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津市婴儿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丁亚兴;曲江文;骆晓艳;田宏;朱向军;高志刚

关键词:麻疹, 危险因素, 抗体
摘要:目的 分析<1岁组婴儿麻疹流行特征,探讨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麻疹流行特征,病例对照研究评价麻疹院内感染状况,人群抗体水平监测资料对比不同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水平.结果 <1岁组病例构成比从2005年的13.92%增加到2010年的32.86%;许多婴儿在发病前7~21 d都到过医院就诊,OR=15.40,OR 95%CI=6.34~37.39;260名1岁以下婴儿中抗体阳性143例,阳性率55.0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258.38 mIU/ml,其中6~7月龄GMC只有72.16 mlU/ml,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结论 院内感染和母传抗体水平降低是婴儿麻疹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经济特区国家城市饮用水监测网络水质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特区城市生活饮用水出厂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选取深圳特区内10家市政水厂,于2008-2009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采集市政供水水厂出厂水水样40份.水样的采集和检验按照GB/T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进行,检测结果按照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出厂水水样合格率为85.0%(34/40).在检测的66项指标中,部分水厂出厂水存在浑浊度、铝、三卤甲烷和二氧化氯不合格情况.经Spearman相关分析,铝与浑浊度呈正相关(r=0.518,P<0.01).结论 深圳市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水质良好.

    作者:周国宏;余淑苑;彭朝琼;刘国红;李思果;黄广文;蓝涛;李锦;刘桂华;谢建滨;何建凡;林爱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东莞市东城区工厂女工健康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东莞市东城区工厂女性农民工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莞市15家工厂795名暂住半年以上的女性农民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呼吸道感染、传染病、生殖健康、职业病、外伤急救处理、慢性病等知识及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工厂女性农民工的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和平均得分较高,分别为83.6%和(25.576±4.107)分,文化程度较高、已婚、家庭人均年收入较高、在莞时间较长者健康知识水平较高(P<0.05).结论 要针对各项健康知识中的薄弱内容和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不同的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曾丽萍;曾清;吴建军;阮丽娜;廖爱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PGE2、sIL-2R在结直肠癌手术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前列腺素E2(PGE2)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61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是否有转移分成2组,无远处转移组46例,远处转移组15例,其中根治性切除41例,姑息性切除11例,剖腹探查9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PGE2、slL-2R和CD4+、CB8+含量.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PGE2和slL-2R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自细胞介素2(IL2)水平和CD4+/CD8+值降低,IL-2与slL-2R和/PGE2呈显著负相关,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PGE2和slL-2R水平显著下降,同时IL-2水平和CD4+/CD8+值升高,其中,根治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姑息性切除组和剖腹探查组术后外周血PGE2和slL-2R水平仍高于正常.结论 PGE2和sIL-2R参与了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存在的免疫抑制过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PGE2和slL-2R水平动态检测可视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是否复发或转移的辅助指标.

    作者:文刚;何磊;孟翔凌;杨文奇;徐阿曼;陶应田;程元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北京地区2009-2010年流感监测季乙型流感病毒HA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1~4月间北京地区流感病原学监测中分离到的乙型流感病毒株血凝素(HA)基因的特征,探讨2009-2010年流感监测季乙型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一步法RT-PCR方法,随机抽取32株本监测季分离到的乙型流感病毒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的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采用相应的生物信息软件进行核酸及氨基酸序列比对以及进化树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流感监测季期间,北京地区人群中乙型流感病毒以Victoria系的活动占优势,其间分离的32株病毒的HA基因与2009-2011年北半球的疫苗株B/Brisbane/60/2008相比,31株在HA1区发生I73P的变化,32株发生I161V的变化,氨基酸的替换均发生在抗原决定簇A区.绘制的种系发生树显示这些毒株与B/Brisbane/60/2008亲缘关系近,而与B/Malaysia/2506/2004以及B/Hong Kong/330/2001差异较大.结论 2010年1~4月间北京地区人群中Victoria系乙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发生变化,导致其抗原性发生改变,表明北京地区人群中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在逐渐发生变异,今后在流感监测工作中要加强流感病原学的监测,及时发现新的乙型流感病毒变异株.

