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州市红古区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满乐彤;冯晓燕;王俊玲;祁招弟;缪玲文;张连红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微量元素, 检测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兰州市红古区学龄前儿童体内微量元素水平,为学龄前儿童的合理饮食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兰州市妇幼保健所体检的0~7岁学龄前儿童1 000例,应用SK-Ⅱ型微量元素分析仪进行血液中钙、锌、铁、铜微量元素检测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钙、铁、锌和铜缺乏的情况,且除元素铜外各年龄段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性别之间的差异除元素钙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红古区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缺乏和过高情况不容乐观,必须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量紧急输血程序在临床上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大量紧急输血程序(MTP)在大量输血患者的应用有效性和必要性.方法 分别介绍了5例大量输血患者,有2例发生了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减少.详细介绍了正确使用MTP的过程和关键点.结果 通过应用MTP,各种血液相关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取得显著疗效.结论 在大量输血患者使用MTP方案,不仅能避免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而且能节约血液资源,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王长奇;王康;陈燕萍;朱芳;卢常青;沙洪;余国保;朱金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注射用大川芎中药材的质量研究

    目的 对注射用大川芎中所用原药材进行了质量研究.建立了川芎药材和天麻药材的TLC鉴别方法,并对样品进行了鉴别.方法 建立了川芎药材中阿魏酸及天麻药材中天麻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方法学进行了考察.结果 在所确立的色谱条件下,阿魏酸在0.0316 ~ 0.5056 μg范围内,峰面积和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 = 1.25 %,平均回收率为97.80 %(n = 9,RSD = 1.47 %);天麻素在0.502 ~ 10.04 μg范围内,峰面积和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 = 1.21 %,平均回收率为98.00 %(n = 9,RSD = 1.39 %).结论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

    作者:张艳波;赵勇;关洪雨;王蕾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MMP-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MMP-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66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MMP-3表达,分析MMP-3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MMP-3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 .癌组织MMP-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肝转移及肿瘤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无关(P>0.05).结论 MMP-3表达同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联.

    作者:周文鹏;樊青霞;范魁生;王瑞林;吴金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引起静脉输液失败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静脉穿刺是护士的一门基本功,也是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是我们护士的责任.笔者通过从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在门诊输液的1 000例静脉穿刺一次不成功的患者进行分析,找出引起穿刺失败的原因,对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大有帮助,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蕴琼;曾秀英;胡惠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无晶体眼青光眼19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无晶体眼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19例(22只眼) 无晶体眼青光眼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4~70岁,平均46岁,进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眼压、前房、眼内反应及滤过泡情况,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结果 患者术前平均眼压32.6 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平均眼压17.3 mm Hg,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前用药2~4种,术后用药0~2种.随访期间眼压均<21 mm Hg,无需药物治疗而眼压正常者16只眼,用药后眼压保持正常者6只眼.术后无前房出血、前房消失、眼部炎性反应、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有2例微穿. 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无晶体眼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卢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6例行手术、放疗和化疗,5例行手术加免疫治疗.结果 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为4例,随访3~5年,3年生存者为4例,5年生存者为0例.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采用免疫治疗辅助手术效果更好.

    作者:张英华;盛才华;范本初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解毒烧伤膏辅治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致残致死率高.我科近年来采用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外用解毒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文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婴儿肠源性紫绀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婴儿肠源性紫绀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 29例婴儿服叶菜类蔬菜煎汁30~150 ml/人,快40 min,慢4 h起病,全部病例均有皮肤黏膜、指(趾)甲紫绀,抽静脉血振荡后呈紫黑色(巧克力棕色),确诊后洗胃,美蓝[1 mg/(kg·次)]快速静滴,辅以维生素C[100 mg/(kg·次)]静滴.结果 2 h内皮肤黏膜逐渐转红润,6 h内全部症状消失,1~2 d后实验室检查异常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小婴儿食叶菜类蔬菜煎汁可致肠源性紫绀,经洗胃,小剂量美蓝,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很快痊愈.

