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
介绍了医院建设药事服务平台的功能架构及技术实现方法。药事服务信息平台整合了医院、药品生产商、药品供应商多方资源,集成了药品供应流程中的计划采购、药品配送、库存管理、药品使用等流程,实现了全品种的批次批号管理,并可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追溯跟踪。对于推进国家医改进程,减少药品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总成本,提高医药供应链效率,控制药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同时为医院节省了大量人力、场地和资金。
作者:王忠民;景慎旗;顾民;寇建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的自动控制,达到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从而使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更加规范化。方法: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出适合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方案,并将方案的条款整合到医院信息系统中,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结果:通过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的自动管理确实能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结论:合理地利用信息系统资源,将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监管部门的管理措施相结合,对规范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能发挥很大作用。
作者:苏义武;肖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背景创立于1843年的宁波市第二医院是中国早建立的西医医院之一,医院一直十分重视医疗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手术总体管理水平的手术发展原则,并要求全院各个科室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给予手术工作全面的支持。首先,各个专业科室对病人进行了精细化的分类,将具有某一方面相同病理特征的患者归为一类,在此基础上将患者信息、手术与否、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情况进行综合备注;其次,手术医疗负责人依据HIS、LIS、PACS等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患者进行手术评估,确保在医疗技术层面保证病人的手术安全;后,管理者依据手术方案,对于手术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对患者的疾病成本构成进行分析,确保患者的经济利益。
作者:戴尔(中国)有限公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现代医院药学管理和运作水平。方法:通过HIS系统下的药品管理系统,使药库和药房的工作流程电子化、自动化。HIS系统下医生工作站通过调用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监控系统自带动态链接库,来实现其审核药品的功能。自动化发药系统设备通过访问HIS系统提供的视图获取患者用药信息进行发药处理。结果:规范医师的用药行为,提高医院治疗和合理用药水平,有效提高药品的管理水平和药师工作效率,使药师能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和临床。结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药学建设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周彬;胡艳珂;李云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刊特约通讯员李晶晶报道为加快推进HL7 V2的普及和应用,响应众医院和厂商的要求,培养合格人才,HL7 China教育委员会于2013年12-14日举办HL7 V2.7培训班,培训班侧重于HL7 V2基础及认证考试内容进行了讲解。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为将历史纸质病历转化成可分析、可检索的电子病历,并与现有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各大医院历史纸质病历在科研、管理、卫生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设计了纸质病历电子化系统。通过人工录入与机器结合的方式,将纸质病历转化成电子数据,并与现有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纸质病历信息的数据化存储、分析、检索。为充分挖掘纸质病历中信息的科研价值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刘方斌;马锡坤;于京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全数字化的医院药库管理系统模型。方法:从目前医院药库管理的实际情况入手,通过分解医院药库管理的业务流程,研究药品采购计划自动生成方法这一关键业务点,设计药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型,实现了采购计划的自动生成、发布、自动验收入库、电子发票导入、电子请领、电子盘点、货位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的全程数字化。结果:改善了医院药品管理的信息化流程,扩展和补充了医院原有HIS系统的管理范畴和功能。结论:采用先进的全数字化库存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医院药品管理的数字化、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谢沂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日,辽宁省举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要求,2014年7月1日前全省所有三甲医院均要实现发卡功能;年底前所有二级医院实现用卡功能,新农合参合人群持卡量要达50%以上,全省发卡数达500万张~800万张;2015年年底要覆盖100%的县区,使居民健康卡成为真正的惠民卡。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中重要的支撑之一。在其软件生命周期中,基于卫生政策的调整、业务流程的变更、医疗数据的不断增长,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工作。着重讨论了医院在不掌握源代码的情况下对于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模式,并介绍了医院目前进行的二次开发工作,以期对其他医院有所帮助。
