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婴儿母乳喂养的因素及对策

吴佩雁;陈燕珊;杨美如;郭实贤

关键词:社区,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调查汕头市社区婴儿母乳喂养的现状.方法 在汕头市金平、龙湖、濠江、潮阳、潮南5个社区中,每社区抽取200名10个月至2岁婴儿母亲,共1000名进行问卷调查,她们的年龄分布为19~43岁.结果 调查显示,93.25%母亲认为母乳喂养好,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62.4%,婴儿4个月内开始添加辅食的占37.6%,并且随着月龄增加,添加辅食率及数量逐步增加.结论 母乳喂养好的知晓率较高,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相对较低,其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母乳喂养.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中血液分析仪的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启用后,在工作中获得的实效.方法 通过建立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标本运输系统、分析系统和分析后处理输出系统,实现血液细胞模块的全自动化.结果 操作流程明显简化,标本的检测周期缩短,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人力成本降低.结论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能建立良好管理体系,提供优质检验结果.

    作者:张东梅;徐韫健;廖伟娇;肖洪广;刘忠民;张丽梅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昆明市中小学生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昆明市中小学生群体中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率,探讨其与错合畸形间的关系,我们于2006年对702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霜;徐明;者丽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全部患者都有腰痛和一侧下肢疼痛及麻木.结果 获得随访32例,随访长30个月,短5个月,平均14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为87.5%.结论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手术优良率高、后期并发症少、不损害脊柱稳定性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和可靠方法之一.

    作者:张文彬;陶其权;刘承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不同水平的C反应蛋白CRP应用不同剂量的洛伐他汀的观察

    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在ACS高危人群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强化降脂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和病死率[1].

    作者:杨大为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肝细胞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与胰岛素抵抗

    肝脏在人体的葡萄糖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从胰岛素与其受体(InsR)结合开始,肝脏糖代谢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传导通路,起到稳定血糖的生理作用.对这一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阐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思路.基于此原因,本文综述了肝细胞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传导机制及其意义.

    作者:孙庆磊;高宏凯;张新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酒灸法进行褥疮护理的体会

    目的 探索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采用酒灸法进行褥疮护理.方法 采用中药浸泡药酒对褥疮进行酒灸.结果 褥疮淤血红润期10例,炎性浸润期5例,坏死溃疡期4例.经采用酒灸法配合其他常规措施护理后,短5 d,长43 d全部愈合.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博大精深,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将传统的酒灸用酒改为中药酒,具有了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促进愈合的作用,操作简单,便于在临床褥疮护理方面实施.

    作者:李瑞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丹参、黄芪联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对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尿蛋白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黄芪联用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尿蛋白的疗效.方法 将13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丹参黄芪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和尿蛋白消失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尿蛋白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丹参黄芪联用是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肾综合征出血热尿蛋白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春艳;董艳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提高护士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护士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护理科研水平.方法 对全院护理人员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提高护士科研能力有效的途径依次为举办科研培训班、专家指导帮助、医护合作项目、争取领导支持、提高护士学历和参加学术交流.结论 开展护理科研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加快护士科研能力的提高.

    作者:于翠香;梁云霞;杨朝霞;沈峥;蔡素玲;邓娟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1例左冠状动脉分支肺动脉瘘超声所见

    目的 探讨心底短轴切片面主动脉内可见左冠状动脉窦外侧壁指向左下方以蓝色为主花色血流束.方法 主动脉、肺动脉隔无缺损,超声诊断:主动脉内异常血流.结果 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左冠状动脉分支肺动脉瘘.结论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时要在除外冠状窦瘤破裂,动脉导管未闭.

    作者:杨大为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髌骨软化症病因和治疗研究进展

    髌骨软化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致髌股关节压力改变是外因,自身免疫反应、软骨营养障碍是髌骨软化症发生的内因.治疗尚无特效方法,无论是手术还是非手术均有多种手段,临床上大多依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曾心一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疾病的研究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120例以喘息为主要表现的婴幼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氨茶碱平喘;治疗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利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悬液及万托林平喘.观察所有患儿症状、体征在72 h之内的改善情况以及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72 h时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用药方案.

    作者:曹远保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干细胞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利用干细胞实现心肌和血管的再生已成为心血管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干细胞种类不同,在心血管疾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价值,很多学者对不同种类的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做了不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就各种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岚刚;刘成珪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人神经营养素-3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克隆人神经营养素-3成熟蛋白(hNT-3)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为研究hNT-3的生物学作用提供材料.方法 以人胎脑c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hNT-3基因,并将其克隆在pGEM-T载体上,将经过序列分析确定的hNT-3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6p-1-NT-3,用SDS-PAGE法测定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果 经序列测定分析,所克隆DNA片断与文献发表序列(GenBank,MW002527)同源性为99.7%,并获得了高效表达hNT-3蛋白的重组菌株.结论 体外成功扩增hNT-3基因,并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

    作者:阳燕;崔羽;王晓燕;李景鹏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RP-HPLC法测定复方黄柏软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黄柏软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乙睛-0.5‰磷酸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69 nm下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20.00~200.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 该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黄柏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言武;刘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深静脉穿刺的临床运用及护理

    深静脉穿刺是传统的测量中心静脉压和快速补液的重要手段.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经深静脉进行的治疗日益增多,给深静脉穿刺的选择和日常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王正巧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30例针罐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体会

    笔者采用针罐结合治疗抑郁症3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2-R),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6岁,平均(42±8)岁;病程2个月至6年.

    作者:张民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

    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6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29例胫腓骨骨折病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19~68岁,平均39.5岁.车祸18例,摔伤6例,击打伤3例,压轧伤2例.

    作者:任立堂;李凤权;遇恒新;张义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静脉输注5%碳酸氢钠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在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时发生过敏反应,因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引起过敏反应较少见,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亢珺;刘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我院2006年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06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我院药学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抗感染药物使用数量、金额进行统计.按金额、DDDs进行排序、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使用比例从10月份后有所下降,使用金额大的品种依次是左氧氟沙星针、头孢哌酮-舒巴坦针、头孢曲松针,用药频率高的是左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阿莫西林胶囊.结论 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整体趋稳,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是我院抗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个别使用频率高的品种占用金额上升,说明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仍有待规范.

    作者:杨志伟;李光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电烧伤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电烧伤成功治疗的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对1990~2002年电烧伤112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防止休克的发生,创面处理,防治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败血症等),以及特殊部位电烧伤等治疗,观察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101例治疗效果理想,全部治愈,3例死亡,9例截肢.结论 有效的液体复苏,防止休克的发生,正确合理的创面治疗以及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颖;卫广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