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推广经验与体会

张晨;李维

关键词:门诊电子病历系统, 院内信息共享, 门诊流程优化
摘要:门诊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使用情况却不甚理想。北医三院采用分阶段推广策略,优化系统功能,提高使用率。门诊病历质量得到提高,门诊流程得到优化,科室间的信息共享得到广泛应用。就门诊电子病历系统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案,浅谈其中的经验与体会。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目的:日间手术中心作为医院运营新的业务模式,通过信息化建设终支撑新的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临床质量,优化管理。方法:通过对医院新成立的日间手术中心业务的需求和流程分析,尤其是差异性分析,设计实现符合医院需要的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结果: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是在原有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客户化改造而来,实现了整个从预约到排床排班配置资源、从入院到术中术后复苏,以及术后随访的数字化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临床效率、保证临床质量,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结论: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是现代医院经营模式变化中产生的新需求,无论是在原有手术麻醉系统上进行客户化修改还是完全新建,该系统都是整个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效率和效益,缓解医疗资源的紧缺。

    作者:丁粉华;孟丽莉;耿茜;张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省级妇幼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打破省域妇幼卫生“信息烟囱”及“信息孤岛”现象,实现省域妇幼卫生业务监管及直报统计。方法:通过建设省级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及数据中心,采用有效的数据采集及质量监控手段掌握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妇幼业务运行情况。结果:完成省属医院、全省各地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或区域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采集、交换和共享。结论:在省域范围内实现了妇幼保健信息共享、统计分析,实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机构间的妇幼业务协同,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作者:勾晓东;丘斌;刘志军;陈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医疗设备约占医院固定资产比重一半以上,它的使用与管理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实现医疗设备从单机管理突破到全过程质量管理,需要有功能强大、性能优良的计算机软件供医院使用。

    作者:李伯祥;郭志佳;肖仁军;刘继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建立数据隔离区的医保管理平台设计

    在各级地方医保推广无缝联接模式的医保结算要求下,如何能更好地完善军队医院信息系统与地方医保系统的对接,更好地处理地方医保患者的信息上报和医保结算管理,已经成为部队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通过建立一个基于数据隔离区、兼容多种支付方式的医保管理平台,不仅解决了部队医院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同时也使部队医院对于医保患者的管理更快捷规范。

    作者:高薇;尹小青;黄志中;黄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区域性电子病案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应用

    针对新医改对病案系统建设的工作要求,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所辖市级三级医院共同启动建设区域电子病案系统和应用平台。依托医联工程,研究并解决了异构电子病案数据源共享问题,建立了包含申康中心端、医院端和前置机三层结构的区域病案系统和应用平台,实现各医院间病案数据的共享,以及区域内病案数据的统一维护、管理和统计分析。系统的实际应用表明,通过医联工程之区域性病案系统的构建,有效帮助管理部门对重点疾病进行有效监控,推进了上海市各医院病案系统信息化进程。

    作者:何萍;马凌云;赵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与社区联网医保系统对接的探索与实现

    随着医院与社区信息系统共享的发展,如何实现医院与社区之间医保系统的对接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结合医院与社区联网和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实践,首先分析了医院与社区的医保系统现状,其次详细介绍了医院与社区联网医保系统对接的实现,包括关键技术、网络架构和系统部署,后对系统进行了总结。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为社区居民的就诊提供极大的便利,也为医院与社区联网探索了新的技术模式。

    作者:李婧;张红;李享;刘堃靖;张金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断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行DDH骨盆的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快速成型制作出骨盆模型。依此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做出明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所见与虚拟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骨盆模型非常相似,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14例患儿均获得了良好矫正。结论: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反映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骨盆畸形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可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和手术操作。

    作者:燕华;史强;吴伟平;李鉴轶;孔祥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立足新常态,谋划新作为--我对医疗卫生信息化“新常态”的认识与理解

    时下,“新常态”成为我国热经济新名词。新常态的特点可概括为3个关键词:中高速增长、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对此,我熟读精思,自以为新常态特点也非常适用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其原由有三:一是面对社会发展、医改形势任务和需求,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信息化需要高速高效持续发展;二是面对信息技术层出不穷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在经历了30多年建设发展的今天,自然而然承载着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拓展空间、激发动能的发展轨迹;三是面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建设的攻坚期、深度应用的提升期和加速发展的转型期,创新驱动至关重要、势在必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评测的应用与实践

