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步态分析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施黄骏;吴昱;马安邦;戴尅戎;顾冬云

关键词:运动平衡, 三维可视化, 斯特鲁普, 辅助系统软件
摘要:目的:提供步态分析常用的运动平衡分析算法和逻辑,为运动平衡分析提供处理和研究平台。方法:基于C#编程语言,通过MVC设计模式,在总结步态实验常用到的方法、过程和需求基础上完成开发。结果:实现了集成数据分析、文件批处理和实验工具的三维步态分析辅助系统,该系统包含了用于运动平衡数据分析的步态数据处理模块,针对运动分析大数据的批处理模块以及斯特鲁普测试模块。结论: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已在上海交通大学MED-X步态实验室开展广泛应用并得到好评。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数据中心(CDR)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数据中心(CD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护人员使用CDR临床视图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重点从患者和医护人员视角观察浏览内容、使用高峰等效果评价指标。结果:经过全院使用培训后,医生使用患者360视图协助诊疗的患者数占比从7.93%提升到28.09%。之后由于JCI评审,再次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该应用的关注度,使用人数占比从2月份的15.51%上升至9月份的40.82%。结论:临床数据中心(CDR)的建设将为医疗临床和科研提供完整统一的数据,基于CDR的临床应用可以加强业务协同,提升医院业务效率。

    作者:葛小玲;宓林晖;徐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D骨科医患沟通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为提高骨科诊疗过程中医患沟通效率,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方法:采用Unity3d和法线贴图技术,构建高精度3D人体骨骼模型,实现人机互动,设计医患沟通软件平台,实现对骨科疾病病因、治疗方案和康复方案的三维模拟。结果:提高了医患沟通效率,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移畛;金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盛京医院“无纸化”从“以人为本”出发

    1月30日,2015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汇溪湖信息化论坛在本溪召开。此次论坛由辽宁省医院协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全国各地业界代表近650人参会。

    作者:李海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电子病历版式化归档与信息抽取的研究

    运用PDF版式化转换与可识别技术,将分散在不同业务信息系统、异构数据源中的电子病历数据进行转换后归档存储、共享、二次利用与挖掘,真正实现电子病历有效地长期在线存储。

    作者:潘其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目的:日间手术中心作为医院运营新的业务模式,通过信息化建设终支撑新的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临床质量,优化管理。方法:通过对医院新成立的日间手术中心业务的需求和流程分析,尤其是差异性分析,设计实现符合医院需要的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结果: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是在原有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客户化改造而来,实现了整个从预约到排床排班配置资源、从入院到术中术后复苏,以及术后随访的数字化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临床效率、保证临床质量,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结论: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是现代医院经营模式变化中产生的新需求,无论是在原有手术麻醉系统上进行客户化修改还是完全新建,该系统都是整个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效率和效益,缓解医疗资源的紧缺。

    作者:丁粉华;孟丽莉;耿茜;张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保新农合接口系统嵌入式改造

    目的:对医院现有医保新农合接口系统进行改造。方法:根据不同医疗保险系统接口规范,利用调用动态链接库技术,重新编写有关接口程序。结果:将医保及新农合与医院信息系统不同功能进行无缝集成,解决了数据不一致,消除了“信息孤岛”。结论:医保新农合接口系统的嵌入式改进是提高医院医保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春林;周根鸿;刘建辉;张文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15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征文通知

    作者:《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CDA L1/L2标准实现扫描病历与电子病历文档的融合

    基于医疗机构内部大量的手写病历与电子病历割裂,难以实现一致化管理利用的问题所在,结合HL7 CDA标准和软件技术,提出将手写病历扫描后以HL7 CDA L1为依据实现标准化,来实现与电子病历文档格式的兼容,解决一致化的利用及管理的目的。将HL7 CDA L1标准作为历史和现有的手写病历的转换标准,可达到与电子病历的CDA文档无缝融合,实现基于内容结构的一致化的存储、呈现、利用和管理要求,实现了历史病历资源的再生利用,并且为历史病历资源的跨区域的共享提供了有利基础保障。

    作者:吴金波;杨勇;苏韶生;何远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临床数据中心构建探讨

    针对医院目前多个异构系统中数据无法共享、无法深层次利用的现状,探讨了“如何构建临床数据中心”的问题,介绍并分析了构建临床数据中心的三种主要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病人主索引的构建框架。

    作者:徐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Xnode和MQ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的应用

    阐述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文档校验、存储、注册、解析等服务在技术上的实现。在充分考虑文档存储、注册和解析等服务使用场景和流程的情况下,利用Xnode分布式技术框架,提供多任务、多线程并发机制;利用MQ和JMS消息,提供异步机制和触发模式相结合的处理方式。Xnode和MQ的结合使用,降低了系统间的耦合性和对数据库的读写频率,同时大大提升了海量数据的并发处理性能。