    作者:吕燕宁;彭晓昊;梁慧洁;杨鹏;卢桂兰;崔淑娟;石伟先;黄芳;庞星火;王全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结核病系统评价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评价近10年来结核病系统评价研究的发展现状.方法 利用ISI 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检索2001-2010年10年间出版的结核病系统评价文献.分别从结核病系统评价研究的发表年代、国家/地区、机构、作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和结核病系统评价研究的发表期刊分布情况以及涉及的学科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232篇文献,分布于110种期刊.近5年来文献量增长迅速,美国、加拿大、英国这些发达国家的发文数量和影响力较大.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染病学、呼吸系统、医学综合和内科学、公共卫生、微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结论 在结核病的控制当中,佳证据的收集和应用越来越被重视.中国作为一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作者:段琼红;钟荣;王坚杰;曾庆志;王卫华;汪鹏;吕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成都市武侯区居民狂犬病KAP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居民狂犬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狂犬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法对成都市武侯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居民狂犬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62.2%;22.9%的调查对象认为狂犬病可以治愈,郊区和城区居民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9,P>0.05);61.7%的调查对象对犬伤后处置程序回答正确,郊区和城区居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8,P>0.05).狂犬病知识得分影响因素有年龄(OR=0.76,OR95%:0.69~0.85)、家庭年收入(OR=1.92,OR95%CI:1.76~2.09),农民(OR=0.38,OR95%CI:0.31~0.47)、郊区居民(OR=2.30,OR95%CI:1.53~3.47)狂犬病知识得分较低.20.0%的调查对象有经常让犬只舔舐手的高危行为,且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OR=1.35,0R95%CI:1.10~1.66),郊区居民更易发生高危行为(OR=0.40,OR 95% CI:0.20~0.80).结论 居民狂犬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对狂犬病致死性认知不足,狂犬病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对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作者:蒋晓兰;鲁斌;余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甘肃省疾控系统慢性病干预能力的调查

    目的 全面了解甘肃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系统参与慢性病干预能力的现状,分析参与慢性病干预工作中的制约因素,为完善全省慢性病监测、干预、评估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2010年甘肃省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问卷>,通过定性访谈和网络填报获得相关数据.结果 全省总计有19.31%的CDC开展了针对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总体参与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相关干预的能力较为薄弱,干预手段单一;各级CDC慢性病防控经费平均占本单位工作经费总额的比例均不足1%;开展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的CDC个数仅占全省CDC总数的5.94%.结论 各级CDC主要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能力较差,经费匮乏,需建立慢性病预防控制体系以提高各级03C对慢性病的防控能力.

    作者:陆琛;格鹏飞;张丑吉;任晓岚;董彩霞;张静;范浩强;张永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台湾地区正常人群通气肺功能指标正常值范围的预测

    目的 建立台湾地区正常人群的通气肺功能指标的正常预测值公式.方法 选取台湾地区美兆健康体检数据库中2005-2006年的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的方式分性别和年龄段分别建立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FEVI/FVC的正常预测值公式.结果 共有研究对象男性24 216人,女性39 375人,年龄12~85岁,平均年龄(41.90±13.33)岁.利用各指标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年龄性别计算了各年龄组人群的正常值范围下限.鉴于男女性的FVC和FEV1均在20岁出现拐点,以20岁为界限,分性别建立FVC和FEV1的正常预测值公式.以12~20岁组的男性为例,FVC正常预计值公式为,FVCprd=-5.014 6+0.092 5×年龄+0.038 0×身高+0.008 5×体重,正常人群下限计算公式为FVClln=-5.834 5+0.092 5×年龄+0.038 0×身高+0.008 5×体重.通过各年龄和身高点通气肺功能均数实测值与预测值比较,可以认为正常预计值公式基本可以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结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中国台湾地区大规模人群通气肺功能的正常预计值公式和正常人群下限计算公式,正常预计值公式与原人群拟合情况良好.

    作者:舒正;梁瀛;颜济南;詹思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GFAP及PKC在电磁脉冲辐照大鼠额叶皮层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dic protein,GFAP)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在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辐照成年雄性SD大鼠额叶皮层中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辐照组(sham)和辐照组,辐照组又按辐照后取材时间不同分为0.5 h,1 h,3 h,6 h和12 h.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EMP辐照后额叶皮层中GFAP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析额叶皮层中总PKC含量;选用Western Blot法分析PKC(PKC-α,PKC-βⅠ,PKC-βⅡ),PKC-α和PKC-βⅡ蛋白含量.结果 EMP辐照后额叶皮层中GFAP阳性表达细胞数增加,胞体增大,且峰值均出现在辐照后3 h(P<0.05).额叶皮层中总PKC含量在EMP辐照后0.5 h增加且达到峰值(P<0.05),之后逐渐恢复,至12 h达到假辐照组水平;WesternBlot结果显示PKC及PKC-βⅡ在EMP辐照后0.5 h和1 h表达量增加(P<0.05),之后恢复至假辐照组水平,PKC-α在辐照各组与假辐照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EMP辐照引起大鼠额叶皮层损伤过程中,PKC含量增加可能起中要作用.

