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无并发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李丽菁;李彩球;夏丽美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疾病患者, 并发症, 妊娠结局, 重度子痫前期, 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 母婴健康, 分娩, 关系, 产妇
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为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无并发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我们对近年来在我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4年至2007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5264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04例(9.6%).504 例中妊娠期高血压204例(39.9%);子痫前期和子痫300例(59.5%),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96例(65.3%),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104例(34.7%).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76例护理体会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发性并发症,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或瘙痒与黄疸并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 [1].我院产科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ICP产妇76例,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积极主动的监护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赵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脾、宫外孕破裂术中自血回输31例

    近4年来,我院收治肝、脾、宫外孕破裂31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治愈率97%.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该31例术中自血回输的应用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1例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大40岁,小4岁,平均26岁.闭合性肝破裂2例,锐器损伤肝破裂1例,脾破裂12例,宫外孕破裂16例.

    作者:胡先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的基本含义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1].2008年7月我院开始应用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为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陆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结膜瓣角膜缘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53例效果观察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传统的单纯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为30%~50%[1].笔者于2005年5月至2008年4月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53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颖君;陈新强;吴慧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为了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笔者对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70例患者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彩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诊治116例

    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8年11月,对11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诊胃镜检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6例中,男80例,女36例,年龄19~76岁,平均44岁,分别以黑便、呕血或者两者兼有来诊.

    作者:尤华强;张秋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宫外孕漏诊1例

    患者女,34岁,农民,2007年2月26日因停经42 天,腹痛2天,阴道不规则出血1天入院,拟诊先兆流产.末次月经2007年1月14日,经期正常,停经至今无明显早孕反应.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隐痛,能忍,无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感,无畏寒发热,无腹胀腹泻.因盆腔炎史2年,拟诊盆腔炎在外院抗感染治疗,输液2天,未见好转.

    作者:胡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联合银黄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占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0%~15%.多由细菌感染所致,也可由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传统使用青霉素治疗,由于目前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已成为一种趋势.笔者近年应用阿奇霉素联合银黄颗粒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满意.

    作者:谢小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建立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炎肾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畅通的血液透析通道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我们自2000年3月以来,对需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通道,术后1个月改用此通道做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祝洪平;丁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28)

    3.5消化性溃疡[处方12]奥美拉唑 20mg 每天1次口服适应证:非甾体抗炎药(NSAID)引起的溃疡.分析:目前对NSAID溃疡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暂停NSAID或减少NSAID剂量,检测Hp感染,并进行根除治疗.在质子泵抑制药(PPI)治疗期间,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可能不受或较少受继续服用NSAID的影响,因此PPI是治愈溃疡的理想药物.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足口病防治关口要前移到乡村

    今年3月以来,我国多数地区均陆续报告了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发病数明显增加,并有死亡病例出现.3月底,卫生部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陈竺部长、马晓伟副部长亲自担任组长、副组长,并由陈竺部长主持召开了鲁、豫、鄂三省手足口病防控电视电话会商会议.

    作者:郑灵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金华市金东区基层医疗单位2007年消毒灭菌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城乡医疗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应逐步纳入医院感染监测体系,以科学地指导消毒灭菌工作,积极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为掌握我区基层医疗单位的消毒灭菌情况,我们于2007年10月对全区15所乡镇卫生院、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的消毒灭菌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方兴;汪松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代谢综合征40例

    代谢综合征(MS),即胰岛素抵抗综合征.MS患者易发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高血压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卵巢综合征以及某些癌症等致命性疾病[1].如果不进行早期干预,MS和随之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本研究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用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观察其对MS 的作用.

    作者:郑娟;沈大跃;廖庆红;何纯;王明敏;周琴;李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式颈丛神经阻滞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颈肩部手术180例

    单纯颈丛阻滞或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颈肩部手术可能麻醉效果不满意,须复合局麻或全麻才能完成手术,我院近四年来采用改良式颈丛神经阻滞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应用于颈肩部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义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一起急性外源性硫化氢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2007年7月4日,慈溪市市政公司工人在一窨井内进行管道封堵凿通作业时发生一起极其严重的急性硫化氢中毒事件,致1人轻度中毒、4人死亡,经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确认是急性外源性硫化氢中毒引起.

    作者:景利飞;施南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进式包皮环切术43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观念的转变,包皮环切手术有逐年增多趋势,患者对术后恢复和局部皮肤的美观程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行改进式包皮环切术43例,经实践证明,此种手术方法对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均有满意的效果,患者也乐于接受.

    作者:卢生海;韩生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早期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4例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髋关节常见损伤之一,其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率高.我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早期治疗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34例,疗效满意.

    作者:杨德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地诺前列酮栓在孕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临床应用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保证母儿的安全需要适时终止妊娠,而采用阴道分娩时常用的终止妊娠的方法为引产.引产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宫颈是否成熟,因此对宫颈条件不成熟的产妇则需在引产之前使用器械或药物的方法来促进宫颈成熟.本院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将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尖锐湿疣85例临床病理分析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探讨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本文就我院确诊的85例尖锐湿疣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

    作者:蒋树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3例围术期护理

    我院于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3例,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护理,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33例,男10例,女23例,年龄52~88岁,平均69.5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9例(27.3%),股骨颈骨折20例(60.6%),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12.1%);行全髋置换术25例(75.8%),行双侧股骨头置换术8例(24.2%).

    作者:季光芬;郑文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