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杨琦;蔡碧;李灿
医院科间会诊系统闭环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将传统的科间会诊系统引入目前临床信息系统在设计、应用、管理中的先进理念——闭环管理,解决了传统科间会诊系统存在的只注重临床信息共享、没有实现科间会诊全流程闭环管理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科间会诊效果和质量。
作者:苏小刚;姜素霞;王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医院现有医保新农合接口系统进行改造。方法:根据不同医疗保险系统接口规范,利用调用动态链接库技术,重新编写有关接口程序。结果:将医保及新农合与医院信息系统不同功能进行无缝集成,解决了数据不一致,消除了“信息孤岛”。结论:医保新农合接口系统的嵌入式改进是提高医院医保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春林;周根鸿;刘建辉;张文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心血管介入手术造影剂的使用对肾功能尤其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影响较大。在使用心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进行手术培训过程中,造影剂剂量信号的检测是造影剂模拟的关键技术之一。将光学位移传感器用于造影剂注射剂量信号检测,并成功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通过Windows API提取光学位移传感器位移信息,并进行实验验证基于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造影剂注射剂量信号检测的可行性。
作者:邓子龙;谢叻;罗买生;蔡佳音;顾力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常用于治疗肌肉痉挛性疾病,A型肉毒毒素疗效分析管理系统能方便录入病例信息,自动评价治疗效果,其统计分析模块能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展示疗效分布情况。借助该平台,以大量临床数据分析为基础,临床医生可以针对不同病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余佳君;刘勇;张家玉;王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门诊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使用情况却不甚理想。北医三院采用分阶段推广策略,优化系统功能,提高使用率。门诊病历质量得到提高,门诊流程得到优化,科室间的信息共享得到广泛应用。就门诊电子病历系统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案,浅谈其中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张晨;李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打破省域妇幼卫生“信息烟囱”及“信息孤岛”现象,实现省域妇幼卫生业务监管及直报统计。方法:通过建设省级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及数据中心,采用有效的数据采集及质量监控手段掌握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妇幼业务运行情况。结果:完成省属医院、全省各地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或区域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采集、交换和共享。结论:在省域范围内实现了妇幼保健信息共享、统计分析,实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机构间的妇幼业务协同,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作者:勾晓东;丘斌;刘志军;陈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就医疗应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现状进行总结,并着重对X线骨折自动诊断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对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作者:朱海云;连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医药文献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记载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经验。中医药文献的数字化对于中医药知识遗产的保存、传播、开发与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回顾中医药文献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对文献标引、文献检索、文本挖掘等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作者:于彤;刘丽红;张竹绿;朱玲;于琦;李敬华;雷蕾;邢雁辉;刘静;贾李蓉;杨硕;田野;张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第6级为院内信息化评价高级别,标准广泛涵盖了医院各个信息系统,代表了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充分分析6级功能要求,形成医院高等级信息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将使医院信息化发展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
作者:刘正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疗设备约占医院固定资产比重一半以上,它的使用与管理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实现医疗设备从单机管理突破到全过程质量管理,需要有功能强大、性能优良的计算机软件供医院使用。
作者:李伯祥;郭志佳;肖仁军;刘继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出台背景过去五年中,美国在健康信息的收集、共享和使用方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美国联邦政府医疗信息化战略规划2015-2020既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期许和计划,也是对过往发展历程的一次回顾。2011年发布第一个五年战略规划时,HIT在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方兴未艾,ACA法案的实施也刚刚起步,移动医疗设备的应用,尤其是在消费者中的应用,更是远非今天的火爆局面。
作者:舒婷(译);梁铭会(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医学影像学病例检索系统,使临床医生能够快速获得相近患者的影像资料,以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便于临床科研工作者更加精确地对所需病例的查询及提取,满足其科研需求。方法:从2003年至今在南方医院所有影像学检查(CT、MRI、X线)的病例资料库中,在各种疾病的医学影像学信息基础上对某些疾病病例进行精确检索。结果:运用该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及精确地对既往的影像学病例进行查询。结论:建立基于PACS的医学影像学病例检索系统,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及科研工作,尤其是进行回顾性分析的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涛;严静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时下,“新常态”成为我国热经济新名词。新常态的特点可概括为3个关键词:中高速增长、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对此,我熟读精思,自以为新常态特点也非常适用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其原由有三:一是面对社会发展、医改形势任务和需求,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信息化需要高速高效持续发展;二是面对信息技术层出不穷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在经历了30多年建设发展的今天,自然而然承载着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拓展空间、激发动能的发展轨迹;三是面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建设的攻坚期、深度应用的提升期和加速发展的转型期,创新驱动至关重要、势在必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阐述了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介绍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而提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总体建设方案。
作者:潘凌;杨骥;彭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提供步态分析常用的运动平衡分析算法和逻辑,为运动平衡分析提供处理和研究平台。方法:基于C#编程语言,通过MVC设计模式,在总结步态实验常用到的方法、过程和需求基础上完成开发。结果:实现了集成数据分析、文件批处理和实验工具的三维步态分析辅助系统,该系统包含了用于运动平衡数据分析的步态数据处理模块,针对运动分析大数据的批处理模块以及斯特鲁普测试模块。结论: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已在上海交通大学MED-X步态实验室开展广泛应用并得到好评。
作者:施黄骏;吴昱;马安邦;戴尅戎;顾冬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依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流程,结合医院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工作的开展,详细阐述了在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以期对其他医院在进行此项工作时有所帮助。
作者:王磊;魏晓艳;郎爽;修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全面加快,卫生行业领域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卫生信息系统已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提出的一整套要求,从技术和管理层面,介绍了苏州市卫生信息中心开展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鞠鑫;戴春林;沈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为减少信息孤岛,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把人力资源系统嵌入办公自动化平台的设计方式,有效解决了人员信息同步以及跨部门协同办公的问题。目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现了全院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共享,保证了人员信息、考勤信息、工资信息、技术档案等相关数据的准确。多个业务系统内,人员信息实时共享。多个业务系统内医务人员信息同步,实时共享。
作者:朱晨;杨琦;蔡碧;李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日间手术中心作为医院运营新的业务模式,通过信息化建设终支撑新的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临床质量,优化管理。方法:通过对医院新成立的日间手术中心业务的需求和流程分析,尤其是差异性分析,设计实现符合医院需要的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结果: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是在原有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客户化改造而来,实现了整个从预约到排床排班配置资源、从入院到术中术后复苏,以及术后随访的数字化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临床效率、保证临床质量,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结论: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是现代医院经营模式变化中产生的新需求,无论是在原有手术麻醉系统上进行客户化修改还是完全新建,该系统都是整个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效率和效益,缓解医疗资源的紧缺。
作者:丁粉华;孟丽莉;耿茜;张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针对新医改对病案系统建设的工作要求,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所辖市级三级医院共同启动建设区域电子病案系统和应用平台。依托医联工程,研究并解决了异构电子病案数据源共享问题,建立了包含申康中心端、医院端和前置机三层结构的区域病案系统和应用平台,实现各医院间病案数据的共享,以及区域内病案数据的统一维护、管理和统计分析。系统的实际应用表明,通过医联工程之区域性病案系统的构建,有效帮助管理部门对重点疾病进行有效监控,推进了上海市各医院病案系统信息化进程。
作者:何萍;马凌云;赵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