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杰
儿童危重型哮喘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并进行性呼吸困难的严重病症,如控制不良则迅速恶化,甚至威胁生命,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现将我院2000年至2006年收治的儿童危重型哮喘46例采用联合治疗方案抢救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青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盆腔结核多发于育龄妇女,是肺外结核的一种类型.在肺外结核中发病率,误诊率高,潜伏期长.为探讨本病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女性盆腔结核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爱国;孙敬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研究表明,无论是否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有房颤的患者死亡率高于无房颤患者.近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示,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存在明显的心房肌重构,包括电重构和组织重构,这种重构可导致房颤不易被逆转,使房颤持续并逐渐演变成慢性房颤.长期预防其反复发作仍然是一项困难的问题,尽管目前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仍是主要的方法.
作者:黄书攀;童海光;郭志坚;黄志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痛经为妇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应用女金胶丸治疗痛经8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芳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脑膜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1].脑膜瘤中瘤细胞明显分化不良称为恶性脑膜瘤.笔者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且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7例,结合相关病理资料及CT扫描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费家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芬太尼透皮贴是一种新型的麻醉镇痛药,主要经皮肤吸收,具有高效,低分子量、高脂溶性等特点.笔者自2001年7月至2004年5月,对52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用芬太尼透皮贴镇痛并观察其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炜;徐艳霞;徐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祖国医学的脉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诊断方法.它是我国祖先名医们历经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脉诊仍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认真学习并掌握.
作者:张群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常发生切口皮肤边缘坏死和感染,严重者出现慢性跟骨骨髓炎,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曲维波;曲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包皮系带裂伤虽然较轻,但在生活中应当引起重视.我院从1995年至2007年共收治包皮系带裂伤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桂明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院自2005年使用思密达、小檗碱(黄连素)、小剂量盐酸普鲁卡因保留灌肠佐治婴幼儿腹泻,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健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编者按为鼓励和指导乳腺癌患者科学、有效地向病魔作斗争,由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主持,联合相关科室专家,面向患者举办了一次公益性讲座.讲座内容全面、丰厚,更适于基层医生学习、借鉴.本刊将这次讲座的讲义择其主要内容整理刊出.在此,谨向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表示感谢.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患者常突然起病,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方向转动或自身的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闭目难立有倾倒等.我院应用纳洛酮联合异丙嗪(非那根)治疗眩晕症,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杨先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一个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北京为例,近的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上成年人CKD的发生率为9.5%,女性略高于男性.
作者:王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大咯血病例.我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中矽肺所致者占绝大多数.无手术指征的大咯血用药物止血疗程长、疗效差,且易反复发作.
作者:祝勇;陈素明;尚红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可在出生2~3d出现,早是生后24h,一般可以自然消退.为减轻新生儿黄疸,笔者对新生儿进行水疗联合抚触,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改霞;黄进锋;聂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微生物学的发展,下呼吸道原发性细菌感染已明显减少,而病毒感染却较常见.我们采用自拟疏风清热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并与常规西药治疗做比较.
作者:刘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45例,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3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例1 女,45岁,因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1年,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第2天下午突发上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频繁.
作者:葛明浩;陈之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乙酰胆碱酯酶(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早已成为心血管内科医师关注的焦点,前者是血管紧张素Ⅱ(AT-Ⅱ)生成的关键酶,后者则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AT-Ⅰ)转化为AT-Ⅱ,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作者:邓中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虽然治疗上有所进展,但尚无新的突破,早期诊断对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焕光;王红敏;徐江平;钱伟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老年人高血压有其特殊性,半数以上以收缩压升高为主,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均很低,非药物干预治疗显得尤其重要,而健康教育是非药物干预治疗的重要环节.
作者:汪云福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