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魏晓艳;郎爽;修燕
目的:打破省域妇幼卫生“信息烟囱”及“信息孤岛”现象,实现省域妇幼卫生业务监管及直报统计。方法:通过建设省级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及数据中心,采用有效的数据采集及质量监控手段掌握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妇幼业务运行情况。结果:完成省属医院、全省各地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或区域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采集、交换和共享。结论:在省域范围内实现了妇幼保健信息共享、统计分析,实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机构间的妇幼业务协同,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作者:勾晓东;丘斌;刘志军;陈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国家深化医改和人口健康信息化的推进,研究卫生信息系统的评估办法,发现现行疾病监测信息化的不足及差距,进一步加强我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质量将十分必要。重点介绍《国家卫生信息系统框架和标准》,结合我国疾病监测信息化工作,阐述对我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规划和实施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工作建议。
作者:苏雪梅;马家奇;赵嘉;郭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第6级为院内信息化评价高级别,标准广泛涵盖了医院各个信息系统,代表了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充分分析6级功能要求,形成医院高等级信息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将使医院信息化发展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
作者:刘正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大规模人群横断面研究中,为了解决纸质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错误率较高、费时成本高等问题,本次研究采用新型的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基于手机/平板电脑安卓智能平台)进行人群数据采集。方法:根据现场调查中的要求开发一套基于安卓智能平台的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在人群横断面调查研究中分别使用纸质问卷工具和电子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准确率、错误率、完整率、人日比、经济花费等指标,来评估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利用传统纸质问卷调查平均一个人所用的时间是940s(SD=75s),采用电子数据采集系统调查平均一个人所用的时间为892s(SD=333s,P=0.009)。纸质数据采集调查表中出现1个及以上空白的有效问卷占总调查表的14.5%,明显高于电子数据采集系统调查(6.9%, P<0.01)。结论:基于安卓智能平台的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在人群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中要优于传统纸质问卷调查。
作者:赵燚;何俊;廖沙;付海龙;靳亚男;蒙世文;张雅弟;张毓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就医疗应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现状进行总结,并着重对X线骨折自动诊断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对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作者:朱海云;连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月30日,2015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汇溪湖信息化论坛在本溪召开。此次论坛由辽宁省医院协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全国各地业界代表近650人参会。
作者:李海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各级地方医保推广无缝联接模式的医保结算要求下,如何能更好地完善军队医院信息系统与地方医保系统的对接,更好地处理地方医保患者的信息上报和医保结算管理,已经成为部队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通过建立一个基于数据隔离区、兼容多种支付方式的医保管理平台,不仅解决了部队医院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同时也使部队医院对于医保患者的管理更快捷规范。
作者:高薇;尹小青;黄志中;黄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脑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研究,提供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图形,便于在临床诊断、手术规划及医学教学演示等方面应用。方法:通过MATLAB语言计算平台,采用体绘制法,实现脑部CT图像医学图像预处理、体数据集构造及三维重构、显示的全过程。结果:采用CT薄层扫描资料建立起来的三维模型,形态逼真,能真实反映头颅外形及三维结构。结论:基于MATLAB的脑CT图像三维重建实现方式显示效果良好,计算速度快,便于掌握,为医学图像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作者:裴智军;高关心;谢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日间手术中心作为医院运营新的业务模式,通过信息化建设终支撑新的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临床质量,优化管理。方法:通过对医院新成立的日间手术中心业务的需求和流程分析,尤其是差异性分析,设计实现符合医院需要的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结果: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是在原有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客户化改造而来,实现了整个从预约到排床排班配置资源、从入院到术中术后复苏,以及术后随访的数字化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临床效率、保证临床质量,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结论: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是现代医院经营模式变化中产生的新需求,无论是在原有手术麻醉系统上进行客户化修改还是完全新建,该系统都是整个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效率和效益,缓解医疗资源的紧缺。
作者:丁粉华;孟丽莉;耿茜;张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作者:《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心血管介入手术造影剂的使用对肾功能尤其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影响较大。在使用心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进行手术培训过程中,造影剂剂量信号的检测是造影剂模拟的关键技术之一。将光学位移传感器用于造影剂注射剂量信号检测,并成功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通过Windows API提取光学位移传感器位移信息,并进行实验验证基于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造影剂注射剂量信号检测的可行性。
作者:邓子龙;谢叻;罗买生;蔡佳音;顾力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运用PDF版式化转换与可识别技术,将分散在不同业务信息系统、异构数据源中的电子病历数据进行转换后归档存储、共享、二次利用与挖掘,真正实现电子病历有效地长期在线存储。
作者:潘其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针对医院目前多个异构系统中数据无法共享、无法深层次利用的现状,探讨了“如何构建临床数据中心”的问题,介绍并分析了构建临床数据中心的三种主要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病人主索引的构建框架。
作者:徐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为减少信息孤岛,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把人力资源系统嵌入办公自动化平台的设计方式,有效解决了人员信息同步以及跨部门协同办公的问题。目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现了全院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共享,保证了人员信息、考勤信息、工资信息、技术档案等相关数据的准确。多个业务系统内,人员信息实时共享。多个业务系统内医务人员信息同步,实时共享。
作者:朱晨;杨琦;蔡碧;李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第6章远程医疗与区域医疗协同的发展一、远程医疗的进展(一)远程医疗的发展历程远程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远程医疗步入实际应用阶段。
作者:[1]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2]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移动护理系统就是医院信息系统在患者床边的扩展和延伸。通过对基于物联网的移动护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对无线移动护理系统整体架构、业务流程、功能模块等进行设计,这些工作将实现医嘱执行和护理工作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与控制,有助于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事故率。
作者:胡芳;沈绍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医学影像学病例检索系统,使临床医生能够快速获得相近患者的影像资料,以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便于临床科研工作者更加精确地对所需病例的查询及提取,满足其科研需求。方法:从2003年至今在南方医院所有影像学检查(CT、MRI、X线)的病例资料库中,在各种疾病的医学影像学信息基础上对某些疾病病例进行精确检索。结果:运用该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及精确地对既往的影像学病例进行查询。结论:建立基于PACS的医学影像学病例检索系统,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及科研工作,尤其是进行回顾性分析的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涛;严静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院科间会诊系统闭环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将传统的科间会诊系统引入目前临床信息系统在设计、应用、管理中的先进理念——闭环管理,解决了传统科间会诊系统存在的只注重临床信息共享、没有实现科间会诊全流程闭环管理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科间会诊效果和质量。
作者:苏小刚;姜素霞;王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医药文献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记载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经验。中医药文献的数字化对于中医药知识遗产的保存、传播、开发与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回顾中医药文献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对文献标引、文献检索、文本挖掘等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作者:于彤;刘丽红;张竹绿;朱玲;于琦;李敬华;雷蕾;邢雁辉;刘静;贾李蓉;杨硕;田野;张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提供步态分析常用的运动平衡分析算法和逻辑,为运动平衡分析提供处理和研究平台。方法:基于C#编程语言,通过MVC设计模式,在总结步态实验常用到的方法、过程和需求基础上完成开发。结果:实现了集成数据分析、文件批处理和实验工具的三维步态分析辅助系统,该系统包含了用于运动平衡数据分析的步态数据处理模块,针对运动分析大数据的批处理模块以及斯特鲁普测试模块。结论: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已在上海交通大学MED-X步态实验室开展广泛应用并得到好评。
作者:施黄骏;吴昱;马安邦;戴尅戎;顾冬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