    作者:邱联波;丁桂荣;周艳;陈晨;丁军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08年与2009年全国及上海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全国、上海市及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8年和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为制定防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和2009年全国、上海市及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报告的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国和上海市均以经血液传播疾病占首位,呼吸道传播疾病报告率有所上升,肠道传染病处于下降趋势.全国以肺结核和乙肝患者为主,分别占36.01%和32.31%,上海市则是以性病发病为主,占54.23%左右.结论 传染病虽然得到了明显控制,但肺结核、艾滋病、梅毒和淋病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应针对相应疾病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对策,加强防病工作基础建设.

    作者:张璐;王宏萍;周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广东省急性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住院费用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广东省急性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肝炎患者住院经济负担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4所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10年4~5月住院的31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相关资料,了解其费用构成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东省急性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平均每次住院费用分别为13 272.78元、14 416.49元;药品费在住院费用中所占比例大,分别为7 723.34元(58.2%)、8 235.20元(57.1%);住院天数是肝炎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及合理缩短住院天数是降低急性与慢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的重要途径.

    作者:卢俊龙;马起山;邹宇华;刘海平;伍春霞;麦杏意;张顺祥;贾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雄激素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卵巢组织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ODS)发病机理及其临床特征的关系,以期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因多囊卵巢综合征行卵巢楔形切除的卵巢病理组织15例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年龄相匹配的非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于卵泡期行手术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13例为对照组.HE染色,采用双盲读片,比较两组中各级卵泡的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R在各级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卵巢组织切片始基卵泡数、闭锁卵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DS组初级卵泡数、次级卵泡数、窦卵泡数较对照组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AR在始基卵泡及生长卵泡的卵母细胞表达,在生长卵泡的颗粒细胞表达更明显.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局部组织的AR表达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赵玲;魏兆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高脂血症患者颈总动脉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应用于评价高脂血症患者颈总动脉生物力学特征的价值.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33例作为对照,利用WI技术,比较其与30例高脂血症患者左侧颈总动脉短轴方向二维图像上各壁(前壁、内侧壁、后壁、外侧壁)的收缩期大速度、应变及应变率间的差异.结果 二维速度向量显示,高脂血症患者颈总动脉血管4个壁的收缩期大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等参数均低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I技术作为一种检测动脉弹性的方法,可显示颈总动脉管壁弹性特点,可以很好地评价高脂血症患者颈总动脉的生物力学特征.

    作者:齐继连;彭云蓉;范国裕;刘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04-2009年滦南县HIV/STD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4-2009年滦南县艾滋病性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HIV/STD)感染情况的变化趋势及主要患病人群特征,评价滦南县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效果,为制定下一步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04-2009年滦南县HIV/STD传染病报告数据,比较各年份报告HIV/STD的构成变化和感染者人口学特征.结果 2004-2008年,滦南县HIV/STD报告感染总数由87例降低到15例以下,2009年报告感染总数回升至34例.2007-2009年连续3年HIV感染报告例数为0例,报告感染数多的性病为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感染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并且2004-2007年男性比例呈上升趋势,2008-2009年有所降低;感染者年龄分布以30岁以下为主,20岁以下感染者比例由2004年的27.5%增至2009年的55.9%;学历以中学为主;职业以农民、工人和待业者为主,2008-2009年农民比例降低至30.0%,工人和待业者升高至50.0%;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但未婚者所占比例由20%升高至30%左右;感染途径以非婚性行为和传播途径不详为主,经配偶传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 滦南县HIV/STD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但2009年疫情略有上升.未来工作的重点对象为进城农民工和有婚外性行为者,应大力开展安全性行为教育,强化性病门诊和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test,VCT)服务,并有必要开展相关的专项调查.

