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锋;速丽媛;李晓琴;尹仲良;胡云;刘华;姜光莹;游天河
目的 了解延安市2004-2010年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4-2010年延安市风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延安市共发生风疹1 12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60/10万,2006年的发病率高,为36.08/10万.全市各县区均有发病,黄龙县的发病率高,为103.99/10万.各年份均有发病,3~7月为发病高峰期,人群分布以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年龄分布以5~14岁年龄组发病人数多,占发病总数75%.结论 风疹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接种风疹疫苗是控制风疹发病及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发信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出勤率与海洛因成瘾者性行为和梅毒发病的关系,为控制海洛因成瘾者梅毒发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美沙酮门诊中梅毒血清学检测为阴性,保持美沙酮维持治疗1年的121名海洛因成瘾者,再次进行梅毒血清检测,按服药期间出勤率高低分组比较性伴数、安全套使用情况和梅毒发病率.结果 梅毒总发病率为5.79%,7例新发梅毒感染者均为治疗期间性伴数>1人且安全套使用率<50%者,服药出勤率高组安全套使用率高于服药出勤率低组(χ2=4.25,P=0.039),但性伴数和梅毒发病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性传播途径是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服药出勤率高的海洛因成瘾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好.因此,在美沙酮门诊中应重视加强海洛因成瘾者性传播途径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徐建荣;季必华;秦其荣;文育峰;丁以星;夏福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开封市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对超重和肥胖人群进行综合干预,为防治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定期随访,采取群体干预和个体干预,进行改善行为和控制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 干预后筛查人群超重比例、肥胖比例明显下降(P<0.05);超重且中心性肥胖人群的膳食脂肪供能比>30%、膳食粮谷类供能比>65%、身体活动水平不足、日饮酒过量和血脂异常比例明显下降(P<0.05).结论 综合干预手段对于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的防治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张璐;宋波;李建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04-2009年北京市痢疾样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变迁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日常监测中获取疾病发病资料数据,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病原学监测结果,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菌痢报告发病率波动在142.78/10万~240/10万,发病高峰为5月21日至9月30日;近郊区发病率高于城区和远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 962.57,P<0.001),小年龄组和青年组发病率较高,其中0~岁组发病率高,达2 259/10万,为50~岁年龄组的25.47倍;北京市痢疾病原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为主,2004-2006年以福氏为主,2007年起宋内志贺菌逐渐成为优势菌株,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市痢疾诊断的符合率较低,高的2005年仅为19.14%,2008年低至3.30%.结论 菌痢仍是影响公众健康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但误诊率较高,诊断后应慎用抗菌素.
作者:吴晓娜;贾蕾;刘桂荣;窦相峰;李锡太;黎新宇;王全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妊娠结局,分析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次SLE患者妊娠的孕产史、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60例SLE患者妊娠64例次,妊娠时年龄21~39岁,平均(28.4±4.1)岁,SLE病程2~12年,平均(5.5±3.1)年.共有26例次(40.6%)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恶化主要在妊娠中、晚期.妊娠足月产15例次(23.4%),早产23例次(35.9%).治疗性流产21例次(32.8%),自然流产3例次(4.7%),死产2例次(3.1%).总活产率59.4%.引起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有24 h尿蛋白定量(OR=15.76,95% CI:2.07~120.31)、妊娠前泼尼松剂量(OR=1.18,95% CI:1.01~1.38).引起胎儿丢失的危险因素有补体C3水平(OR=0.002,95% CI:0.000~0.410)、妊娠前疾病活动(OR=8.297,95% CI:1.464~47.029).结论 应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积极控制妊娠前病情,并在妊娠期间严密随访,以减少可引发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芬;徐建华;徐胜前;刘爽;连莉;陈珊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为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和血液感染,通过呼吸道传播,多发生于婴幼儿及儿童,发病急,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呕吐、乏力、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严重者可导致残疾或死亡,病死率高达10%左右,存活者会留下耳聋、失眠、肢体运动障碍、癫痫、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作者:查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效果和影响因素,为流感疫苗接种规划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0年1月、4月、8月共抽取1 941名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血清抗凝实验方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抗体阳性率为59.51%,0~岁和60岁及以上人群抗体阳性率较低,6~岁和16~岁人群抗体阳性率较高,抗体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结论 流感疫苗是防止疫情有效措施之一,在流感高峰期来临前,要加强疫苗接种、补种,特别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和5岁以下儿童.
