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妇康栓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孟旭东

关键词:保妇康栓, 雌激素, 老年性阴道炎, 联合用药,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收集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0例)应用保妇康栓联合已烯雌酚局部治疗,对照组(70例)单纯应用保妇康栓局部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明显,适合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蛇咬伤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3例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14~58岁,平均38岁,就诊时间5 h内的8例,5~40 h内的31例,40 h以上的4例.

    作者:邓庆秋;谭洪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敏定偶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敏定偶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的疗效,与甲基睾丸素作对照.方法 药流排出完整孕囊腹部B超检查确定为蜕膜残留者,分为两组:甲组用敏定偶口服7 d.乙组服甲基睾丸素7 d,两组患者均于停药后复查腹部B超了解宫内组织残留情况及阴道出血量.结果 敏定偶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与服甲基睾丸素在治疗后阴道出血量、治疗后血止时间方面疗效相当.结论 敏定偶治疗药流后出血有效率可达96.6%,略高于甲基睾丸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卫爱民;陈良玉;哈宝书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70~140 d妊娠的应用

    终止70~140 d妊娠在临床上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华夏医院用双份药流药,即米非司酮300μg(12粒).米索前列醇600~1200μg(3粒~6粒),终止70~140 d妊娠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纪秀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论剖宫产指征有关问题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我国的许多城市的剖宫产率迅速升高,究其原因,在剖宫产应用中,存在一定的指征应用不当或无明确指征的问题,因而,探讨刮宫产指征,强调剖宫产的合理性,避免剖宫产指征扩大有利于控制手术率,现就几个主要指征及相关问题分述如下.

    作者:卢桂春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诱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AAH)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AAH患者的病因、临床资料、治疗和转归.结果 常见病因常见病因有感染和药物史;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高热及贫血;外周血象呈三系细胞减少;骨髓象以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为主,主要表现为二系或三系增生减低.经积极治疗,造血功能均在短期内恢复.结论 AAH虽起病急,病情凶险,但经积极治疗多能痊愈.

    作者:孙鸿霞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表现性评价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质性评价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纸笔测试的缺憾.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可分为前期准备、具体执行和后期处理三个阶段,具体探讨每个阶段的操作方法,提出在高校学业评价中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操作策略.

    作者:张海涛;宋清焕;刘岚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浅析医院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以照片、底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作为载体的历史记录.

    作者:任广伟;陈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是近年来开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微创新技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小、痛苦轻、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广大妇科患者所接受.

    作者:袁丽杰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门诊患者就诊流程适宜性探索

    目的 探索改善医院门诊就诊流程.方法 通过增设候诊序号打印设备、计箅机排队呼叫系统、特色科室候诊收费专厅来优化门诊就诊流程.结果 优化后的流程将大大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医院的门诊量,改善医院的经营状况,增加医院的效益.结论 优化后的流程科学合理,适宜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邹岩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观察护理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4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护理经过.结果 42例患者中,40例经一次消融获得成功,2例复发后再次行射频消融获得成功.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护,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

    作者:吕佳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女性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研究

    目的 探讨女性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特点.方法 对2877例医院工作人员健康查体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女性医务人员中,41.0%的人员患有不同类型的疾病,略高于男性患病率(36.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②女性医务人员高脂血症为31.9%(212/665),低于男性(65.9%,274/416);③脂肪肝患病率女性(32.6%,181/556),亦低于男性(45.9%,151/329);④女性相关疾病中,乳腺疾病和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分别为4.8%和3.4%;而宫颈糜烂为20.2%;⑤女性医务人员高血糖为11.0%(77/702),高血压为4.6%(56/1229).结论 女性医务人员中妇科与乳腺疾病是健康体检的重点,代谢性疾病也应加以关注.

    作者:刘艳霞;朱殿春;代万林;杨义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肺栓塞的诊断及其与常见误诊疾病的鉴别简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的栓子包括血栓、脂肪、羊水、空气等.该病的发病率高,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病,且死亡率也高,仪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位居第3位.

    作者:郝彬;郝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妊娠病灶切除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应用三孔法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妊娠病灶切除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根据疾病和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对387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娴熟的病灶切除手术配合,以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迅速准确的传递器械,术毕仪器、器械规范专人消毒保养等来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结果 387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顺利通过三孔法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后效果好,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三孔法腹腔镜下切除输卵管妊娠病灶较常规4孔法具有减少腹壁穿孔创伤小、节省器械费用、减少瘢痕、手术时间缩短、手术费降低、术后患者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新红;孙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发病率为6.8%[1],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此外,窒息、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等均是新生儿硬肿症可能导致的发病因素,严重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青;许平;宋宝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脑血管造影

    目的 探讨快速旋转造影在脑血管中应用.方法 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对疑有脑血管病变的61例患者首先进行常规正、侧位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41例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经过快速旋转血管造影检查的41例患者(颅内动脉瘤33例,颅内动静脉畸形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病变血管的位置清晰可见,其中36例(87.9%)病变血管的供血和分支动脉能避开造影剂重叠.5例(12.1%)显示效果不好(颅内动脉瘤3例,颅内动静脉畸形2例,).结论 旋转DSA能够显示头颈部大多数病变血管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是对常规DSA的重要补充,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作者:吴金镛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婴儿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报告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多见于南美和南非,我国近几年来有增多趋势.本病以婴幼儿为主,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在存活者中半数有轻重不等的肾功能损害,部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张永新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无痛人流术与传统人流术的对比观察

    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术中扩张子宫颈和刮吸子宫内膜时可使患者感到极度疼痛和不适.为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本院计划生育手术室应用异丙酚加芬太尼开展镇痛人流,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冷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中药合理用药问题的探讨

    中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确切的疗效,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药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因此,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宋涛;孙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急门诊青年护士压力源的分析与对策

    急门诊是进行诊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在医院占有重要地位.青年护士是护理队伍的主要力量,她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护理事业的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急门诊护理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压力.

    作者:孙族华;姜亚波;邹淑丰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颅底骨折合并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治

    目的 探讨颅底骨折合并意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统计近6年来30例颅底骨折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死亡14例,存活16例.结论 强调颅底骨折合并意识障碍的诊断必须及时准确,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脑疝等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功斌;曹德文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