    作者:王春波;刘志杰;姜丽;马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从首次CD4指标评估天津市早期发现HIV感染者效率

    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2009年天津市不同检出途径中发现HIV阳性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以及单位发现每例HIV阳性者的成本,评估天津市不同检出途径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效率.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天津市2009年报告的HIV阳性者首次CD4+4T淋巴细胞检测值以及单位成本,以不同检出途径中HIV阳性检出率,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情况,以及发现HIV阳性者的单位成本为指标来评估不同HIV检出途径对于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效率.结果 2009年天津市不同检出途径中,自愿咨询检测途径HIV阳性感染者检出率高,而性病门诊就诊者的HIV阳性感染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高,同时从单位成本分析性病门诊就诊者发现HIV抗体阳性者的单位成本低.结论 应加大对自愿咨询检测的宣传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HIV阳性者的检出效率;同时还应加强对性病门诊的经费投入和管理,以尽早发现HIV阳性者,减少二代传播.

    作者:王欣;宁铁林;郭燕;柏建芸;朱效科;程绍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陕西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监测研究

    目的 了解陕西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污染情况.方法 2002-2007年检测陕西省8个监测点的14类2 960份食品,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2 960份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污染230份,沙门氏菌检出率7.77%.其中生猪肉、生牛肉、生禽肉、生羊肉的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19.10%、21.93%、11.63%、16.59%;熟肉和水产类为检出率5.76%、3.83%;奶类、速冻米面等食品中未检出.在时间上,以2005年检出率高,2007年低.在空间上,陕北高于关中高于陕南(χ2=12.16,P<0.01);病原学鉴定分属11个血清群或哑群、28个血清型,发现了陕西省未曾报道的Q群和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结论 要在努力把关生肉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和严格控制熟肉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防止肉食品变质;根据关中、陕北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大的特征开展食品卫生工作,落实监管措施,防范新种群菌株的扩散,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席昭雁;张阿峰;吴荣;张芳;潘立;马国柱;刘长宏;李雪梅;王安礼;岳永杰;孙永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商丘市睢阳区2005-2009年乙肝流行病学分析

    对睢阳区2005-2009年乙肝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崔化彦;赵春梅;沈祥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兵急性呼吸道疾病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入伍新兵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原体,为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留取40例老兵、204例新兵和40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新兵咽拭子,提取DNA和RNA,检测15种病原体的核酸,并留取急性呼吸道疾病新兵双份血清检测抗病原体抗体.结果 老兵组咽拭子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核酸的检出率分别为32.5%、25.0%和15.0%,高于新兵组的2.5%、2.5%和2.9%(P<0.05);在40例散发的患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新兵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5.0%和55.0%,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和嗜肺军团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0.0%、7.5%和15.0%,与老兵组(分别为25.0%、15.0%和17.5%)或新兵入营时(分别为2.5%、2.9%和7.4%)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对患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新兵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发现,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发生率为65.0%(26/40),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率为5.0%(2/40),无甲型流感病毒H5N1等感染病例发生.结论 入伍新兵在入训期间散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

    作者:方健;宋海燕;刘波;张骏飞;吴伟立;陈从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安徽省2005-2009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动态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5-2009年安徽省钩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病原学、血清学检测方法探索主要的流行菌群.结果 2005-2009年安徽省钩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055/10万,发病率高年份是2007年(0.085/10万),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7.15%(156/179).年龄分布以15~60岁为主,占86.59%(155/179),男女病例数之比为2.25:1(124/55).病例主要分布在旌德县(57例)、歙县(52例)及黄山区(15例).2005-2009年共检测出177株毒株,其中黄疸出血群占93.22%(165/177).健康人群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5.64%(122/2 162),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占68.03%(83/122),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4.55%(1 779/2 104),带菌率为8.94%(159/1 779).结论 安徽省钩体病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主要宿主是黑线姬鼠,钩体病流行血清群正在改变,需长期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李青;刘红;范引光;顾黎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藏族和汉族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调查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在不同民族、性别和年龄中的差异.方法 用生化分析仪测定参加体检的767名裕固族、604名藏族和1 808名汉族人群血浆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年龄段裕固、藏、汉族男性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女性(均有P<0.05),在45~岁年龄组裕固族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汉族和藏族男性(均有P<0.05),裕固族男性的平均血尿酸水平高于汉族和藏族男性(均有P<0.05),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裕固族、藏族高于汉族(均有P<0.05),在小于60岁年龄组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P<0.05),在60~岁年龄组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 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存在民族、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作者:宋岩;李兴祥;张本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