作者:陈国平;刘红;李芙蓉;吴家兵;胡万富;何军;刘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氮氧自由基R-1(下称R-1)对人胃上皮细胞GES电离辐射的防护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R-1对GES细胞24 h、48 h和72 h的毒性作用.给予0、1、2、4、8Gy的60Co-γ射线辐照后72 h和12 d分别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R-1对GES细胞辐射防护作用.选取防护效果佳的0.125 μmol/L浓度组对GES细胞进行预处理,给予4Gy的60Co-γ射线照射后的24 h、48 h、72 h分别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GES细胞凋亡.结果 与0 μmol/L浓度组相比,当R-1的浓度低于1 μmol/L时,GES细胞各时间点的吸光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浓度高于2 μmol/L时,其吸光值随浓度的增高下降(P<0.05).选用0.1、0.125、0.25、0.5、1 μmol/L的浓度组检测辐射防护作用,与0 μmol/L组相比,R-1各浓度组的吸光值和克隆形成率提高(P<0.05).故采用辐射防护效果佳的0.125 μmol/L浓度组处理后续实验,与照射组相比,药物+照射组的GES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折光性强、轮廓清晰、微核和核碎裂数量减少、凋亡细胞和凋亡率显著下降.结论 R-1能有效地防护60Co-γ射线对GES细胞的辐射损伤,其辐射防护作用可能与减少细胞凋亡数量相关.
作者:侯知佑;李静;杨明娟;孙晓莉;郭国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通州区腹泻病人的病原谱情况,为肠道传染病的防制工作和临床用药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通州区的部分二级医院采集未用抗生素的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和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等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共采集303份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其中男性169例,女性134例,以幼儿和青年病例为主,20~39岁占48.5%,城市病例244例,占80.5%.共培养76株细菌,其中志贺氏菌13株(4.3%)、沙门氏菌17株(5.6%)、副溶血弧菌31株(10.2%)、产毒性大肠杆菌1株(0.3%)、其他肠道病原菌14株(4.6%),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产毒性大肠杆菌这4种主要肠道病原菌阳性率为20.5%,总肠道病原菌阳性率为25.1%.结论 通州区腹泻病例肠道病原菌种类繁多,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
作者:陈立新;刘秀军;刘晓峰;王宝兰;饶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无锡市城市社区自然人群糖尿病及其患病风险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无锡市城区社区20岁以上居民13 575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无锡市城区社区20岁以上自然人群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现患率分别为6.27%和1.77%;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为该地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暴露率在男性中分别为38.89%,40.54%和48.27%,女性中分别为33.43%,31.62%和42.72%;人群中至少具有上述一项危险因素的个体占86.71%,具有高度、中度糖尿病综合患病风险的个体在人群中占25.22%.结论 无锡市城市社区人群糖尿病及其患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需大力加强糖尿病与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林玉娣;钱云;徐明;钱燕华;杨俊莹;尤晓寅;龚玲芬;王瑶;陈峰;赵杨;柏建岭;魏永越;戴俊程;吴蕾蕾;石平;张毅;曾平;张铁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性病门诊人群中HIV感染状况及相关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HIV防治措施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地区8个城市14个性病门诊符合条件的就诊者,由首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者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结果 共有11 461名性病门诊患者符合条件并入组,133人被检测出HIV抗体阳性,感染率为1.2%;其中男性HIV感染率为1.4%,女性为1.0%;汉族人群HIV感染率为0.9%,壮族为2.7%.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未婚(OR=1.73,95% CI:1.00~2.99,P=0.048)、受教育程度低(OR=4.21,95% CI:1.21~14.58,P=0.022)、娱乐行业人员(OR=3.98,95% CI:1.14~13.88,P=0.032)、有静脉吸毒行为(OR=25.09,95% CI:10.43~60.39,P=0.007)、近性行为中未使用安全套(OR=4.97,95% CI:1.38~17.88,P=0.012)等因素,是性病门诊人群中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对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发现,柳江(OR=11.48,95% CI:2.05~64.31,P=0.006)和柳州(OR=7.93,95% CI:1.75~35.91,P=0.004)的HIV感染率明显更高.结论 广西地区性病门诊人群中HIV感染状况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应增加对该人群的HIV抗体检测;性病诊疗机构应该作为重要的机构参与对HIV的控制和预防,充分发挥其作用,减少HIV在性病门诊人群中的感染和传播,从而减少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可能.
作者:朱邦勇;黄培勇;尹跃平;陈祥生;魏万惠;王红春;卜今;王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随访中HIV新发感染率、队列保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08年4月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61名MSM招募者进行间隔6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检测HIV抗体,估算HIV抗体阳转率,并分析MSM的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与12个月时队列保持率的关系.结果 南京MSM队列12个月的HIV抗体阳转率为5.09/100人年,随访12个月时队列保持率为6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队列保持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户籍所在地为南京(OR=2.430,95% CI=1.409~4.190)、6个月能随访到(OR=11.664,95% CI=6.509~20.901)、寻找性伴场所为互联网(OR=2.222,95% CI=1.228~4.022)、近1年参加同伴教育活动(OR=2.080,95% CI=1.095~3.950)和年龄大于30岁(OR=3.296,95% CI=1.737~6.253).结论 该地区MSM人群中有较高的HIV新发感染率和高危性行为暴露率,户籍为当地、年龄较大、近1年接受过同伴教育以及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的MSM较容易保持在随访队列中.
