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镜下糖尿病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

崔永春;李凯;田毅;田忠;罗富良;罗佳菲;唐跃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糖尿病, 心肌梗死, 猪, 雏型
摘要:目的 探索影像辅助式胸腔镜微创手术(VATS)建立糖尿病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健康和糖尿病小型猪各7只,在电视放大图像指导下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定点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然后通过血清学、影像学和组织学手段评价模型.结果 两组动物术后血清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均增至参考值上限的10倍以上.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MRI)和组织病理分析表明,VATS后两组心肌受累部位均为心尖、左室前壁和室间隔中远段.但糖尿病小型猪的心脏功能相对低下;梗死区与梗死危险区比值更高(18.4%±5.5%比5.3%±3.9%,P=0.03);心肌梗死透壁度更重(75%以上),符合糖尿病心肌缺血耐受性差的疾病特征.结论 VATS是一种制备糖尿病小型猪AMI模型的安全、有效方法.
中华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TOR信号通路在乳腺癌拉帕替尼耐药细胞系中的作用

    目的 建立乳腺癌拉帕替尼耐药细胞系,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拉帕替尼逐步增加剂量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构建耐药细胞系rMDA-MB-231;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细胞毒实验检测拉帕替尼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的表达改变;Lipofectin 2000转染小分子双链RNA干扰序列沉默rMDA-MB-231细胞mTOR基因的表达;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膜联蛋白V和碘化丙啶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MTT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拉帕替尼对MDA-MB-231和rMDA-MB-231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6.1±0.6)和(34.9±2.7)μmol/L(P <0.01),耐药5.68倍(P<0.01).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rMDA-MB-231细胞中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DA-MB-231细胞.mTOR靶向小干扰RNA (siRNA)特异性的下调了rMDA-MB-231细胞中mTOR的表达.对照组、阴性RNA干扰对照组、mTOR特异性RNA干扰组分别在20 μmol/L拉帕替尼作用48 h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3.4%±2.5%、14.2%±2.8%、34.6%±5.8%,对照组和mTOR特异性RNA干扰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阴性对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拉帕替尼耐药细胞rMDA-MB-231出现了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siRNA干扰mTOR基因表达可显著提高拉帕替尼对rMDA-MB-231致凋亡作用,为拉帕替尼耐药的防治和临床用药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建东;王全胜;白熠洲;寇德强;李席如;陈凛;李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不同胎龄新生儿肺功能动态监测

    目的 探讨无肺部病变的足月儿及不同胎龄早产儿肺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110例,按出生胎龄分为3组:足月儿(出生胎龄37 ~40周)组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平均出生体重(3.1 ±0.3)kg;晚期早产儿(出生胎龄34 ~ <37周)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出生体重(2.1 ±0.3)kg;早期早产儿(出生胎龄< 34周)组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平均出生体重(1.4±0.3)kg.在生后1、14及28日龄,进行潮气呼吸检测,运用反复呼吸气体洗出法技术,进行功能残气量(FRC)及肺清除指数(LCI)测量.各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统计.结果 3组新生儿75%、50%、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5、TEF50、TEF25)在第1、14及28天均逐渐升高,而呼吸频率则逐渐下降.足月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在第28天TEF75、TEF50、TEF25、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值均明显高于早期早产儿组[(71±21)、(66±16)比(55±19) ml/s,(70 ±20)、(62±17)比(51±16)ml/s,(54±17)、(51±13)比(38±10) ml/s,37%±8%、34%±9%比29%±6%,38%±6%、33%±8%比28%±7%,F =5.82、8.74、11.30、7.72、16.40,均P<0.01],而呼吸频率、LCI值则低[(49±6)、(51±8)比(56±7)次/min,8.6±2.7、8.9±2.2比10.8±2.0,F=10.09、7.15,均P<0.05].纠正胎龄40周时,足月儿组与晚期早产儿组TEF50、TEF25、TPTEF/TE、VPEF/VE仍均于早期早产儿组[(65±21)、(62±12)比(50±17)ml/s,(51±13)、(47±10)比(39±10) ml/s,36% ±8%、31%±7%比30%±6%,37%±10%、32%±8%比29%±6%,F=4.41、8.23、9.08、7.35,均P<0.05].结论 新生儿肺功能参数随日龄逐渐改善,早期早产儿组各项肺功能参数落后于足月儿组,在纠正胎龄40周时,仍不能达到足月儿水平.新生儿肺功能监测有助于评估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肺脏发育.