作者:柳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借助条码、专用腕带、无线局域网,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开发出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移动护理系统并应用于临床。将医院信息系统向病房扩展和延伸,实现了护士的床边操作,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工作质量,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段昌奉;张巨发;唐雄;陈兰;吴迪;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介绍了在结构化电子病历基础上,实现生殖中心的流程管理。系统在电子病历书写完毕后,不需要重复录入信息,即可实现病历管理、电子医嘱、提取手术通知单、随访管理及工作质控等流程管理功能,减少了反复信息录入导致的失误及工作量增加。提高了生殖中心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及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王昕荣;曲庆兰;郝翠芳;张宁;单英华;鞠涛;管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国家药物管控政策的实施和一系列举措的强力推进,医院药事管理改变了以保障供应为基础、管理药品为中心的被动工作模式,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合理用药为基础的主动服务模式转变。面向患者、走向临床,依托网络化模式、采用信息化手段,对临床用药全过程提供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药学指导与服务大行其道,乘势而上,已成为现阶段医院药事管理与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华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专科项目建设在医疗单位综合实力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推动专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与专科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成为研究目标。经过多部门的联合论证与反复研究,采用信息系统监控结合专科建设实施全过程的量化跟踪,各专科从下达任务开始,主管部门即开始实时监控其完成进度,终根据不同完成程度进行奖罚,对于有创新突破进展的技术或项目给予一定的鼓励与奖励,对于未能及时按质完成年初下达的考核指标的给与适当的处罚。信息系统的上线基本解决了无法动态监控专科数据、专家论证周期长等的问题,实现“用客观数据说话”,借助电子化的手段,专科负责人可以方便地通过系统查看自身现状,可以及时查看各类考核指标是否按时完成,清晰准确地知道当前任务,给主管部门以及专科全体人员的工作都带来极大的方便之处,达到精细化管理目标。
作者:陈梁华;区倩茹;陈翠华;金从凯;张洁;马浩;刘宇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是中医药行业的一个大型术语系统,主要分为基础词库和语义系统两大部分。基础词库是整个中医药检索语言系统的核心、基本的素材。从术语的收词范围、术语完整性等对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基础词库部分进行分析,以期能发现其中问题,并促进系统发展与完善。
作者:贾李蓉;李海燕;于彤;刘丽红;刘静;田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院信息系统瘫痪时,一般应急预案都采取全部手工操作。但是,这种原始的工作方式不适宜于目前的形势,前期的手工记录患者信息和系统恢复后补录,是医生、收款员都不能接受的。提供了由HIS软件解决的方案,是一个省时、省事、简便的方法。
作者:王广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为了随时监控医院的贵重药品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以“军卫一号”信息系统为平台编写合理用药追踪程序,对特定药品的流向进行全途径的追踪监管。结果:提高了质控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杜绝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结论:通过实际应用,方便了职能科室的工作,提高了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强了合理用药的监管,弥补了现有信息系统的不足,提升我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
作者:肖仁军;单磊敬;解春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数字化医院信息集成需要融合多种智能设备医疗信息,提供面向区域医疗及用户的专业化医疗服务。利用云计算技术,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来实现数据的集合,这种方式高效,易维护,易管理,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云计算技术能够解决智慧医疗集成平台中运维成本高,信息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实现移动医疗,更好地促进智慧医疗的发展。
作者:王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3年12月25日,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统计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健康测量与健康统计应用发展”学术交流会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孟群主任,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肖泽萍副主任,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陶粮民处长出席会议。会议由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疾控中心吴凡主任主持。
作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针对卫生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要求,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结合本市医改要求,组织11家三级医院共同启动建设区域性临床路径应用服务系统。依托医联工程,研究和解决了系统异构和路径数据共享等问题,建立医联中心端和医院端两层临床路径管理平台,形成统一管理、统一更新的临床知识库以及统计分析系统,实现各医院间的临床路径数据共享。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医联工程之区域性临床路径应用服务系统的构建,有效帮助管理部门实时掌握临床路径系统的使用情况,帮助各医疗机构强化临床医疗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推进上海市医疗体系的整体发展。
作者:何萍;张佶;赵蓉;杜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信息的采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对移动医疗生命体征自动采集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其关键技术、系统架构、业务流程设计、实施部署和生命体征信息的自动采集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系统有效优化了护理信息的采集流程,进一步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和准确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坤尧;杜一华;郝泽余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