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对骨科门诊候诊患者就诊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金建凤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骨科门诊, 候诊患者, 就诊依从率,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骨科门诊候诊患者就诊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骨科门诊就诊的6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骨科门诊就诊的600例患者作为人性化组,分别接受传统的门诊护理服务模式、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候诊时间、患者就诊依从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候诊时间:人性化组(106.0±11.1)分钟,对照组(156.0±20.3)分钟;就诊依从率:人性化组99.8%(599/600),对照组97.2%(583/600).人性化组候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就诊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及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责任心、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骨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就诊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139)针刺天枢穴加耳穴贴压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技术

    便秘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大便排出困难,便质干燥坚硬,秘结不通,艰涩不畅,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病证,可独立发病,亦可发生在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发病率较高,尤其老年人发病率更高.现代医学认为,习惯性便秘主要是因为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少纤维致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脑神经细胞、肠肌间神经丛、黏膜下神经节减少与变性,排便反射及敏感性降低等多种因素使粪便在直肠堆积嵌塞,日久水分被吸收而硬化,形成便秘.

    作者:王成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9例诊治分析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是起源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细胞,以过量分泌不同激素和肽类物质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罕见肿瘤,仅占所有胰腺肿瘤的1%~2%[1].根据临床有无激素相关症状,该病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大类,其中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 pNENs)缺乏特异症状及检验学指标,难以早期诊断.笔者回顾NF- pNENs9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影像表现及诊治措施,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于骞;马周鹏;林观生;陈炳叶;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扇形深V领反穿式病员服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一般的病员服上衣均为前开襟系扣式设计,在神经外科因呼吸不畅行气管切开术并同时行心电监护的患者较多,大多数意识不清,如不穿上衣易受凉,也不人性化;如穿着普通患者上衣,存在穿脱困难、不便[1],临床上多将普通病员服反穿.但气管切开患者在将上衣反穿后,衣领卡在气管切开套管处,易阻碍呼吸、造成污染,引起肺部感染、造成护理视野受限[2].如下拉衣领,患者就会双肩裸露,受凉引发颈肩处不适.

    作者:王婷婷;林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我院门诊输液药房模式开展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系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儿童是我院门急诊输液的主要人群,输液时常跟随多位家属,各个环节需要排队,有时因排队出现患儿哭闹等情况,所以需简化输液环节,创造更好的输液环境.

    作者:陈燕燕;严荧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对骨科门诊候诊患者就诊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骨科门诊候诊患者就诊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骨科门诊就诊的6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骨科门诊就诊的600例患者作为人性化组,分别接受传统的门诊护理服务模式、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候诊时间、患者就诊依从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候诊时间:人性化组(106.0±11.1)分钟,对照组(156.0±20.3)分钟;就诊依从率:人性化组99.8%(599/600),对照组97.2%(583/600).人性化组候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就诊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及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责任心、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骨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就诊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建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急性肠脂垂炎13例CT结果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肠脂垂炎的CT表现和多平面重建方法 ,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CT检出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临床证实的肠脂垂炎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8~66岁,平均43岁;主要症状为无明显诱因下突发中下腹部疼痛,其中左中下腹疼痛11例,右下腹痛2例,相对压痛点较局限.经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部分病例复查CT肿块影明显减小或消失.

    作者:张丹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模拟试题(二十八)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新昌县2016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本文通过对2016年新昌县14所乡镇(街道)卫生院的实际运行情况调查,将其结果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县基层卫生人员配置明显不足,基层卫生院设施设备落后,业务收入中含金量较少(平均门诊药占比达64.2%,平均住院药占比达72.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水平有待整体提高,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得到提升,绩效考核方案急需完善.希望全省全面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工作并在该县尽快实施.

    作者:李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刃针分部位施术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慢性腰大肌紊乱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刃针分部位施术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慢性腰大肌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来该院中医科就诊的慢性腰大肌紊乱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使用刃针分部位施术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推拿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两组患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变化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疼痛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愈率(51.6%)高于对照组(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刃针分部位施术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慢性腰大肌紊乱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推拿.

    作者:张焕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0例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由于基底动脉尖端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相应供血区的中脑、小脑、枕叶、丘脑及颞叶等区域缺血缺氧损害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本病较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多预后不良,易漏误诊而延误治疗[1].CT因后颅窝伪影较大且对超急性期梗死的敏感性差,在TOBS等后颅窝缺血性病变的诊断地位远不及MRI.MRI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脑梗死极为敏感,可诊断超急性期梗死,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直观观察TOBS责任动脉的狭窄程度.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并经临床随访证实的TOBS患者2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重点分析其临床及MRI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李红;叶芮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瑜伽体式练习结合麦肯基疗法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瑜伽体式结合麦肯基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三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麦肯基组与联合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麦肯基疗法进行锻炼,联合组联合瑜伽体式练习.3个月后采用VAS评定两组疼痛程度,并比较疗效.结果 联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麦肯基组,治愈率(60.0%)明显高于麦肯基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瑜伽体式练习结合麦肯基疗法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优于单用麦肯基疗法,能明显减轻疼痛.

