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褥汗过多玉屏风颗粒治疗效果观察

洪亚

关键词:产后, 玉屏风颗粒, 病理现象, 孕期, 体内, 睡眠, 水分, 生理, 皮肤, 排泄, 汗腺, 功能, 发热
摘要:产后皮肤汗腺功能旺盛,借以排泄孕期体内所积贮之水分,褥汗较多,尤其在睡眠和初醒时更甚,一般数日内自行好转,此为正常生理理象;若不因过度劳累,衣厚或发热等原因而持续大量出汗,不能自止,则为病理现象.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聚维酮碘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感染325例

    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感染,腹腔残留脓肿等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手术中不进行有效处理,抗菌药物也很难避免术后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等腹腔残留感染的发生.我院在手术中应用聚维酮碘(碘附)处理,明显减少了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鸿;羊伟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夏季住院患儿头皮静脉和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观察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重要的损伤,也是难度较高的技术,小儿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小儿的治疗护理和抢救工作.儿科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普及应用,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输液并发症,使得护患关系变得融洽[1].

    作者:郑亚女;朱亚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胰腺癌3例误诊分析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肿瘤的8%~10%.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消瘦、黄疸.早期症状不典型,实验室诊断缺乏特异性,常易误诊.目前临床确诊者已多属晚期,手术切除率及5年生存率低.笔者现就临床遇到的3例胰腺癌典型误诊病例进行报道,以期找到误诊原因,提高胰腺癌的诊治水平.

    作者:金书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136例护理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穿刺活检是术前诊断前列腺癌可靠的检查方法[1].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TRUPB)的前列腺癌检出率高,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活检,已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牟红云;郑建萍;程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肝动脉栓塞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肝动脉化疗术(TACE)是目前各期肝癌介入治疗为经典的方法.但随着TACE的开展,其术后并发症也引起了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关注.为此,笔者对行肝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围术期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对照比较,效果满意.

    作者:倪东方;郑丽平;赵素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五十一)推拿治疗婴幼儿便秘技术

    便秘指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2天)或有便意但排不出.小儿便秘主要原因有饮食不当、排便习惯不良、特发性巨结肠、局部器质性病变、直肠结肠神经结构异常、内分泌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及药物性便秘等.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小儿便秘虽非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但可以降低患儿生活质量,若长期得不到适宜治疗还可影响其生长发育.

    作者:许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先天性梅毒致继发性肾病综合征4例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我院2002-2009年共收治先天性梅毒患儿58例,其中继发性肾病综合征4例,占6.9%.

    作者:陆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心肌桥误诊为心绞痛28例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冠脉)及其分支通常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当一段冠脉被心肌所包绕,该段心肌称为心肌桥,该段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其发作时可表现为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容易出现误诊误治.笔者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工作期间,遇到被误诊的心肌桥病28例.笔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整理,以期发现其整体特征及误诊规律.

    作者:何建中;翁少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东阳市横店医院社区医生工作记录信息化管理经验介绍

    东阳市横店镇10个社区,17个行政村,131个自然村,外来人口约7万,户籍人口约8万.为做好横店镇的公共卫生工作,管理难度非常大,为便于社区责任医生开展工作,以及资料保存共享,方便各级检查工作,2010年1月横店医院公共卫生科医生开发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于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作者:蔡松娟;楼瑞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磐安县2006-2009年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情况分析

    我国结核病患病率较高,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也较多,抗结核药引发肝损害的情况也随之增加.为此笔者对所在中心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抗结核药物引发肝损害的情况进行了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此期间我中心确诊为结核病343例,除去原有肝功能损害或表面抗原阳性9例,共334例.其中男性219例,女性115例;15~55岁1 87例(56.0%),>55岁147例(44.0%).

    作者:东红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克罗恩病145例内镜分析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壁层炎症性病变,可累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及胃肠道以外的器官,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有一定难度.笔者收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克罗恩病145例的病例资料,并对其内镜资料进一步分析,以了解其内镜特点.

    作者:周翔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有机氟中毒32例救治分析

    在本地区小儿误服有机氟中毒时有发生.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我院共收治误服有机氟患儿32例,现将临床救治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3~9岁,其中≤3岁22例(68.7%),>3岁10例(31.2%);农村30例(93.7%),城市2例(6.2%);发病至入院时间短30min,长5h.

    作者:聂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宫颈妊娠6例

    宫颈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我院1993年9月至2008年9月间收治6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年龄25~40岁,都有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并清官史,其中经产妇4例,宫内节育器2例.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停经后持续性无痛性阴道流血,50~1000ml,平均300ml.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肠息肉832例内镜诊治结果分析

    大肠息肉随着大肠镜的普遍开展有很高的检出率,作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情况下大肠息肉均需摘除,内镜下高频电息肉摘除术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我院2001-2009年期间行大肠镜检检出息肉832例,现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平;高凤声;黄雯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豆根板蓝苦参汤局部湿敷治疗尖锐湿疣73例

    2004年4月至2010年3月我们以豆根板蓝苦参汤局部湿敷治疗尖锐湿疣7 3例,获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3例均系我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男19例,女54例;年龄17~39岁;病程3~17个月.皮损集中分布于肛周或外阴部,未融合成大块.根据典型症状及辅助检查确诊,并排除假性湿疣、阴茎珍珠状丘疹、扁平湿疣及皮脂腺异位等疾病.

    作者:李子午;王德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江北区2009-2010年健康体检婴幼儿骨强度测量结果分析

    为了解江北区婴幼儿的骨强度状况,我们利用一年时间对来本院行健康查体的婴幼儿进行了骨强度测定.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来本院健康体检的3岁及以下儿童1012人.1.2方法1.2.1检测方法测量仪器为以色列生产的Sunlightomnisese7000超声骨密度仪.

    作者:陆兰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51)

    5.1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处方2]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复方丹参20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右旋糖酐40 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双嘧达莫 200mg 静脉滴注每天1次适应证:高度怀疑DIC而未能确诊者.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睾丸扭转2例报告

    1病历资料例1 男,15岁,因左侧睾丸肿痛9天于2009年10月5日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睾丸炎,给予抗感染治疗,睾丸肿痛无明显减轻.入院查体:左侧阴囊略红肿,大小约6cm×4cm×4cm,质韧,触痛明显,睾丸附睾边界不清,提睾反射消失,透光试验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示睾丸附睾肿胀增大,睾丸内血流消失.诊断:左侧睾丸扭转.

    作者:孙海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指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所致的非机械性胃排空延迟,常见于胃部手术后[1].本研究拟通过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手术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作者:董汉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剂量麻黄碱联合羟乙基淀粉扩容在经皮肾镜碎石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因其取石速度快、结石取净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适应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肾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中.但PCNL既要求有较广泛的麻醉平面,术中又需变动体位,两者均可对循环产生影响,严重者甚至出现麻醉意外[1].因此,PCNL麻醉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作者:和伟易;胡东军;唐兰芳;孙涛;李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