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135例的胃镜诊治分析

贾继珍;赵淑芳

关键词:老年,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临床诊治
摘要:目的 探讨胃镜对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 将135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进行胃镜诊治比较分析.结果 胃镜诊断表明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有:胃十二指肠溃疡51例(36.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3例(22.5%),恶性肿瘤16例(12.2%),Dieulafoy病15例(11.29%),药物性胃肠黏膜损伤20例(13.6%)等;镜下止血A组活动性出血76例,止血成功73例,成功率为96.3%;B组活动性出血28例,止血成功26例,成功率为92.85%;A组止血成功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效果显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金乌骨通胶囊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病例共5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金乌骨通胶囊,2次/d,3 d为1个疗程,对照组24例,口服扶他林片剂,3 d为1个疗程.结果 2个疗程后统计效果,治疗组疗效达86.67%,经与对照组比较,证实金乌骨通胶囊对于急性腰扭伤有很好的疗效,且费用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罗蔚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疤痕子宫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 对124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阴道试产分娩成功40例,阴道试产成功率86.96%.未发现子宫破裂,产时出血量(281.0±36.2)ml,产程时间为(9.87±1.67)h,新生儿Apgar评分(9.3±0.3);同期自然分娩40例分别为(290.3±31.2)ml、(9.54±1.21)h、(9.2±0.4),两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削宫产组78例.结论 临床操作具备相应的条件和掌握好适应证,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在一定条件下实施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黄金萍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或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两侧的坐骨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症,是骨科常见的病症之一,也是诊治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疾病.

    作者:颜炳龙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丹参醇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参醇提取物对氢溴酸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获得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氢溴酸东莨菪碱复制小鼠记忆障碍模型,运用通道式水迷宫测试丹参醇提物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水迷宫实验后立即处死小鼠,并测小鼠全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丹参醇提物剂量组和脑复康组的游出时间及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均较模型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醇提物对氢溴酸东蓖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飞;杨小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护理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网络中起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作用,对全院护理质量时实施控制是护理部的重要职能.

    作者:张桂姿;贾春迎;禚元清;吴玉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初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末明,累及多脏器、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或突出表现时,易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rnbo-cytopenic purpu-m,ITP).

    作者:张琰;夏玉彬;丁现超;李新刚;孟君霞;杨卫东;刘秀文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肩手综合征常见于中枢性卜运动神经瘫痪的患者,如卒中脑外伤等.特别是在卒中患者中更为常见,发生率在20%左右,多发生在1~3个月期间.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针刺治疗该病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苟成钢;宋晓蕾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3种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且发生率近年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笔者对144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3种保守治疗方法,并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窦海燕;潘秀兰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发病时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23例临床分析

    收集2003年以来铁岭市中心医院前来就诊的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或憋闷患者,其中发病时心电图止常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患者2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认识,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闫明;孟蕊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经尿道输尿管囊壁部分切除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囊壁部分切除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IVU及膀胱镜检查确诊,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囊壁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 11例患者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6~24个月,9例肾积水消失,2例肾积水明显改善,未见复发.结论 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输尿管囊肿的确切手段;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壁部分切除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美才;陈志勇;蒋立桂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中药合理用药问题的探讨

    中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确切的疗效,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药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因此,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宋涛;孙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表现性评价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质性评价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纸笔测试的缺憾.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可分为前期准备、具体执行和后期处理三个阶段,具体探讨每个阶段的操作方法,提出在高校学业评价中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操作策略.

    作者:张海涛;宋清焕;刘岚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早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观察

    目的 观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的康复疗效.方法 对30例脑卒中患者予以运动疗法PT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OT治疗,并与只进行PT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 OT组的运动功能、ADL能力评分均高于PT组,在同一运动功能状态下作业疗法组的ADL能力高于运动疗法组,两组的ADL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OT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琳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药理学开放性实验课改革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已开展多年,取得良好成效[1].导师制即导师(青年教师为主)对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模式,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袁冬平;龙军;吕高虹;许惠琴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保妇康栓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收集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0例)应用保妇康栓联合已烯雌酚局部治疗,对照组(70例)单纯应用保妇康栓局部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明显,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孟旭东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观察护理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4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护理经过.结果 42例患者中,40例经一次消融获得成功,2例复发后再次行射频消融获得成功.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护,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

    作者:吕佳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婴儿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报告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多见于南美和南非,我国近几年来有增多趋势.本病以婴幼儿为主,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在存活者中半数有轻重不等的肾功能损害,部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张永新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无痛人流术与传统人流术的对比观察

    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术中扩张子宫颈和刮吸子宫内膜时可使患者感到极度疼痛和不适.为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本院计划生育手术室应用异丙酚加芬太尼开展镇痛人流,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冷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重组Canstatin蛋白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Canstatin与细胞毒药物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治疗结肠癌的效果,以期探索结肠癌治疗新途径.方法 结肠癌SW-480细胞(1×107/只)注射到30只裸鼠皮下,建立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当肿瘤长至2~3P>0mm时,随机分6组.给药途径均为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期间,定期用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皮下移植瘤大小.疗程结束时,取下瘤体,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药物毒性反应,CD3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①各试验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FU+Canstatin组低、高浓度联合治疗组抑瘤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其瘤重抑制率分别为74.76%和82.04%.②免疫组化:5-FU+Canstatin组低浓度组(22.6±3.6)和5-FU+Canstatin组高浓度组(15.0±2.8)治疗小鼠肿瘤组织内MVD显著低于对照组(36.4±5.6)和5-FU治疗组(31.2±4.0)(P<0.05),而5-FU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不良反应:各实验组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结论 重组人Canstatin蛋白能有效抑制人结肠癌生长,无明显毒副作用,为结肠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有力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艳;王力;焦东晓;王淑芬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诱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AAH)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AAH患者的病因、临床资料、治疗和转归.结果 常见病因常见病因有感染和药物史;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高热及贫血;外周血象呈三系细胞减少;骨髓象以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为主,主要表现为二系或三系增生减低.经积极治疗,造血功能均在短期内恢复.结论 AAH虽起病急,病情凶险,但经积极治疗多能痊愈.

    作者:孙鸿霞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