    作者:齐利峰;余加林;刘晓红;卫敏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吸入激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结核风险增加有关

    众所周知,使用口服激素和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能够增加结核患病风险,但尚不明确使用吸入激素(ICS)是否也会增加结核患病风险,我国是结核高发地区,临床上常常遇到影像学存在陈旧性结核病灶或既往曾有结核病史,同时需要使用ICS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因此,明确ICS的使用是否增加结核患病风险及如何识别具有高风险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飞;贺蓓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Notch1信号在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免疫活性异常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转染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后对其表达Notch1信号的影响,并观察Notch1信号在HBx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免疫活性中的作用.方法 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pcDNA3.1/myc-HBx质粒及pcDNA3.1/myc-Notch1质粒,转染HK-2细胞,并应用短发卡RNA(shRNA)沉默Notch1基因表达.将细胞分为7组:①正常培养组;②转染HBx空载质粒组;③转染HBx质粒组;④转染HBx质粒+Notch1空载质粒组;⑤转染HBx质粒+Notch1质粒组;⑥转染HBx质粒+Notch1 shRNA空载质粒组;⑦转染HBx质粒+Notch1 shRNA沉默质粒组.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中Notch1受体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CD40表达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HK-2细胞经转染HBx基因后,可高表达HBx,Notch1shRNA在HK-2细胞中的转染效率也高达70%,基因沉默有效;转染HBx基因组细胞Notch1水平高于正常培养组及转染HBx空载质粒组相比,且Notch1过表达组细胞表面MHC-Ⅱ、CD40表达均明显高于Notch1空载质粒组(9.69%±0.52%比4.90%±0.32%,21.56% ±0.71%比15.74%±0.20%,均P <0.05),其上清液中IL-4水平亦高于Notch1空载质粒组(50.2±0.6比28.1±1.2,P<0.05),而IFN-γ水平较低(11.9±1.7比18.8±0.8,P<0.05).Notch1基因沉默后上述指标结果呈相反变化.结论 HBx基因转染HK-2细胞后可引起Notch1表达上调;Notch1又可促进细胞表面免疫分子的表达,并调控细胞因子分泌,终导致细胞损伤及免疫微环境的紊乱.

    作者:王轩;周益;袁伟杰;尚明花;包谨芳;朱楠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关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与管理第9版ACCP抗栓治疗及血栓预防指南的启示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转变,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西方国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病死率占全部疾病死亡原因的第3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1].因此,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王辰;翟振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腔镜联合提肛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近期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提肛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ELAPE)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北京医院胃肠外科3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20例行传统截石位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E)者为LAPE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3±6)岁;LELAPE组15例先取平卧位行腹腔镜腹部手术,再取折刀位行经提肛肌外会阴部手术,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61±7)岁.应用t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LELAPE和LAPE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会阴部刀口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9±52)比(246±55) min、(35±13)比(33±9)d,(61 ±25)比(63 ±20)h,(15.7±2.5)比(16.8±2.9)d,(12±3)比(15 ±4)d,均P>0.05];分别发生2例和3例并发症(P>0.05);LELAPE组会阴部术中出血量更少、拔除会阴部引流管时间更早[(76±31)比(148±36) ml,(6.2±1.6)比(10.3±l.8)d,均P<0.05].结论 L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较传统截石位手术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吴国举;肖刚;周新平;赵刚;贾文焯;余涛;安琦;杨华;龙海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骨髓衰竭性疾病之—,也是血液系统的顽症.近年,SAA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存活期显著延长;但是仍有20%~30%的SAA患者治疗无效、复发及向恶性病转化.因此,对SAA预后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SAA更合理的个体化治疗.一、宿主预后因素1.病因:从病因上SAA可以分为原发性、肝炎相关性、妊娠相关性、药物或化学中毒相关性.原发性SAA所占比例超过80%,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较好.有研究证实药物或化学中毒相关SAA预后较好,肝炎相关SAA预后较差[1.2].

    作者:董琪娥;邵宗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索拉非尼联合干扰素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总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0月泌尿外科门诊收治的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晚期肾癌患者共57例,其中24例为索拉非尼组,33例为索拉非尼+干扰素组,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客观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期,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索拉非尼组平均服药15(7 ~56)个月.其中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8例、疾病进展1例,死亡14例,客观反应率4.2% (1/24),疾病控制率37.5% (9/24).索拉非尼+干扰素组平均服药15(4~30)个月,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21例、疾病进展1例,死亡9例,客观反应率6.1% (2/33),疾病控制率69.7% (23/33).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可耐受.加用干扰素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而不良反应率并无增加.

    作者:黄涛;宋希双;张志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筛选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有效性

    目的 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的218例VTE患者作为VTE组,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同时期同科室的无VTE的394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依据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评分和VTE危险分级.比较两组得分情况并探讨分级与VTE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VTE组平均评分为(4.9±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2.0)分(P=0.000);中危患者与低危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6,95% CI为0.62 ~2.56);高危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低危患者的2.00倍(95% CI为1.10~3.61),极高危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低危患者的5.76倍(95% CI为3.24 ~ 1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分析评级为极高危的患者后发现,得分5~6分的极高危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低危患者的4.15倍(95% CI为2.28~7.56),得分7~8分的极高危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低危患者的11.13倍(95% CI为4.88 ~25.36),而≥9分的极高危患者发生VTE的风险为低危患者的21.00倍(95% CI为6.34 ~ 69.52).结论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可有效地基于个体危险因素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量化的VTE风险评估.

