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生期心理干预对前置胎盘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龚菲菲;金铮铮;郑惠芹

关键词:前置胎盘, 抑郁, 焦虑, 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 观察对前置胎盘拟行剖宫产孕妇进行围生期心理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该院收治的前置胎盘临产妇8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率、术后产褥病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置胎盘剖宫产孕妇在围生期施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甘露聚糖肽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甘露聚糖肽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甘露聚糖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7水平及肺功能水平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81.0%),治疗后的hs-CRP、IL-6、TNF-α、IL-17明显低于对照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聚糖肽能明显减轻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作者:杨红卫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妇科千金片联合双唑泰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妇科千金片联合双唑泰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该院妇产科行BV治疗的56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双唑泰泡腾片治疗,观察组联合妇科千金片,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连用两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3%),显著高于对照组(53.6%),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千金片联合双唑泰泡腾片治疗BV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疗效,且安全.

    作者:龚武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药外洗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湿疹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湿疹的效果.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急性湿疹患儿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两组均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加中药方剂外洗.比较两组疗效、湿疹面积、严重度指数(EASI)和瘙痒程度评分,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的(83.3%),EASI及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外洗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湿疹,能明显改善患儿瘙痒、红斑、硬肿等症状,且治疗安全.

    作者:张良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清风疹病毒IgG抗体在不同年龄、孕次孕妇血清中的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风疹病毒IgG抗体在不同年龄、孕次孕妇中的检出率差异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分娩的孕妇血清40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风疹病毒IgG抗体,并按年龄、孕次分组比较风疹病毒IgG抗体检出率.结果 共检出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333例(83.3%).20~25岁、26~30岁、30~35岁、36~45岁检出率分别为65.9%、87.0%、88.0%、90.3%,多次妊娠妇女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检出率(88.0%)高于初次妊娠妇女的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0.3%(81/400),多为流产,其次为早产.结论 妊娠妇女年龄增加、多次妊娠可能会增加血清风疹病毒IgG抗体的检出率,且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可能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张瑞芳;楼正清;高丽华;王莉;陈筱凡;董宇青;张少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噻嗪片与缬沙坦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血压变异性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效果优于单用缬沙坦,能有效降低血压并保持血压稳定,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丁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腺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甲状腺腺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对照组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围术期FTS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康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离床活动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予围术期FTS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鲁慧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注射液用于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注射液用于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该院确诊为心肌梗死并行PCI术的107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53例与联合组54例.两组术前均予常规治疗并给予阿托伐他汀,术后继续服用相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联合组于术前静脉推注血塞通注射液,术后相同剂量静脉滴注.结果 联合组ST段回落幅度大于对照组,术后24小时T波倒置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和血瘀证评分优于对照组,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hs-CRP、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辛丹珍;钱玲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伤科接骨片用于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愈合的效果

    目的 观察伤科接骨片用于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愈合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行踝关节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手术的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静脉消炎、活血化瘀、无菌换药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伤骨接骨片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消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临床疗效及踝关节背伸角度、跖曲角度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消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背伸角度、跖曲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72.9%)高于对照组(5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术后应用伤科接骨片可促进功能恢复,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齐武林;董思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耐药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嘉兴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的突变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该院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同时观察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常见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比较耐药基因阳性与阴性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情况及重症MPP发生率.结果 咽拭子标本MP核酸检测阳性率86.7%,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率47.8%,耐药基因阳性组重症MPP发生率(46.7%)明显高于阴性组的17.1%.耐药基因阳性组发热天数及住院时间更长,胸腔积液及肺外并发症更多,胸部影像学表现更严重,更多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 嘉兴地区儿童MPP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率较高,耐药基因阳性患儿临床表现重,重症MPP发生率高,因此MP核酸及耐药基因检测对临床诊治有指导作用.

    作者:陆燕;陈炳才;吴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153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3例与观察组80例.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及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加用茵栀黄口服液保肝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ALT、AST、Tbil、HBV-DNA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82.2%),血清AST、ALT、Tbil及HBV-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肝活动期,降酶及退黄作用优良,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安全有效.

