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医院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任广伟;陈丽

关键词:医院, 声像档案, 国家和社会, 社会组织, 历史记录, 国家机构, 保存价值, 录音带, 录像带, 照片, 载体, 影片, 活动, 个人, 底片, 材料
摘要: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以照片、底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作为载体的历史记录.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急症之一,它发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导致死亡.现将张家港市乐余镇人民医院从2003-2007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2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倪云中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肺栓塞的诊断及其与常见误诊疾病的鉴别简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的栓子包括血栓、脂肪、羊水、空气等.该病的发病率高,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病,且死亡率也高,仪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位居第3位.

    作者:郝彬;郝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樟脑酚加碘仿棉捻治疗急性期牙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牙周脓肿是牙周袋壁或深部牙周组织中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局部切开引流,辅以全身用药,待炎症控制后再行系统治疗[1].

    作者:张秀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脑内小脓肿的低场MR诊断

    目的 分析脑内小脓肿(脓肿病灶直径在0.5~1.5 cm)在0.25 TMR条件下平扫及增强扫描的MRI信号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信息.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脑内小脓肿患者的MR资料.结果 低场MR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脑内小脓肿的MRI信号特点:①发病部位以顶叶多见,且多位于皮层或皮层下;②增强后病灶多数呈小环状强化(77%),少数呈结节状强化(23%).结论 低场MR平扫及增强扫描为脑内小脓肿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徐焱;李晶晶;陈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脑血管造影

    目的 探讨快速旋转造影在脑血管中应用.方法 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对疑有脑血管病变的61例患者首先进行常规正、侧位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41例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经过快速旋转血管造影检查的41例患者(颅内动脉瘤33例,颅内动静脉畸形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病变血管的位置清晰可见,其中36例(87.9%)病变血管的供血和分支动脉能避开造影剂重叠.5例(12.1%)显示效果不好(颅内动脉瘤3例,颅内动静脉畸形2例,).结论 旋转DSA能够显示头颈部大多数病变血管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是对常规DSA的重要补充,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作者:吴金镛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性治疗的护理

    急性胰腺炎(AP)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和外溢后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并发症等特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延吉市医院消化内科收治急性胰腺炎25例,均采取内科综合性治疗,安全度过了急性期,无一例死亡,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金於今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中的临床运用.方法 对519例骨科患者进行显微外科诊治.结果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断指(肢)、骨缺损、复合组织缺损、血管神经离断缺损修复等519例进行临床处理.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0.3%;断肢再植成活率为81.4%;拇、手指冉造成活率为97.9%;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4.7%;带血管蒂骨移植成功率为97%.结论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使骨科复杂创伤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金廷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护理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网络中起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作用,对全院护理质量时实施控制是护理部的重要职能.

    作者:张桂姿;贾春迎;禚元清;吴玉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3种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且发生率近年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笔者对144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3种保守治疗方法,并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窦海燕;潘秀兰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糖皮质激素气雾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单用糖皮质激素气雾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旨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选择季节性变应性鼻炎224例,随机分两组各112例,实验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鼻喷雾剂于每晨各喷两侧鼻腔一次;对照组应用氯雷他定+肾上腺皮质激素气雾剂喷鼻一次.连续应用15~20 d左右.结果 根据症状及体征记分法评定疗效,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75%,有效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后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16.0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9%,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单纯鼻腔局部应用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可以有效的控制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联合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艳;刘新义;李大健;薛令军;刘宸箐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现代护生临床综合技能的培养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结合临床工作对护士高标准、严要求.我院护理部对2007-2008年的56名实习护十进行临床操作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增加了如人文素养、沟通技巧、情商、安全防护等几种综合技能的培养.通过以上几种能力的培训,发现来实习的护生很快就能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与指导老师相处融洽,对待患者热情细心,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广大病员的一致好评.

    作者:徐美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高压静电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判定

    目的 观察高压静电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和甲钻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5月期间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在相同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使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组43例,使用川芎嚓注射液联合甲钻胺注射液治疗同时,予高压静电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高压静电联合川芎嗪和甲钴胺治疗组DPN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压静电联合川芎嗪和甲钴胺能够更有效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孙亚东;魏胜非;马彦;林永丽;韩艳;关红;杨乐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药理学开放性实验课改革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已开展多年,取得良好成效[1].导师制即导师(青年教师为主)对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模式,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袁冬平;龙军;吕高虹;许惠琴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中药合理用药问题的探讨

    中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确切的疗效,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药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因此,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宋涛;孙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疤痕子宫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 对124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阴道试产分娩成功40例,阴道试产成功率86.96%.未发现子宫破裂,产时出血量(281.0±36.2)ml,产程时间为(9.87±1.67)h,新生儿Apgar评分(9.3±0.3);同期自然分娩40例分别为(290.3±31.2)ml、(9.54±1.21)h、(9.2±0.4),两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削宫产组78例.结论 临床操作具备相应的条件和掌握好适应证,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在一定条件下实施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黄金萍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沟通是化解护患矛盾的关键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的健康定义内涵的深化,护理工作已不再是仅限于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而是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而这些创造性劳动主要是通过护患沟通来完成.

    作者:王爱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宫角妊娠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停经3个月,检查发现宫角妊娠1个月于2008年5月4日入院,该患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2月3日,于1个月前到市妇婴医院孕检时行超声检查考虑宫角妊娠,曾到多家医院就医,均未确诊,今来本院再次行超声检查提示右侧宫角妊娠可能性大,且近2~3 d该患者偶有少量阴道流血,无腹痛,病程中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无心悸气短、乏力及消瘦,无肛门坠胀感及腹胀,睡眠饮食良好,大小便正常,既往健康,否认肝炎肺结核病史,无输血史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刘冠兰;苏丽娟;尤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酪蛋白磷酸肽的药理作用

    酪蛋白磷酸肽具有促进钙、铁、锌的吸收、利用,增强精卵的结合等作用.近年来埘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它在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肿瘤细胞凋亡方面有潜在的药理作用,通过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将为其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尤丽菊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

    目的 探讨药物痛点处局部封闭配合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在局部封闭后配合超短波、红外线治疗.结果 显效19例,占63.33%,有效9例,占30.0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结论 药物局部封闭配合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见效快,远期效果好,且不易复发.

    作者:李磐石;康治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手术护理记录单使用与相关法律性问题防范

    目的 为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利益.方法 对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使用中潜在的相关法律性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无相关法律性问题发生.结论 正确运用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记录单质量.

    作者:张胜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