    作者:吴可伟;陈阵;杨英;林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与社区联网医保系统对接的探索与实现

    随着医院与社区信息系统共享的发展,如何实现医院与社区之间医保系统的对接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结合医院与社区联网和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实践,首先分析了医院与社区的医保系统现状,其次详细介绍了医院与社区联网医保系统对接的实现,包括关键技术、网络架构和系统部署,后对系统进行了总结。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为社区居民的就诊提供极大的便利,也为医院与社区联网探索了新的技术模式。

    作者:李婧;张红;李享;刘堃靖;张金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维步态分析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提供步态分析常用的运动平衡分析算法和逻辑,为运动平衡分析提供处理和研究平台。方法:基于C#编程语言,通过MVC设计模式,在总结步态实验常用到的方法、过程和需求基础上完成开发。结果:实现了集成数据分析、文件批处理和实验工具的三维步态分析辅助系统,该系统包含了用于运动平衡数据分析的步态数据处理模块,针对运动分析大数据的批处理模块以及斯特鲁普测试模块。结论: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已在上海交通大学MED-X步态实验室开展广泛应用并得到好评。

    作者:施黄骏;吴昱;马安邦;戴尅戎;顾冬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推广经验与体会

    门诊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使用情况却不甚理想。北医三院采用分阶段推广策略,优化系统功能,提高使用率。门诊病历质量得到提高,门诊流程得到优化,科室间的信息共享得到广泛应用。就门诊电子病历系统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案,浅谈其中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张晨;李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IHE PIX/PDQ框架构建临床数据中心MPI系统的应用研究

    患者主索引(Master Patient Index)系统是临床数据中心解决系统间信息共享问题的基础,IHE PIX是国际公认的解决患者身份唯一性问题的技术框架。重点介绍了基于IHE PIX/PDQ技术框架用于实现不同医疗信息系统之间患者身份识别的交叉索引,保证患者在不同场所、不同时间就医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利于各医疗机构或各医疗系统之间患者数据的交互共享,以简化各医疗系统间的集成。

    作者:吴艳艳;唐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血管介入虚拟手术造影剂显影仿真

    心血管介入手术造影剂的使用对肾功能尤其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影响较大。在使用心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进行手术培训过程中,造影剂剂量信号的检测是造影剂模拟的关键技术之一。将光学位移传感器用于造影剂注射剂量信号检测,并成功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通过Windows API提取光学位移传感器位移信息,并进行实验验证基于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造影剂注射剂量信号检测的可行性。

    作者:邓子龙;谢叻;罗买生;蔡佳音;顾力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数字化虚拟技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计划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系统建立的方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CT扫描,采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在重建出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相关测量基础上,模拟复位,将三维重建的螺钉、钢板内固定模板与之拟合,明确内固定置入的方向、长度、角度等数据,建立数字化手术设计系统,初步指导临床应用,并与术后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建出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维数字化虚拟可视模型,并可进行多种长度、角度、体积等数字化测量,与数字化内固定模板拟合良好,可初步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数字化手术模拟及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结论:初步建立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系统,初步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孙涛;刘文卿;曲成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第6级解决方案探讨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第6级为院内信息化评价高级别,标准广泛涵盖了医院各个信息系统,代表了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充分分析6级功能要求,形成医院高等级信息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将使医院信息化发展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

    作者:刘正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MATLAB的脑CT图像三维重建研究

    目的:对脑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研究,提供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图形,便于在临床诊断、手术规划及医学教学演示等方面应用。方法:通过MATLAB语言计算平台,采用体绘制法,实现脑部CT图像医学图像预处理、体数据集构造及三维重构、显示的全过程。结果:采用CT薄层扫描资料建立起来的三维模型,形态逼真,能真实反映头颅外形及三维结构。结论:基于MATLAB的脑CT图像三维重建实现方式显示效果良好,计算速度快,便于掌握,为医学图像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作者:裴智军;高关心;谢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型肉毒毒素疗效分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常用于治疗肌肉痉挛性疾病,A型肉毒毒素疗效分析管理系统能方便录入病例信息,自动评价治疗效果,其统计分析模块能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展示疗效分布情况。借助该平台,以大量临床数据分析为基础,临床医生可以针对不同病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余佳君;刘勇;张家玉;王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断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行DDH骨盆的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快速成型制作出骨盆模型。依此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做出明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所见与虚拟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骨盆模型非常相似,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14例患儿均获得了良好矫正。结论: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反映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骨盆畸形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可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和手术操作。

    作者:燕华;史强;吴伟平;李鉴轶;孔祥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