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06年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

杨志伟;李光明

关键词:抗感染药, 使用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2006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我院药学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抗感染药物使用数量、金额进行统计.按金额、DDDs进行排序、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使用比例从10月份后有所下降,使用金额大的品种依次是左氧氟沙星针、头孢哌酮-舒巴坦针、头孢曲松针,用药频率高的是左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阿莫西林胶囊.结论 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整体趋稳,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是我院抗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个别使用频率高的品种占用金额上升,说明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仍有待规范.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

    尿道下裂是一种因前尿道发育不全而致尿道外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阴茎畸形.小儿男性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妊娠期如用求偶素与孕激素可增加尿道下裂的发病率,约3‰[1].临床表现为尿道外口异位,阴茎弯曲畸形,不能站立排尿或伴有痛性勃起及成年后不能够生育.故须采用手术治疗,要求在1岁后至学龄前期完成.目的能使阴茎伸直,尿道口移至正常位置,修复尿道.由于尿道修复需做皮瓣,属Ⅱ类切口,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尿瘘的发生率为17%~35%[2],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为4%~5%,故术后高质量的护理有利于患儿伤口愈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我科于1995~2007年共收治尿道下裂患儿32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除有6例发生尿瘘,余均痊愈出院,手术成功率较高,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郝红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9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救治的护理

    目的 探究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本院近3年有机磷农药中毒的96例患者护理过程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要及时清除毒物,防止继续吸收,及早使用阿托品.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口服中毒彻底洗胃,皮肤中毒反复清洗体表、更衣,及时应用阿托品,护理与病情观察,及时调整阿托品用量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刘红;金彩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排尿功能的护理探讨

    宫颈癌根治术是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增加经济负担.它与手术直接损伤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血管以及盆底支撑组织有关[1].

    作者:陆宏;王瑞娟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RP-HPLC法测定复方黄柏软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黄柏软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乙睛-0.5‰磷酸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69 nm下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20.00~200.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 该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黄柏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言武;刘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农村热水供应点整治浅析

    灌上一壶热水只需掏出一毛钱!在我区的乡镇农村,这种新兴的服务行业越来越常见.由于其价格低、便民,又确实迎合了农村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受到了农村消费者的欢迎.

    作者:张珊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流脑疫苗脑膜1例脑电图改变

    目的 注射流脑疫苗所致变态反应性脑炎,脑电图显示重度异常脑电图,在各导联均可见弥漫性中高幅慢波.方法 全部导联显示重度节律失调,睁闭眼反射α抑制欠完全.结果 临床诊断为变态反应脑炎,给予地塞米松7.5 mg,静脉滴注.结论 注射流脑疫苗所致变态反应性脑炎,脑电图呈弥漫性改变,需与脑肿瘤、颅内炎症等病鉴别.

    作者:杨大为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术后镇痛对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效果

    硬膜外麻醉患者自控镇痛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我院将其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不仅消除或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而且消除或减少了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减轻了痉挛的程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芬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研究进展

    凋亡是细胞的主动死亡过程,此过程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和调控.在细胞的正常发育过程中,约有半数细胞通过凋亡途径被清除.由于细胞凋亡在胚胎发育、新旧细胞更替、免疫反应终止、肿瘤发生和自发抑制,以及许多免疫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阐明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调控机制将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展示光明的前景.本文就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研究及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月桥;王丽;武建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静脉输注5%碳酸氢钠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在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时发生过敏反应,因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引起过敏反应较少见,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亢珺;刘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中风患者治疗管道的护理

    在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及时建立有效治疗通道,并对这些管道进行有效护理,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1输液管道的护理

    作者:李爱丰;焦海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1例左冠状动脉分支肺动脉瘘超声所见

    目的 探讨心底短轴切片面主动脉内可见左冠状动脉窦外侧壁指向左下方以蓝色为主花色血流束.方法 主动脉、肺动脉隔无缺损,超声诊断:主动脉内异常血流.结果 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左冠状动脉分支肺动脉瘘.结论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时要在除外冠状窦瘤破裂,动脉导管未闭.

    作者:杨大为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尿道灌注治疗衣原体和脲原体性尿道炎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和地塞米松尿道灌注治疗沙眼衣原体(CT)和(或)解脲脲原体(UU)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 筛选出120例不并发淋病、附睾炎及前列腺炎,有尿道炎症状,尿道分泌物萤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查CT和(或)UU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服药组,口服罗红霉素;灌注组,用1%罗红霉素和0.5%地塞米松作尿道灌注.10 d为1个疗程.结果 经过1~2个疗程治疗,服药组治愈34例,好转8例,无效18例;灌注组治愈49例,好转6例,无效5例.结论 尿道灌注治疗明显优于口服药物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胡德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右肱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岁.右上臂疼痛不适1周,患者于1周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臂疼痛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为右肱骨肿瘤.患者无畏寒发热等症状,休息后右上臂疼痛减轻,精神良好,睡眠佳,二便正常.

    作者:郭飞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通络颗粒对家兔血淤模型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络颗粒的活血化淤作用.方法 高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造成家兔血淤模型,观察通络颗粒对血淤模型家兔血黏度、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通络颗粒明显降低血淤家兔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体外血栓形成.结论 通络颗粒具有明显活血化淤作用.

    作者:张诚光;罗霄山;陈玉兴;范宋玲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盐酸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25例疗效观察

    盐酸苯那普利(洛丁新)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我们从2003年3月至2003年9月采用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5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香妹;张永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肺癌贫血的治疗进展

    肺癌每年新发病例接近120万,是癌症死亡的首位原因,近半世纪以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2006年美国约有174 000例新发病例,有162 000例死于肺癌[1].

    作者:杜忠海;崔涛;孙长岗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HPLC法测定复方石韦颗粒中苦参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色谱住:Hanbon Lichrospher (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三氟醋酸(5:95);检测波长:205nm;结果苦参碱在0.2~1.0 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2%,RSD为1.24%.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吕亚玲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胃肠减压在预防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吻合口瘘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留置胃肠减压时间与吻合口瘘发生、治愈间的关系,同时找出较合适的胃肠减压时间,以降低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已经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方法 以1997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1986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7~10 d,重点观察胃肠减压液色、性质、液量,查胃液常规、pH值,了解胃-食管返流情况.对照组遵医嘱术后持续胃肠减压24~36 h.结果 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47%,明显低于对照组3.85%,两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吻合口瘘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0.5%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 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适当延长胃肠减压时间,可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能提高已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作者:代好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中血液分析仪的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启用后,在工作中获得的实效.方法 通过建立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标本运输系统、分析系统和分析后处理输出系统,实现血液细胞模块的全自动化.结果 操作流程明显简化,标本的检测周期缩短,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人力成本降低.结论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能建立良好管理体系,提供优质检验结果.

    作者:张东梅;徐韫健;廖伟娇;肖洪广;刘忠民;张丽梅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胰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CT表现,探讨胰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胰腺癌的CT影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2例胰腺癌主要表现为胰腺区的不同大小的肿块,其中胰头癌22例,胰体癌7例,胰尾癌3例.结论 熟悉胰腺癌的CT影像特征有利于提高对胰腺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徐希春;薛丽宏;李莉;徐伟善;孙海成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