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明
目的 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13例经手术切除和腹壁肿块活检病例诊断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3例腹壁肿块均位于皮下脂肪层深部或肌层组织内,形态为梭形和椭圆形,边缘呈毛刺样或伪足样,内为不均质低回声,经期出现蜂窝状结构,大多后方伴有衰减(8/13),肿块周围组织增厚,呈高回声晕圈;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有散在的点状和条状血流信号,动脉频谱呈低速高阻改变.结论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声像有特征性改变和动态变化,结合手术史,不难作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武心萍;丁文波;杭桂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下汽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 分析20例汽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失败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失败病例中,有11例手术中结石移位至肾盂无法碎石;4例因输尿管行走迂曲或输尿管及输尿管开口狭窄置镜失败;2例因输尿管局部出血导致视野不清而终止手术;3例因输尿管穿孔改为开放手术. 结论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可靠,结石移位、输尿管走行迂曲或狭窄、术中视野不清、输尿管穿孔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合理选择病例;术中操作仔细、谨慎,保持适当的灌注速度和压力,保持视野清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中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更加得到重视.老年人口干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自2001年至2006年采用竹叶石膏汤治疗老年性口干症4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士强;张英丽;李少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容貌美对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面部皮损不同程度地损害着人的容貌美,对患者心理有着显著影响.调查研究了592例面部皮肤病患者的心理反应情况,显示出该部位皮损在人体健美和人们心理上的极其重要性,以便引起同仁对这一特殊部位皮损的特别重视.
作者:张新青;肖青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喉癌患者术后常常行气管切开,痰液阻塞是气管切开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如何有效防止呼吸道痰液阻塞就成为喉癌术后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中的重要环节.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喉癌患者46例,术后均行气管切开术,经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无1例发生痰液阻塞,现总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弗氏完全佐剂(CFA)是一种常用免疫佐剂,其提高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已被公认,而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鲜有报道.作者测定了一些注射佐剂后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指标,同时测定体液免疫指标对CFA剂量作一监测,报告如下.
作者:张成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学教育的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和客观依据医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有针对地将心理学有关基本知识渗透到所授课程的教学中去,通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名医学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这门本领如何练就?笔者愿就此谈谈如下粗浅体会,与同行们商榷交流: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医院护理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同时也使护士身心疲惫与焦虑,从而影响和干扰正常工作,因此分析和讨论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根据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的风险因素有:
作者:刘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6年11月1日至15日,征兵工作如期进行,为从源头上控制精神和心理不健康的青年进入部队,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启动应征青年在体检环节中进行心理检测这一新程序.工作中,征兵心理检测组坚持心理检测标准,所征集新兵的精神和心理素质均达到规定的水平.笔者参与了此次心理检测工作,结合心理检测资料,对心理检测结果作进一步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老年人急性肠梗阻发病率明显上升.近10年间其梗阻的病因亦发生明显变化.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手术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肠梗阻130例,就其梗阻的病因特点及相关问题予以分析.
作者:宋强;张凤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有关高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已有很多专业课题论过,对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血脂的参考值的基本概念亦有过讨论.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除年龄与遗传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外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脂.
作者:杜月娟;郑国贤;潘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的意识的提高,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及医院发展.
作者:崔忠俊;庞爱华;黄丽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害,占颅脑外伤的1%,颅内血肿的10%,好发于老年人,症状出现较晚,临床表现不典型,外伤轻微或病人遗忘外伤史,甚至无外伤史,早期诊断困难,易忽视病人病情而延误治疗时机.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要达到早期诊治,与护理工作认真细致的观察是密不可分的.现收集诊治的硬膜下血肿43例临床观察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毕琼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分娩时产后失血过多,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组织灌注少,缺血缺氧,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现将345例产后失血引起的76例失血性休克发生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李景丽;刘竹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以额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为主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 以及死亡原因.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以额颞叶脑挫裂伤、急性硬膜下血肿为主的住院患者,血肿量在20 ml左右,除外伴有其他部位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病例,根据治疗方法 分组,并对其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组死亡28例,锥颅组死亡10例,保守组死亡13例.结论 额颞叶急性硬膜下血肿较其他部位脑内血肿更具危险性,血肿量20 ml左右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刘颖;黄家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自由基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正常产物,它不仅参与许多正常的生理功能,还参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机体损伤的分子病理基础.早期的研究已经证实,TH可影响组织器官的氧化和抗氧化状态.本文将阐述自由基与甲减肾脏损伤的关系.
作者:刘涛;房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化疗加放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方法 30例Ⅱ+Ⅲ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P方案(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顺铂30 mg/m2,第1~3天)化疗2~4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化疗完成后行常规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70 GY,6~7周完成.结果 全组CR 6例,PR 17例,SD 0例,PD 7例,CR率20.0%,总有效率76.7%.毒副反应方面,化疗中以造血系统及胃肠道毒性明显,放射治疗中以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明显,但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结论 化疗结合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朱瑞霞;孙荣霞;钱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小波变换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信号处理技术.它能够同时提供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信息,可将信号分频处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器虽然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其电流噪声也影响其检测限和精密度.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利用小波变换处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信号的应用现状,表明该方法 是提高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检测限、优化图谱的方法 之一.同时也对其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中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预测.
作者:王刚;王俊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并于术后进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病理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共31例,占77.5%;慢性排斥反应5例,占12.5%;其他(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堵塞等)4例,占10%; 无超急性排斥反应和加速性排斥反应患者.移植肾组织活检的病理报告与穿刺前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在80%以上.结论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诊断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难以根据临床化验资料作出准确判断肾脏损害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家林;朱劲刚;龙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外科换药,是外科工作的重要部分,约占基层医院外科门诊工作量的1/3~1/2,因此,对外科门诊换药的研究,对保护病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现将2000年以来,外科门诊换药15 000余人次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石宏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