    作者:林玲;张迎伟;钟益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日间病房的建立与管理

    目的 观察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日间病房的建立与管理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该院内分泌科日间病房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54例,根据要求制定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诊疗流程、护理运行模式及管理制度.结果 54例甲状腺结节均成功行射频消融术,且当天顺利出院,术后1、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对住院期间疗效、治疗费用及护理服务均满意,无医疗护理安全事故或医患纠纷发生.结论 日间病房行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快速、高效的检查和手术服务,该诊疗模式安全可行.

    作者:吕懿丹;陈文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桐乡市首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

    目的 分析桐乡市首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处置情况,为相关部门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患者流行病学情况、诊疗经过、应急处置等.结果 两例患者发病前均在印度工作,有蚊虫叮咬史,其中1例与登革热患者有接触史,入境后发病经实验室确诊.结论 通过及时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未发生二代病例.

    作者:李秋月;孙强;徐迪波;刘建;方惠千;杨幼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宁波市鄞州区2016年常见过敏性疾病339例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宁波市鄞州地区常见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情况,为该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1—12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疾病患者339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和过敏原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sIgE)抗体.结果 339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总IgE阳性260例(76.7%).过敏原sIgE阳性169例(49.9%),其中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105例,食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64例.夏季患者总IgE检测阳性率高(88.2%),其次是秋季(82.6%),19种过敏原sIgE中户尘螨不同季节检测阳性率普遍较高.不同年龄患者食入性过敏原检测阳性率高为<7岁组(48.8%),其次是7~18岁组(23.6%)和≥19岁组(5.9%).50例户尘螨sIgE阳性患者中,sIgE浓度处于3级水平的比例高(34.0%),其次是4级水平(32.0%).结论 宁波市鄞州地区常见的过敏原是户尘螨,且户尘螨过敏原sIgE浓度处于高水平,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高于食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食入性过敏原sIgE检测中<7岁组阳性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降低.

    作者:虞宝磊;王浩;全文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我院2014—2017年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中药注射液使用现状调查

    目的 分析该院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中药注射液的使用现状.方法 提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9月该院各科室重点监控药品的销售金额、排名和不良反应数;专项点评2017年7—9月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电子病历;提取2016—2017年中药注射液超适应证医嘱数.结果 重点监控药品的年销售金额先增长后下降,特别是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年销售金额由125万元增长至272万元,人均费用由39.4元升高至82.9元,用药频度由18876上升至43646,不合理使用率达66.0%,其中无指征用药居多.中药注射液超适应证使用率超过40.0%.结论 该院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中药注射液的使用量增长迅速,不合理用药现象较突出,亟待加强管控.

    作者:杨巧维;叶爱菊;章小敏;谢佳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气管切开鼻饲8例术后谵妄的护理体会

    术后谵妄是一种严重的外科术后并发症之一.气管切开的鼻饲患者,同时留置气管套管和鼻饲管会影响气道,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气促等加重低氧血症,从而增加谵妄的发生.

    作者:郑卓君;葛娇宇;王兰;李丽;王绣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新气象(二)(49)

    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新理念2014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也完全接受了这种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新分类的方法 .该文提出慢性心衰的治疗自20世纪90年代已有重大转变:从旨在改善短期血流动力学状态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从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抑制药,并积极应用非药物的器械治疗.心衰的治疗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作者:薛松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嘉善县2012—2016年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嘉善县犬伤门诊就诊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制定狂犬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近年来嘉善县所有犬伤门诊首次就诊病例的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嘉善县犬伤门诊登记首次就诊犬伤暴露人群共计39447人,20岁~组暴露比例高(21.1%),狂犬病暴露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5~10月份暴露人群数较多(61.9%),伤人动物以犬类为主(83.7%),伤口以Ⅱ级暴露为主(71.6%),Ⅲ级暴露联合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预防接种率为29.1%,农村门诊暴露人群明显高于城镇,农村联合免疫接种率明显低于城镇,农村伤口暴露部位以下肢为主,城镇伤口暴露以上肢为主.结论 嘉善县狂犬病暴露呈现上升趋势,夏秋季高发,农村地区Ⅲ级暴露联合免疫预防率较低,亟须加强狂犬病综合防控措施,规范暴露后分级处置.

    作者:丁春喜;黄健;朱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马尾神经冗余征100例MRI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马尾神经冗余征(RNRs)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腰椎管狭窄症,马尾神经在椎管狭窄上方表现为环状、迂曲、缠绕等现象.但很多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容易忽略或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确诊为马尾神经冗余征的100例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MRI表现,旨在提高认识,减少误漏诊.

    作者:潘国平;王国平;华群;陈晓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镜像疗法结合穴位埋线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后运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穴位埋线结合镜像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FMA)、简易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EF)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MA、ST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镜像疗法结合穴位埋线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锡萍;彭辰;谢建平;沈方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