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金荣;李勇;潘绵顺;许向东
血脂代谢异常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1].诸多流行病学研究聚焦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2-3].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即以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作为联合终点,对国人的血脂异常进行重新界定[4].主动脉作为联系心脏与全身脏器及四肢的主体管道,也必然受到血脂异常的影响而发生病变.作为主动脉疾病的重要单元,腹主动脉瘤(AAA)与血脂的相关性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卫任;郭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大蒜素胶囊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大蒜素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大蒜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胶囊口服,每次40 mg(2粒),3次/d,共6个月.另外,入选冠心病不合并OSAHS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0)和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 对照组和大蒜素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与冠心病不合并OSAHS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的FMD和血清NO水平显著降低[(11.2±2.9)%比(7.9±1.5)%,P=0.011]和[(86.3±11.0) μmol/L比(71.1±10.6) μmol/L,P=0.007],血浆ET-1水平显著升高[(89.9±11.6) ng/L比(112.3±17.2) ng/L,P=0.025].用药6个月时,大蒜素组的FMD和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2.1±3.1)%比(9.1±1.6)%,P=0.020; (105.2±17.0) μmol/L比(82.4±11.1) μmol/L,P=0.001],血浆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7.1±9.7) ng/L比(97.8±11.0)ng/L,P=0.001].大蒜素组随访1年时严重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3%比15.8%,P=0.016).结论 大蒜素可改善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的内皮功能,为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聂晓敏;苏利霄;周雅婧;李希平;尚明宇;魏永祥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 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夏枯草提取物对肺癌细胞A549蛋白质组的影响,从蛋白质组学水平探讨夏枯草抗肺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提取A549细胞和经过300μg/ml夏枯草提取物处理的A549细胞总蛋白,并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分离,经银染后扫描得到蛋白质组图谱,用Image Master2D 6.0软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筛选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作为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并用Western印迹方法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经夏枯草提取物处理后,A549细胞中1,4,5-三磷酸肌醇受体相互作用样前体蛋白、热休克同源蛋白70、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相关受体蛋白、1型原肌球蛋白2(β)、细胞周期蛋白B3、MED12L蛋白和微丝交联蛋白亚型2表达量增加(与对照组蛋白比值为:2.051 93、1 000 001、2.203 08、5.042 01、15.178 00、1 000001、1 000 001),而烯醇酶1、M2型丙酮酸激酶、热休克蛋白27、Rho家族GDP分离抑制剂1、热休克蛋白β1、TapasinERP57异源二聚体A链、无机焦磷酸酶、线粒体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2(假定的)表达量降低(与对照组蛋白比值为:0.485 18、0.491 53、0.465 43、0.454 71、0.499 34、0.450 36、0.494 62、0.437 33).结论 夏枯草提取物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地发挥抗肺腺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a2+平衡、维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有关.
作者:王攀;李招云;付伦;朱杰;吴晓宇;王佐君;张黎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病历摘要患者女,1 1岁5个月.因阴蒂肥大2年于2014年3月收入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患者为第3胎第1产,母亲孕期产检无异常,足月难产转为剖腹产,生后无窒息,出生体重3.2 kg,身长55 cm,正常女婴外阴,阴蒂不大,肤色不黑,有双眼内斜视.自幼身高较同龄儿高.2岁半,外院诊断“远视、弱视”.3岁行双眼内斜视矫正术,术后视力改善.4岁双手指甲出现匙状甲样改变,后发展至双足趾甲.7岁上小学,成绩中等偏上,体育成绩好.8岁出现双侧眉毛脱落,后又自行恢复生长且较浓密.
作者:刘巍;伍学焱;李玉秀;李文慧;陈适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胰腺癌患者、胰腺良性肿瘤患者、慢性胰腺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人群血清蛋白表达的差异,寻找胰腺癌潜在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方法 利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离并鉴定2009年5月至201 1年4月40例胰腺癌患者、10例良性肿瘤患者、1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外周血清蛋白质.选取已鉴定出的胰腺癌差异表达蛋白中未见报道的新蛋白或差异性较显著的1~2种蛋白,利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从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进行验证.结果 初步筛选并鉴定出12个在胰腺癌组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包括补体C3(C3)、血色素结合蛋白、人胎球蛋白(AHSG)、载脂蛋白H、转铁蛋白、结合珠蛋白、载脂蛋白E、转甲状腺素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P成分、玻连蛋白、凝血素.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3、AHSG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而Western印迹结果同样显示胰腺癌组中C3、AHSG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胰腺癌组C3、AHSG灰度比分别为0.21 ±0.01、0.78±0.03,正常胰腺组C3、AHSG灰度比分别为0.11±0.01、0.26±0.02;免疫组化结果表明C3、AHSG主要表达部位为胞质,C3、AHSG在胰腺癌组织当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82.5%,而在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32.5%、25%.结论 补体C3和AHSG在胰腺癌中的高表达具有普遍性,可能是潜在的胰腺癌血清标志物.