    作者:王珣;刘晓燕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分娩注意事项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在所有妊娠中的发生率为1%~3%.PPROM的主要危害是早产,脐带脱垂,宫内感染及胎儿窘迫等.因此,根据孕周、破膜时间、胎儿情况等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以及处理好分娩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减少各种因素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损害,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孟秀丽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腹部闭合性肝损伤的非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肝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8 例肝损伤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5 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 例中转开腹手术后痊愈,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发生. 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在严密监测的情况下部分肝损伤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作者:熊进文;黄海球;刘忠民;章桂喜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肠瘘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肠瘘的症状观察与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总结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科行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肠瘘的观察与护理 .结果 通过积极治疗有效引流,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10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除了做好常规护理外,仔细的临床观察以防多器官功能衰竭,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尤其是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朱加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恶性间皮瘤中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

    目的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起源于间皮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与恶性间皮瘤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密切的联系,有些将可能成为其化疗的新靶点.

    作者:田报春;李舍予;陈林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AMI超急性期病理性Q波形成一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司机.因突发剑突下稍偏左处疼痛1 h余入院.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呈持续性闷痛,不向其他处放射,伴大汗,气促,无明显胸痛及胸闷,无吐、泻,无晕厥.既往:平素体健,否认类似持续剑下疼痛史及胸闷、胸痛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史.个人史:嗜烟(20支/d×30年),嗜酒(3两/d×30年,约1年前戒酒).家族史:父母均健在,父亲有高血压病史数年,否认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入院查体:P:70 次/min,BP:130/94 mm Hg,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湿冷,唇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界不大,HR:70次/min,偶闻早搏(1次/min),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剑下稍左方轻压痛,肝脾未触及,无叩痛,双下肢不肿.

    作者:杨汉杰;郭俊;尹志超;戴玲;陈鹏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筛查巨泌乳素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筛查巨泌乳素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62例高泌乳素症患者血清经聚乙二醇沉淀前、后的泌乳素值,根据其回收率区分巨泌乳素及单体泌乳素,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2例高泌乳素血清中,检出巨泌乳素31例,检出率为19.1%.单体泌乳素经聚乙二醇处理前后的泌乳素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巨泌乳素经聚乙二醇沉淀前后检测的泌乳素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巨泌乳素可引起高泌乳素,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筛查巨泌乳素,可以提高临床对高泌乳素血症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霞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改进脐静脉插管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简便、安全、科学地脐静脉插管方法,提高急救时脐静脉插管速度及安全系数.方法 对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出生的早产儿(胎龄在29~36+6周,体质量在900~2 800 g)及新生儿窒息患儿246例,Apgar 1~10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23例,观察组用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进行脐静脉插管,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脐静脉插管.结果 观察组脐静脉插管时间平均(13.5±4.56)s,一次成功率100%,插管过程中脐带出血0例,对照组脐静脉插管时间平均(35.6±8.75)s,一次成功率78.56%,插管过程中脐带出血>10 ml 68例,5~9 ml者55例,两组插管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高且观察组插管过程不出血.结论 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行脐静脉插管速度快,成功率高,避免插管过程中脐带出血问题,为成功抢救新生儿窒息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何真;葛月萍;王淑靖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可引起出血、疼痛、肾周血肿、动-静脉瘘、感染等并发症.本文通过对75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舒适度,减少了并发症,因此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作者:孙丽红;刘志勇;张晓丽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下颈椎前路手术内固定技术的进展

    1952年Leroy Abbott首先开展颈椎前路手术以来,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颈椎前路融合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为了解决下颈椎不稳定、满足脊髓减压后的修复重建,都涉及颈椎内固定技术.而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专家都认识到:下颈椎前路手术,为获得良好的颈椎稳定性,要求有良好的椎间内固定技术.

    作者:景成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中医治疗眼底血症的探讨

    眼底出血是眼科的常见病症,它不是独立性疾病,而多与全身疾病有关,临床上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糖尿病所致眼底出血多,其次是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及撞击伤等所致.我们自2001年3月至今采用辩证论治的中医疗法治疗眼底血症129例159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彧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医院应用电子处方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分析

    目的 探讨减少电子处方调剂差错的方法,以便患者能安全、有效地用药.方法 总结分析应用电子处方后门诊药房出现调剂差错的类型、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与结论合理的人力资源安排、规范可行的调剂操作规程,有效的药品管理制度、严格的考核制度,能有效地预防调剂差错的发生.

    作者:曾淑琴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腮腺恶性肿瘤12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2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行放疗.结果 本组12例中,存活3年者8例,5年者3例,存活10年者1例.结论 在治疗腮腺恶性肿瘤时,首次术式选择合理,术后放疗是减少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颈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化差的晚期癌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粟伟;廖劲松;张政;程锴;肖小炜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