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足的护理要点

何红梅;尹贺新;李文利

关键词:糖尿病足, 预防和护理, 足部感染, 血管病变, 下肢远端, 神经异常, 就诊患者, 治愈率, 好转率, 发生率, 组织, 致残, 溃疡, 截肢, 程度
摘要: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的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占就诊患者的0.9%~1.7%,加强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好转率及治愈率.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速超分割放疗配合甲氨蝶呤增敏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均等加速放疗配合甲氨蝶呤增敏治疗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8例确诊为食管鳞癌患者的随访资料.放疗方案:先设前后野照射DT40~44 Gy,后改为等中心照射缩野躲开脊髓加量24~28 Gy,具体分割方法 为:周一至周五上午,常规分割剂量(2 Gy)1次/d;周一、三、五下午,与上午放疗间隔>6 h,分割剂量1.5 Gy.化疗方案:每周2次静脉推注甲氨蝶呤50 mg,共3周.结果 1、3、5年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80.8%、54.9%、39.6%和71%、42.6%、30.7%.结论 不均等加速放疗配合甲氨蝶呤增敏治疗食管鳞癌的治疗方法 是可行的.

    作者:陈利军;武莉萍;黄海航;张巍巍;张如楠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病历书写常见错误评析

    目的 为了帮助临床医师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方法 笔者将任总检医师工作多年来对终末病案中所发现的病历书写常见错误及容易忽略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发现临床医师书写的住院病历中,问题颇多.结论 临床医师要充分认识到书写病历的过程是培养和提高诊治疾病的正确思维方法 的过程,也是临床医师的职责和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必须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书写病历、检查病历、分析病历,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医院管理人员了解医院工作状态、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华晨;李惠芝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门诊患者退药原因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们安全用药知识及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院门诊患者退药呈不断上升趋势.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第27条明确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我院为了防止医患纠纷,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提高社会效益和提升医院形象,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在确保用药安全基础上,制定了退药申请制度,明确了退药程序:首先由原接诊医生填写退药申请表,注明退药原因,由门诊部主任审查签字,在履行退药申请审核程序基础上,满足患者的退药需求.为加强退药管理,尽量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随机抽取门诊退药申请单200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汤坚;凌芳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干预手段在诊断与治疗中的探讨

    目的 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干预手段在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宫颈专科门诊行机会性筛查患者4 319例,行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对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或环状电圈切除术(LEEP),对病理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种干预手段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价值及相互关系.结果 TCT结果 异常者共287例.其中ASCUC 171例,LSIL 86例,HSIL 27例,可疑癌3例.TCT结果 异常者全部行阴道镜检查并活检,在ASCUS和LSIL患者中发现存在一定比例的高度病变.结论 TCT+阴道镜+LEEP术是目前诊治宫颈疾病较完善的阶梯式诊治手段.

    作者:伍萍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对4 320例出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院内感染率.结果 本组共26例存在院内感染,其中120例使用超声雾化器有1例发生感染,28例心包穿刺留置管有1例发生感染,30例中心静脉置管有1例发生感染,20例患者使用了呼吸机,2例出现感染加重,其余21例为呼吸道感染.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对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积极采取相关对策,对降低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发钰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误诊分析

    老年人AMI临床表现及发病过程多不典型,是由于老年机体重要器官自然衰退明显,免疫功能低下,心外并发症多,缺乏典型胸痛症状,临床上稍有疏忽,便造成AMI误诊.本文总结我院近10年来对70岁以上老年人AMI 20例误诊分析.

    作者:张红云;梅亦民;周刚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市场经济中科室管理难点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医院原有的服务性质、利益结构和分配关系被打破,医院为了适应市场、实行院科两级核算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科室从单纯技术管理向技术经营型管理过渡,但是,新的服务体系、合理的利益结构与分配关系尚未发展成熟,改革措施不配套,制度欠完善,质控不得力,甚至某些舆论导向偏差,使得职工从心理上、行为上给科室管理工作增添难度.

    作者:陈光虎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与护理

    过敏性紫癜也称为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或许兰-亨诺紫癜,属于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可能与血管的自体免疫损伤有关.临床特点除紫癜外,多见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炎、腹痛及肾炎等症状.常由感染、药物损伤、食物过敏等因素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损害小血管,发生广泛的毛细血管炎,甚至坏死性小动脉炎,造成血管壁通渗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及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

    作者:洪宏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

    目的 研究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对26例Ⅰ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2~24个月,评价椎间融合率,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植骨块均完全融合,融合率100%,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疗效显著.