作者:陈炯;武文;陈龙江;马小磊;赵跃;周杭城;杨仁保;胡立威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慢性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病程至少6个月.我国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为7.30% ~20.39%,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患病率比为1∶1.77 ~1∶4.59.与慢性便秘有关的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FC)、功能性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慢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采用饮食干预、通便剂和促动力剂等治疗手段.近年来逐渐有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异常参与了慢性便秘的发病,因此通过微生态制剂干预肠道菌群来治疗慢性便秘逐渐受到人们关注.
作者:李铭;李延青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 联合检测7个DNA损伤修复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甲基化改变.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胃癌手术标本70例,酚-氯仿法提取DNA后,经亚硫酸氢盐处理,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检测标本中MLH1,CHFR,MGMT,FANCF,Rassf1A,BRCA1和GSTpi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况.结果 7个DNA损伤修复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如下:MLH1 22.9%(16/70),CHFR 47.1% (33/70),MGMT 34.3% (24/70),FANCF 11.4%(8/70),RASSF1A 7.1%(5/70),BRCA1 1.4% (1/70),GSTpi 0% (0/70).临床资料分析显示CHFR的甲基化与患者年龄、胃癌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相关.基因间相关性分析显示CHFR的甲基化分别与MLH1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相关.结论 MLH1,CHFR和MGMT基因在胃癌组织中频繁甲基化,而FANCF、RASSF1A、BRCA1和GSTpi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低,MLH1,CHFR和MGMT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上述3个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对胃癌的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郭贺;闫文姬;杨云生;郭明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 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对急性创伤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50年1月至2014年2月)、Cochrane图书馆的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CENTRAL,2014年第4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年1月至2014年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1月至2014年2月)、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4年2月);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扩大检索.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PRP对急性创伤的疗效.结果 共纳入13篇英文文献,纳入急性创伤患者982例.系统评价及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RP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均数差(MD)=-1.45,95%CI:-2.07~-0.83;P<0.01],创面愈合障碍事件发生率低[相对危险度(RR)=0.11,95% CI:0.01~0.83;P <0.05],输血量减少,患者疼痛水平降低(MD=-1.26,95% CI:-1.71~-0.82;P<0.01).结论 PRP能够缩短急性创伤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创面愈合障碍事件发生及输血量,减轻患者疼痛,对减少伤口感染也有一定疗效.
作者:王利;谷振阳;高春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失眠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睡眠医学中常见的两种疾病[1-2],与高血压、脑卒中、心血管死亡及病死率相关[3-4].研究显示40%~67.4%的OSA患者有失眠症状[5],但对于失眠症患者中共病OSA的研究甚少.1973年,Guilleminault等[6]首次报道了失眠症共病OSA的病例.但是,在过去的40余年,相对于OSA相关的日间嗜睡而言,失眠症相关的OSA却极少受到关注.现就失眠症与OSA的共病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哲;唐向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支气管扩张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抗胆碱类药物和吸入皮质类固醇,急性加重期口服激素治疗.然而这些方法中没有一种能够改善过度充气所致的肺气肿的力学机制.对部分终末期的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外科肺减容术(LVR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支气管镜LVRS为重度肺气肿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1].2012年11月以来,我们完成了3例经支气管镜LVRS,但仅1例成功,总结如下.
作者:高平;陈正贤;陈兢兢;王苏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龄大鼠术后海马神经元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老龄SD大鼠96只,月龄18 ~20个月,体重450 ~ 5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Ⅰ组)、手术组(Ⅱ组)、生理盐水+手术组(Ⅲ组)、SGB+手术组(Ⅳ组).SGB组注射0.25%布比卡因0.15 ml行右侧SGB,给药结束后15 min,Ⅱ组、Ⅲ组和Ⅳ组实施手术.每组分别于术后1、3和5d随机处死8只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记录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测定大鼠海马内腺苷酸活化激酶(AMPK)mRNA和AMPK、p-AMPK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计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总个数.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Ⅳ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延长,海马AMPK mRNA、AMPK、p-AMPK表达上调,GFAP表达细胞数量增多;与Ⅱ组、Ⅲ组比较,Ⅳ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缩短,海马AMPK mRNA、AMPK、p-AMPK表达下调,GFAP表达细胞数量减少.结论 SGB可改善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神经元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有关.
