导致该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即低蛋白血症、低γ-球蛋白血症、非对称性水肿、浆膜腔积液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
作者:康文全;付剑云;吴炎;赵雅敏;吴盛洲;吴雪飞;李浩文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以肾间质炎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呈不同程度退行性变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肾间质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和肾血管多正常或轻度病变.为了提高对AIN的诊治水平,现对本院近年来肾活检确诊的21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改变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拜尔娜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拇指旋转性撕脱伤再植术后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 笔者对2000年至2008年17例拇指旋转性撕脱伤的患者进行护理及观察.结果 在上述17例患者中,12例成活,5例坏死,成活率70%.结论 在拇指旋转性撕脱伤中,血管吻合质量固然极其重要,术后的护理工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即使血管吻合质量欠佳,通过有效和积极的术后处理,往往也会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玉玲;陈玉霞;邓瑞;李晓敏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诊治.方法 分析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中,58例经治疗后急性低血糖反应症状缓解、血糖恢复;1例昏迷>4 h,于治疗12~48 h后清醒,1例留有轻度痴呆.2例死于低血糖昏迷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监测,防止意外的发生;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认识和警惕,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留下后遗症.
作者:王永强 刊期: 2009年第28期
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I、T、C三亚基构成,和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钙离子对横纹肌动蛋白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 h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肌钙蛋白I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时间6~10 d.
作者:李碧珊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通过对管辖区域内确诊的415例高血压患者施行社区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率、知晓率、控制率,从而更好的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和死亡率.方法 对2008年社区内415例高血压患者施行建档、随访、健康教育、指导饮食,运动及行为干扰,规范合理用药等综合措施,观察随访率、知晓率、控制率的变化.结果 通过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干预前后比较,高血压随访率、知晓率、控制率的48.4%、62.2%、50.1%上升为97.9%、94.9%、84.5%.结论 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定期随访干预,开展据悉继续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高血压防治工作有效的手段和高血压病防治的佳途径.
作者:刘岚 刊期: 2009年第28期
中国加入WTO,它使我国融入了全球经济轨道,但我们也应看到国有企业面临国际竞争,作为医疗卫生部门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特别是医院更应该看到存在的竞争和危机.优胜劣汰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医疗补偿机制还不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该如何把握市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求生存,求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进行成本核算,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加强医院品牌建设,建立新型医院管理机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冲破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以崭新而睿智的姿态从容应对挑战.
作者:倪虹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治疗与特殊变型分型,通过骨髓象和实验室检查各型之间的变化,结果 发现又增添了一项特殊变型的一种.把这种新的特殊变型应列为RAEB的后面.作者在本文安排排序,将要说明此项内容进行研究探讨与治疗的原则.结果 发现RA型生存期较长,而RAEB-5特殊变型及RAEB-T转化为危急性白血病,生存期较短.MDS是造血干细胞功能异常的一组克隆性疾病.如何控制好自然演变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
作者:吴雪峰;牟子新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提高铅中毒儿童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铅中毒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铅中毒儿童中年龄小的10个月,大9岁.经过常规综合对症治疗,驱铅药物应用,好转32例,转院1例,失防3例.结论 铅可引起神经、血液、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等多系统功能损害,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行为有不利的影响.
作者:李淑君;冯自威;唐义丽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喹诺酮类药物由于抗菌谱广、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使用方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常见.本病例中患者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突发癫痫,经药师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好转出院.
作者:陈俊龙;关颖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6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抽取同期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情况和伤口愈合方面无差别,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
作者:郭开蓉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小儿脑瘫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采用运动疗法和肢体功能训练.结果 本组40例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的治疗根本的是预防:产前应积极进行产科干预,生后及时实施正确的复苏方法 ,提高复苏质量是预防HIE的关键环节.同时应加强孕前和孕期保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异常,以减少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是减少脑瘫患病率的重要途径.早产儿胆红素增长速度快,肝脏及血脑屏障发育更不成熟,干预方案应有别于足月儿.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应予以预防性治疗.
作者:丛惠芹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荧光PCR定量检测外周血中β-葡萄醛酶mRNA探讨临床意义.方法 荧光PCR定量检测外周血中β-葡萄醛酶mRNA.结果 30例肝胆结石患者外周血中β-GmRNA1.46E3~1.47E6 Copies/L;Ⅰ(高分化肝癌)1.37E3~2.76E6 Copies/L;Ⅱ~Ⅲ(中分化肝癌)9.38E3~1.98E7Copies/L;Ⅳ(低分化肝癌)9.76E7~9.86E8 Copies/L.结论 内源性β-G与肝胆管结石形成有关、β-GmRNA检测可成为肝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张泽芬;张翠萍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提高正确处置术后并发症的能力,提高术前术后的精神护理和技术护理的方法 ,减轻或避免发生不可逆性并发症.方法 通过总结三年来的全面部除皱手术510例,观察切口感染、愈合程度、美容效果、毛发生长状况、术后肿胀持续时间长短、面颊部对称程度、皮下淤血斑持续时间长短等.结果 3例出现切口愈合痕迹明显但无瘢痕增生,4例切口周围散在脱发,1例颊面部不对称,6例切口愈合后色素脱失,1例出现眉毛不对称.结论 早期正确处置和精心护理可避免产生不良的后果,促使术后恢复迅速,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张秋霞;杨军丛;郭丽华;陈忠云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阿昔洛韦缓释胶囊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小鼠的影响,并探讨药效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模型,分为使用普通阿昔洛韦片给药组和阿昔洛韦缓释胶囊给药组,并以模型组和空白组作为对照.观察各组小鼠角膜形态学、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阿昔洛韦可以改善小鼠角膜病理情况改变;阿昔洛韦缓释片组红细胞C3b受体活性表达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可以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可提高红细胞C3b受体活性阳性率的表达,其中阿昔洛韦缓释胶囊的效果更佳.
作者:周家齐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恢复期的精神病住院患者常有度日如年之感,当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情绪稳定,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患者期盼出院与家人团聚,渴求重返社会,重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患者自认低人一等,担心家人、亲朋好友及社会歧视等;如何解决患者这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是康复期患者早日全面康复的关键.了解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韩维荣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丙泊酚用药量的影响.方法 对3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和38例无肝胆疾病的静脉全麻手术患者,静脉推注芬太尼0.002 mg/kg后继以4 mg/(kg*min)的速度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直至睫毛反射消失.记录丙泊酚用量.结果 丙泊酚用量乙肝病毒携带者组为(1.54±0.16)mg/kg,无肝胆疾病者组为(1.63±0.19)mg/kg,t=2.21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丙泊酚诱导剂量减少.
作者:黄如雷;黄裕彬;李冬鲁;沈文锦 刊期: 2009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