    依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流程,结合医院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工作的开展,详细阐述了在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以期对其他医院在进行此项工作时有所帮助。

    作者:王磊;魏晓艳;郎爽;修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WEB网络平台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采用WEB网络平台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采用WEB网络平台及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未采取WEB网络平台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跟踪率、护理质量考核得分及护士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采用WEB网络平台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后上报率由67.14%提高至94.55%,跟踪率由14.69%提高至86.6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考核得分由(91.24±2.42)分上升至(93.41±2.28)分,护士满意度得分由(90.14±3.47)分上升至(97.68±4.64)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WEB网络平台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有助于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及跟踪率,避免可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护理管理真正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及系统化。

    作者:高健;张菊芬;李建;陈梅;杜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WHO国家卫生信息系统框架和标准对加强我国疾病监测信息化工作的启示

    随着国家深化医改和人口健康信息化的推进,研究卫生信息系统的评估办法,发现现行疾病监测信息化的不足及差距,进一步加强我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质量将十分必要。重点介绍《国家卫生信息系统框架和标准》,结合我国疾病监测信息化工作,阐述对我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规划和实施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工作建议。

    作者:苏雪梅;马家奇;赵嘉;郭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甲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及应用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和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相关文件要求,探讨了三甲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过程,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分别进行讨论。通过三甲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及应用,进一步提高全院信息化程度,提高医院信息系统业务安全和信息安全,对其他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邹陆曦;胡广禄;孙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药文献数字化研究进展

    中医药文献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记载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经验。中医药文献的数字化对于中医药知识遗产的保存、传播、开发与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回顾中医药文献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对文献标引、文献检索、文本挖掘等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作者:于彤;刘丽红;张竹绿;朱玲;于琦;李敬华;雷蕾;邢雁辉;刘静;贾李蓉;杨硕;田野;张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保新农合接口系统嵌入式改造

    目的:对医院现有医保新农合接口系统进行改造。方法:根据不同医疗保险系统接口规范,利用调用动态链接库技术,重新编写有关接口程序。结果:将医保及新农合与医院信息系统不同功能进行无缝集成,解决了数据不一致,消除了“信息孤岛”。结论:医保新农合接口系统的嵌入式改进是提高医院医保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春林;周根鸿;刘建辉;张文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IHE PIX/PDQ框架构建临床数据中心MPI系统的应用研究

    患者主索引(Master Patient Index)系统是临床数据中心解决系统间信息共享问题的基础,IHE PIX是国际公认的解决患者身份唯一性问题的技术框架。重点介绍了基于IHE PIX/PDQ技术框架用于实现不同医疗信息系统之间患者身份识别的交叉索引,保证患者在不同场所、不同时间就医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利于各医疗机构或各医疗系统之间患者数据的交互共享,以简化各医疗系统间的集成。

    作者:吴艳艳;唐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X线骨折自动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就医疗应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现状进行总结,并着重对X线骨折自动诊断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对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作者:朱海云;连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电子病历版式化归档与信息抽取的研究

    运用PDF版式化转换与可识别技术,将分散在不同业务信息系统、异构数据源中的电子病历数据进行转换后归档存储、共享、二次利用与挖掘,真正实现电子病历有效地长期在线存储。

    作者:潘其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物联网的移动护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移动护理系统就是医院信息系统在患者床边的扩展和延伸。通过对基于物联网的移动护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对无线移动护理系统整体架构、业务流程、功能模块等进行设计,这些工作将实现医嘱执行和护理工作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与控制,有助于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事故率。

    作者:胡芳;沈绍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阐述了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介绍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而提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总体建设方案。

    作者:潘凌;杨骥;彭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型肉毒毒素疗效分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常用于治疗肌肉痉挛性疾病,A型肉毒毒素疗效分析管理系统能方便录入病例信息,自动评价治疗效果,其统计分析模块能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展示疗效分布情况。借助该平台,以大量临床数据分析为基础,临床医生可以针对不同病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余佳君;刘勇;张家玉;王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