作者:毕燕琳;王彬;尹曾;张高峰;陈怀龙;王明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 调查河北省廊坊市5岁儿童龋齿患病率,为预防儿童龋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河北省廊坊市5个区县获得5岁儿童745名,通过口腔临床检查获得726名儿童患龋状况(应答率97%).结果 乳牙龋齿患病率(患龋率)61.6%,龋失补牙数(dmft)2.97,不同地区之间的患龋状况有统计学差异.龋补充填率2.5%,97.4%的龋坏未经治疗.在所有龋坏牙齿中,乳前牙龋坏占41.5%,乳磨牙龋坏占58.5%;窝沟来源龋占21.8%,光滑面龋占77.4%.结论 廊坊地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流行,治疗率低,迫切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刘敏;高萍;孙鹏;韩永成 刊期: 2014年第28期
2014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工作组基于临床的实际需要,发布了癫痫的实用性定义[1],为与2005年ILAE和国际癫痫病友会(IBE)颁布的癫痫定义相区别[2-3],将后者称为概念性定义.因此,在新世纪,癫痫就有了实用性定义(以下简称新定义)和概念性定义(以下简称旧定义)两个定义.为何要产生癫痫的新定义、新旧定义有何区别、新定义的临床可操作性如何,新定义有何重要性?基于文献和临床实践,本文试做剖析,以抛砖引玉,针对这一新定义的提出,期待大家的热议和深入探讨.
作者:秦兵;吴逊;徐纪文;周洪语;赵晨杰;叶晓来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患者男,55岁,2009年1月行肝Ⅳ段肿瘤切除,病理为肝细胞肝癌.2012年7月因肝术区复发行射频消融治疗1次.2012年11月出现心慌乏力逐渐加重.入院查体:心率90次/min,律齐,双下肢轻度浮肿,肝功能正常,AFP 9.9 μg/L,核磁共振(MRI)提示肝癌综合治疗后复发累及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7.0 cm ×4.6 cm).遂给予肝左内叶复发病灶及癌栓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5 Gy/次×10次,心脏V30 =21%.放疗后6个月复查心房癌栓部分缓解(1.8 cm ×2.0 cm),2013年11月12日心房癌栓完全消失(图1).患者生活质量较高,KPS评分90分.
作者:娄金荣;李勇;潘绵顺;许向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戳孔局部浸润对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高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其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肿瘤中心胃肠外科接受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高龄患者(≥65岁)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常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术毕抽取双盲实验分组卡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罗哌卡因组(0.5%的罗哌卡因40ml行戳孔局部浸润,n=22);氯化钠组(0.9%的氯化钠注射液40 ml行戳孔局部浸润,n=20);空白对照组(不行戳孔局部浸润,n=19).所有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RS) >4分的患者,予以盐酸吗啡注射液10 mg肌注补救镇痛.术后6h开始测定并记录双盲NRS、补救镇痛的例数及不良反应,比较各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及医疗费用.结果 术后6、12、24、48 h,氯化钠组和空白对照组的NRS均高于罗哌卡因组(5.47±0.12和5.63±0.27比2.65±0.25、5.82±0.63和5.67±0.49比2.42±0.34、3.95±0.51和3.84±0.60比2.27±0.83、3.75±0.72和3.74±0.56比2.05±0.90,均P<0.05);氯化钠组和空白对照组盐酸吗啡注射液使用例数多于罗哌卡因组(均P <0.05);术后48 h未见明显罗哌卡因不良反应.罗哌卡因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氯化钠组和空白对照组[(53±9)比(91±11)和(93±11)h,均P< 0.05],肠功能恢复时间则快[(80±6)比(105±9)和(109±10)h,均P<0.05],术后平均住院日短[(10.2±1.3)比(12.6±1.3)和(12.9±1.6)d,均P<0.05],医疗费用少[(5.7±0.5)万比(6.3±0.6)万和(6.5±0.6)万元,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9.10%(2/22)比25.00%(5/20)和21.05% (4/19),均P<0.05].结论 罗哌卡因戳孔局部浸润的术后镇痛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促进术后康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镇痛方法.
作者:黄正接;谢永进;尤俊;许林;陈跃达;陈百胜;魏斌;罗琪 刊期: 2014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