作者:张敏;闫红静;汪娜;吴苏姝;李解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烟台市戊型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戊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并对烟台市2005-2009年戊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采集患者粪便、猪胆汁进行套式RT-PCR检测,对阳性者开展戊肝基因测序.结果 烟台市戊型肝炎呈散在发病,周期性流行,年均发病率为5.70/10万,冬春季流行,中老年农民为主,呈沿海岸线分布特点,海阳、蓬莱、福山呈地方性流行,有扩散趋势,大部分乡镇发生过流行.病毒序列分析表明,烟台市戊型肝炎病人的基因型以Ⅳ型为主,猪胆汁检测基因与人同源.结论 烟台市戊肝主要基因型为Ⅳ型,在局部地区流行并有扩散趋势,加强健康教育,改善饮食卫生习惯,降低人群发病已刻不容缓.
作者:李波;姜梅;崔伟红;王曰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症状监测预测预警方面的应用.方法 对症状监测信息系统中采集到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和高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7月~2008年6月门诊就诊中呼吸道症候群数进行建模拟合,2008年7月的数据用来进行模型验证.结果 温特斯乘法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呼吸道症状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与2008年7月的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4.17%.结论 温特斯乘法模型能够较好应用于症状监测预测预警,为早期识别异常信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乔;袁政安;陶芳芳;谢维;白云;吴红岩;朱渭萍;储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针对这一点,国内各地都对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s)的高危行为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干预调查.主要干预途径有:发放宣传材料、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为FSWs提供就医便利、开展同伴教育等.各种途径的干预都有一定效果,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干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暗娼实际行为与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脱离,性行为方式多样化带来的隐患,暗娼人群中存在吸毒者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针对FSWs所进行的调查、干预及其相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综述,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马文喆;羊海涛;还锡萍;彭志行;喻荣彬;沈洪兵;陈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当涂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医护过程中锐器刺伤暴露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当涂县1家县级医院和13家乡镇卫生院及25家村卫生室,于2010年11月~2011年1月对其中的307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7名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2.4%,其中对发生HIV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单位知晓率为90.9%;不同医院级别、职业和科室以及是否曾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之间掌握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程度不同(均有P<0.05);57.3%的调查对象承认在近1年医疗护理过程中有曾经被针具利器刺破皮肤的经历,不同职业、职称和科室医务人员之间针刺伤发生率不同(均有P<0.05).结论 当涂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低,发生锐器刺伤等职业暴露率较高,有必要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作者:喻晓东;秦其荣;叶冬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07-2009年成都市各级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乙肝病例诊断质量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样本,根据<成都市乙肝网络报告质量(诊断符合率)专题调查方案>进行调查.结果 对88家医疗机构,共1 621份有效乙肝病例个案进行诊断符合率调查.符合乙肝病例实验室诊断的有963例,诊断符合率为59.41%;不符合病例658例,其中乙肝病原携带者判定为乙肝病例389例,占24.00%;无法判断病例246例,占15.18%;假阳性病例15例,疑似病例8例,分别占0.93%、0.49%.结论 成都市乙肝病例误诊、误报率较高,导致诊断符合率较低,其原因主要是将病原携带者及证据不足病例作为乙肝确诊病例进行报告,提示要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培训,确保乙肝病例报告质量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周晓锋;速丽媛;李晓琴;尹仲良;胡云;刘华;姜光莹;游天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了解新疆精河县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现对2006-2009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06-2009年新疆精河县腮腺炎疫情资料均来自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作者:杨博;金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于农村社区HIV/AIDS患者关怀支持活动模式.方法 以农村社区为基础,由艾滋病防治专家、志愿者、社区医务人员、患者家属等组成关怀支持团队,通过开展培训、社区宣传教育、心理支持、患者交流、营养支持活动,为HIV/AIDS患者提供情感关爱和心理支持.结果 本活动目标人群为150例HIV/AIDS患者,平均年龄为(44.61±10.78)岁,男性65人,女性85人.活动结束后抽取目标人群60例,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测量其生存质量情况.活动前生存质量总分为(74.30±12.64)分,活动后总分为(84.95±16.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关怀支持体系,对充分发挥社区在艾滋病控制方面的参与功能、互助功能、整合功能及动员社会力量控制艾滋病传播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牛洪艳;王培席;王伟;刘彦;周新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闸北区性病门诊患者2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2008年7~8月间前往闸北区中心医院规范化性病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HSV-2、HIV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 共有256例就诊者接受调查,平均年龄(36.86±11.82)岁,大多数为男性(178人,占69.5%)、在婚(179人,占69.9%)、外地户籍(150人,占58.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41人,占55.1%).初次性行为年龄范围为13~39岁,平均年龄在(22.37±3.67)岁.222例(86.7%)调查对象目前有固定性伴,145例(56.6%)调查对象近3个月有过商业性行为,7例(2.7%)调查对象有吸毒行为,1例(0.4%)HIV检测呈阳性.HSV-2感染率为30.1%,男性为25.8%,女性为3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混杂影响后,女性HSV-2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近3个月有商业性行为者HSV-2感染率高于无商业性行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 上海市闸北区性病门诊患者中HSV-2感染率较高,其中女性、有商业性行为者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作者:高眉扬;钟羽西;刘仲苓;李朋;何纳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