    作者:朱华丽;阙扬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宁波市青少年眼干燥症病因探究

    目的 调查宁波市青少年眼干燥症(干眼病)的相关病因.方法 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该院眼科收治的800例青少年干眼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结膜染色检查),分析干眼病病因.结果 干眼病临床症状以视力波动多(32.5%),其余由多到少依次为眼睑沉、烧灼感、沙砾感、干涩、眼红、眼痒.干眼病患者用眼习惯中,以手机电脑之类移动设备每日长时间使用多(97.6%),且使用时间>180天也多(96.5%),其余由多到少依次为熬夜、佩戴隐形眼镜、电视.干眼病多存在睑板功能障碍(31.1%),慢性炎症次之(2.1%),眼表异常疾病少(0.1%).结论 宁波市干眼病患者病因多种多样,以电子设备长期使用、熬夜为密切,提示临床应呼吁青少年避免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及熬夜,提高社会对该病的认知与危害,预防和减少该病发生,延缓其发展.

    作者:姜黎;刘惠姣;林彬;周珂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针对性护理在食管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食管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58例食管癌PICC化疗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基于FMEA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对比干预前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3%低于对照组的37.9%,护理总满意率96.6%高于对照组的69.0%,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予基于FMEA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徐敏;顾学群;陆宇;沈佳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9例.两组均予抗感染、祛痰、维持液体平衡、吸氧等基础治疗,0.5%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82.8%),咳嗽、肺部哮鸣音、胸闷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大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能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加快症状缓解,疗效好,且用药安全.

    作者:林小坚;吴亦敏;马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疏肝益阳胶囊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疏肝益阳胶囊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的效果.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DMED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采用西地那非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益阳胶囊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ED程度、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ED程度、T和E2水平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益阳胶囊联合西地那非治疗DMED能够改善患者ED症状,提高性腺功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作者:刘平;孙树本;王建强;缪起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9例,比较MSCT图像判断分期与病理检查T分期、N分期、M期、TNM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术前MSCT图像判断分期与T分期、N分期、M期、TNM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4.3%、86.5%、100%、87.6%,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好.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胃癌术前分期较为准确,是胃癌术前准确分期的可靠方法.

    作者:徐丹君;周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逐级变换体位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逐级变换至半卧位对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各60例.两组在入院0~12h取平卧位实施救治,在入院12h后,A组直接调整到45°半卧位,B组于30min内逐渐调整到45°半卧位,比较两组患者体位变化不同时间段的心肌耗氧量(D-P)、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及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并比较不同体位下所有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 在体位变化即时和1min后,A组△D-P明显高于B组,各时间段SDNN及RMSSD均明显高于B组,平卧位期间不适症状发生率(16.7%)高于半卧位时(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位改变5min、10min后,两组△D-P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5°半卧位对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小,且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但需要缓慢调整体位,以免D-P、心率变异性增加过快.

    作者:江琴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RA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消炎、止痛、理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出院前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和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测定量表(QLICD-RA)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LICD-RA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促进RA患者病情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郑红卫;徐小燕;周春亭;方玲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绍兴2016年ICU护士亚健康状态与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问卷调查

    目的 调查ICU护士亚健康状态与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情况.方法 2017年3—4月随机抽取绍兴市中心医院、中医院及人民医院ICU护士98人,应用亚健康状态调查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等问卷,调查2016年内护士亚健康状态与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88.8%的ICU护士有亚健康状态,平均每人至少有8种亚健康症状,亚健康得分为(9.0±5.1)分.护士工作压力与亚健康得分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与亚健康得分呈负相关.结论 导致ICU护士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社会支持和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医院管理者应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作者:段才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Roy适应模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内科门诊治疗的CHF患者84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Roy适应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5.2%)优于对照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y适应模式干预治疗CHF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康复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睡眠行为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睡眠行为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内科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0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与观察组(睡眠行为干预)各4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6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睡眠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张海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