    作者:武士科;张建平;王向荣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原因及防治临床分析

    目的 避免或减少剖宫产切口撕裂.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产妇,从子宫切口撕裂与先露下降程度、胎方位、宫口扩张程度、子宫切口位置、扩大子宫切口方式、胎儿大小及胎位、剖宫产前产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胎头深固时子宫切口撕裂率明显高于高浮及衔接(P<0.01);胎方位以枕后拉撕裂率高,宫口扩张8~10 cm子宫切口撕裂率高.切口距膀胱腹膜反折>3cm切口撕裂率显著增高.子宫切口撕裂与胎儿体重有关,术前产程越长,子宫切口越容易撕裂.结论 子宫切口撕裂与胎先露高低、胎方位、宫口扩张程度、子宫切口位置、扩大子宫切口方式、胎儿大小、剖宫产前产程有关.

    作者:陆琼;林克萍;孙何萍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如何促使基层质控组织在院感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管理的全过程,医院感染控制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目前各级医院存在的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多年来各级医院始终难管的问题.我们通过加强对科室院感管理工作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使医院和科室感染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对全面提升医疗工作质量和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把促进科室管理的理念加以运用,收到了些许成效,总结出来供同行参考.

    作者:侯建华;刘婷婷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对产程、消除宫颈水肿、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于宫口开大2~3 cm时,研究组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mg,对照组静脉推注地西泮10 mg,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 用药至宫口开全的时间,间苯三酚组平均为(3.2±0.1)h,地西泮组平均为(4.3±0.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两组宫颈水肿消失率,间苯三酚组为92.3%,地西泮组为89.7%,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 h较用药前平均宫口开大,间苯三酚组明显优于地西泮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间苯三酚的解痉作用可消除宫颈消肿,促进宫口扩张,加促产程进展,效果优于地西泮,且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陈诗华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42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奎硫平或利培酮进行8周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药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相仿.结论 奎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阳性症状均有肯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常国胜;李杰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原因及治疗体会

    本组66例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患者,男36例,女30例;年龄8~72岁,平均38岁;术后切口感染时间短3 d,长90d,平均15 d;阑尾炎病理类型:坏疽性阑尾炎38例,化脓性阑尾炎25例,单纯性阑尾炎3例;在一级甲等医院手术11例,在无等级医院及医务所手术55例.将切口感染分为3种类型,即脂肪液化8例,化脓感染47例,窦道或瘘管形成11例.上述患者在本院治疗时间短8 d,长36 d,全部治愈,治愈率100%.

    作者:侯峻峰;蒲成林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HPLC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01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含0.015 mol/L高氯酸(pH3.0)∶甲醇=9∶1;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33 nm,以峰面积计算.结果 线性范围:25~375 μg/ml,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0.8)%,RSD=0.8%,n=15.结论 本法简便、快捷,结果 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敏薇;任斌;黄碧莹;刘怡;陈坚平;吴爱琴;边瑞芬;陈孝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血站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监控

    安全的血液质量,贯穿于采供血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血站供应室的质量监控,是质量控制工作的关键环节.笔者现将本站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监控措施及过程阐述如下.

    作者:赵秀萍;王云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6例的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96例频繁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暴秀颖;包成月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妇女经行前后或经行期间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痛引腰骶,伴恶心呕吐,腰酸及其他不适,甚至可至昏厥,称为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见青春期女性,多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就出现周期性腹痛,内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因腹痛等症随月经周期反复出现,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医在此病的治疗上方法多样,疗效显著,近年来报道颇多,又有一些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雷;唐春荣;李大剑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0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 058例门诊和住院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阴道炎多305例(28.83%);慢性宫颈炎211例(19.94%);功能性子宫出血123例(11.63%);宫内节育器105例(9.92%);宫内膜炎(宫腔积脓)103例(9.74%);恶性肿瘤96例(9.07%);子宫肌瘤68例(6.23%);附件炎47例(4.44%).结论 随着年龄增大,绝经时间越长其宫内膜癌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妇科普查、B超、宫颈刮片、诊刮及宫腔镜等检查可及时尽早作出诊断,达到治疗目的 .

    作者:桂定清;张保宁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幼儿园3~6岁儿童贫血调查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解延吉市3~6岁在园儿童贫血患病率,推动幼儿营养卫生保健工作.方法 对2007年延吉市北山街10所个体幼儿园1 225名3~6岁在园儿童血红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1 225名儿童贫血患病率为7.84%,其中轻度贫血占7.67%,中度贫血占0.16%,男女儿童贫血患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春梅;许玉善 刊期: 2007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