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伟;陈阵;杨英;林彬
在各级地方医保推广无缝联接模式的医保结算要求下,如何能更好地完善军队医院信息系统与地方医保系统的对接,更好地处理地方医保患者的信息上报和医保结算管理,已经成为部队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通过建立一个基于数据隔离区、兼容多种支付方式的医保管理平台,不仅解决了部队医院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同时也使部队医院对于医保患者的管理更快捷规范。
作者:高薇;尹小青;黄志中;黄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断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行DDH骨盆的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快速成型制作出骨盆模型。依此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做出明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所见与虚拟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骨盆模型非常相似,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14例患儿均获得了良好矫正。结论: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反映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骨盆畸形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可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和手术操作。
作者:燕华;史强;吴伟平;李鉴轶;孔祥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全面加快,卫生行业领域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卫生信息系统已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提出的一整套要求,从技术和管理层面,介绍了苏州市卫生信息中心开展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鞠鑫;戴春林;沈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出台背景过去五年中,美国在健康信息的收集、共享和使用方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美国联邦政府医疗信息化战略规划2015-2020既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期许和计划,也是对过往发展历程的一次回顾。2011年发布第一个五年战略规划时,HIT在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方兴未艾,ACA法案的实施也刚刚起步,移动医疗设备的应用,尤其是在消费者中的应用,更是远非今天的火爆局面。
作者:舒婷(译);梁铭会(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和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相关文件要求,探讨了三甲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过程,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分别进行讨论。通过三甲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及应用,进一步提高全院信息化程度,提高医院信息系统业务安全和信息安全,对其他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邹陆曦;胡广禄;孙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就医疗应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现状进行总结,并着重对X线骨折自动诊断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对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作者:朱海云;连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针对医院目前多个异构系统中数据无法共享、无法深层次利用的现状,探讨了“如何构建临床数据中心”的问题,介绍并分析了构建临床数据中心的三种主要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病人主索引的构建框架。
作者:徐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阐述了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介绍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而提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总体建设方案。
作者:潘凌;杨骥;彭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阐述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文档校验、存储、注册、解析等服务在技术上的实现。在充分考虑文档存储、注册和解析等服务使用场景和流程的情况下,利用Xnode分布式技术框架,提供多任务、多线程并发机制;利用MQ和JMS消息,提供异步机制和触发模式相结合的处理方式。Xnode和MQ的结合使用,降低了系统间的耦合性和对数据库的读写频率,同时大大提升了海量数据的并发处理性能。
作者:吴可伟;陈阵;杨英;林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移动护理系统就是医院信息系统在患者床边的扩展和延伸。通过对基于物联网的移动护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对无线移动护理系统整体架构、业务流程、功能模块等进行设计,这些工作将实现医嘱执行和护理工作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与控制,有助于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事故率。
作者:胡芳;沈绍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打破省域妇幼卫生“信息烟囱”及“信息孤岛”现象,实现省域妇幼卫生业务监管及直报统计。方法:通过建设省级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及数据中心,采用有效的数据采集及质量监控手段掌握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妇幼业务运行情况。结果:完成省属医院、全省各地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或区域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采集、交换和共享。结论:在省域范围内实现了妇幼保健信息共享、统计分析,实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机构间的妇幼业务协同,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作者:勾晓东;丘斌;刘志军;陈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院科间会诊系统闭环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将传统的科间会诊系统引入目前临床信息系统在设计、应用、管理中的先进理念——闭环管理,解决了传统科间会诊系统存在的只注重临床信息共享、没有实现科间会诊全流程闭环管理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科间会诊效果和质量。
作者:苏小刚;姜素霞;王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依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流程,结合医院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工作的开展,详细阐述了在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以期对其他医院在进行此项工作时有所帮助。
作者:王磊;魏晓艳;郎爽;修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提高骨科诊疗过程中医患沟通效率,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方法:采用Unity3d和法线贴图技术,构建高精度3D人体骨骼模型,实现人机互动,设计医患沟通软件平台,实现对骨科疾病病因、治疗方案和康复方案的三维模拟。结果:提高了医患沟通效率,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移畛;金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大规模人群横断面研究中,为了解决纸质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错误率较高、费时成本高等问题,本次研究采用新型的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基于手机/平板电脑安卓智能平台)进行人群数据采集。方法:根据现场调查中的要求开发一套基于安卓智能平台的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在人群横断面调查研究中分别使用纸质问卷工具和电子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准确率、错误率、完整率、人日比、经济花费等指标,来评估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利用传统纸质问卷调查平均一个人所用的时间是940s(SD=75s),采用电子数据采集系统调查平均一个人所用的时间为892s(SD=333s,P=0.009)。纸质数据采集调查表中出现1个及以上空白的有效问卷占总调查表的14.5%,明显高于电子数据采集系统调查(6.9%, P<0.01)。结论:基于安卓智能平台的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在人群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中要优于传统纸质问卷调查。
作者:赵燚;何俊;廖沙;付海龙;靳亚男;蒙世文;张雅弟;张毓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医学影像学病例检索系统,使临床医生能够快速获得相近患者的影像资料,以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便于临床科研工作者更加精确地对所需病例的查询及提取,满足其科研需求。方法:从2003年至今在南方医院所有影像学检查(CT、MRI、X线)的病例资料库中,在各种疾病的医学影像学信息基础上对某些疾病病例进行精确检索。结果:运用该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及精确地对既往的影像学病例进行查询。结论:建立基于PACS的医学影像学病例检索系统,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及科研工作,尤其是进行回顾性分析的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涛;严静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系统建立的方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CT扫描,采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在重建出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相关测量基础上,模拟复位,将三维重建的螺钉、钢板内固定模板与之拟合,明确内固定置入的方向、长度、角度等数据,建立数字化手术设计系统,初步指导临床应用,并与术后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建出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维数字化虚拟可视模型,并可进行多种长度、角度、体积等数字化测量,与数字化内固定模板拟合良好,可初步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数字化手术模拟及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结论:初步建立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系统,初步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孙涛;刘文卿;曲成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WEB网络平台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采用WEB网络平台及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未采取WEB网络平台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跟踪率、护理质量考核得分及护士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采用WEB网络平台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后上报率由67.14%提高至94.55%,跟踪率由14.69%提高至86.6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考核得分由(91.24±2.42)分上升至(93.41±2.28)分,护士满意度得分由(90.14±3.47)分上升至(97.68±4.64)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WEB网络平台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有助于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及跟踪率,避免可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护理管理真正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及系统化。
作者:高健;张菊芬;李建;陈梅;杜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日间手术中心作为医院运营新的业务模式,通过信息化建设终支撑新的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临床质量,优化管理。方法:通过对医院新成立的日间手术中心业务的需求和流程分析,尤其是差异性分析,设计实现符合医院需要的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结果: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是在原有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客户化改造而来,实现了整个从预约到排床排班配置资源、从入院到术中术后复苏,以及术后随访的数字化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临床效率、保证临床质量,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结论: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是现代医院经营模式变化中产生的新需求,无论是在原有手术麻醉系统上进行客户化修改还是完全新建,该系统都是整个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效率和效益,缓解医疗资源的紧缺。
作者:丁粉华;孟丽莉;耿茜;张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为减少信息孤岛,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把人力资源系统嵌入办公自动化平台的设计方式,有效解决了人员信息同步以及跨部门协同办公的问题。目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现了全院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共享,保证了人员信息、考勤信息、工资信息、技术档案等相关数据的准确。多个业务系统内,人员信息实时共享。多个业务系统内医务人员信息同步,实时共享。
作者:朱晨;杨琦;蔡碧;李灿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