    作者:周海霞;唐永江;王岚;肖军;王博;杨婧;罗达;李娟;陈晓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临床评分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肺血栓栓塞症(PTE)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由于其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引起国际医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1].PTE在我国曾被认为是少见病,对其识别与诊断长期未予以重视,临床误诊、漏诊率高,不规范的治疗行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国内医学界对PTE认识逐渐深入,部分医院的统计资料显示PTE住院病例数、疾病构成比有显著增加的趋势[2].

    作者:张帅;翟振国;杨媛华;王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栓塞发生率的荟萃分析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方法 全面检索截至2012年6月的PubMed数据库(1966年~)、Embase数据库(1974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及维普数据库(1989年~),查找研究COPD急性加重期肺栓塞发生率的文献,采用Stata 11.0版统计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在检索到的2273篇文献中,共有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4篇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共纳入762例患者,其中肺栓塞145例.报道的COPD急性加重期肺栓塞发生率为3.3% ~33.0%,荟萃分析合并发生率为15.8%(95% CI为5.1%~26.4%),在不明原因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肺栓塞发生率为29.0%(95% CI为20.8% ~37.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尤其是不明原因者肺栓塞发生率较高,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芳;程兆忠;王镜銮;韩伟忠;孙妮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外周血HFLC%检测在快速诊断肿瘤患者败血症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百分比(HFLC%)快速诊断肿瘤患者败血症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并进行血培养的肿瘤患者130例(败血症者60例,非败血症者70例),血培养的同时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外周血HFLC%,胶乳免疫比浊法和快速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以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差异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FLC%和CRP诊断败血症的效能.结果 败血症组外周血HFLC%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败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0.30% (0.10% ~0.70%)比0.10%(0~0.20%)、0.10% (0 ~0.20%),80.3(28.5 ~129.5)比3.3(1.4~41.4)、1.4(0.6 ~2.5)mg/L,均P<0.01].HFLC%和CRP诊断败血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和0.92,敏感度为71.7%和96.7%,特异度为58.7%和82.0%,两者判断败血症效能均较好.败血症组HFLC%水平与PCT和CRP呈显著正相关(r=0.637、0.241,均P<0.01).结论 HFLC%可作为辅助诊断肿瘤患者败血症简便、快速、经济的新指标,有利于及早判断败血症和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

    作者:罗耀凌;徐培光;彭颂国;李健沛;邝妙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SIX2基因在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液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液中SIX2基因的转录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以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2008年10月至2012年1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的45例肾母细胞瘤患儿作为病例组(男29例、女16例),以健康体检或就诊的性别、年龄匹配的排除肿瘤等恶性疾病患儿1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法检测SIX2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t或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病例组中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SIX2基因的甲基化对其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中SI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RQ)高于对照组(1.93±1.10比0.57±0.39,t=5.354,P=0.000);病例组SIX2基因甲基化阳性者有8例,对照组12例,病例组中甲基化阳性比率更低(x2 =19.600,P=0.000).病例组的RQ值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淋巴转移、治疗转归均有关(均P <0.05).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甲基化组的RQ值均低于非甲基化组(1.35±0.44比1.95±1.15,0.43±0.29比1.13±0.20,t=2.459、3.896,P=0.020、0.002);甲基化组中病例组的RQ值高于对照组(t=5.624,P=0.000);非甲基化组中两者之间的R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2,P=0.229).结论 肾母细胞瘤外周血中SIX2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转录表达有关,是基因表达调节方式之一,并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SIX2基因在发生甲基化的肾母细胞瘤中有可能充当癌基因的角色,转录水平的过表达与其甲基化状态有负相关倾向.

    作者:宋东建;岳丽芳;杨合英;贾新雅;张俊杰;徐彦磊;郭飞;王家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胸腔镜下糖尿病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索影像辅助式胸腔镜微创手术(VATS)建立糖尿病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健康和糖尿病小型猪各7只,在电视放大图像指导下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定点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然后通过血清学、影像学和组织学手段评价模型.结果 两组动物术后血清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均增至参考值上限的10倍以上.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MRI)和组织病理分析表明,VATS后两组心肌受累部位均为心尖、左室前壁和室间隔中远段.但糖尿病小型猪的心脏功能相对低下;梗死区与梗死危险区比值更高(18.4%±5.5%比5.3%±3.9%,P=0.03);心肌梗死透壁度更重(75%以上),符合糖尿病心肌缺血耐受性差的疾病特征.结论 VATS是一种制备糖尿病小型猪AMI模型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崔永春;李凯;田毅;田忠;罗富良;罗佳菲;唐跃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液中炎症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液中炎症相关指标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VTE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0年1至12月于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5例VTE患者(男41例,女54例)的血液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纤维蛋白原(FBG)、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症相关指标与正常参考值范围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程分期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性别、年龄、VTE类型、体质指数、吸烟状态、病变特点分别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探讨这些指标与VTE的相关性.结果 VTE患者血液中NE (0.72)、CRP(15.0 mg/L)及男性患者ESR(20.0 mm/l h)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而WBC(男7.27×109/L、女8.67×109/L)、FBG(男3621 mg/L、女3201 mg/L)及女性患者的ESR(19.5 mm/1 h)水平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CRP在VTE急性期(平均秩次值49.72)和亚急性期(平均秩次值44.80)高于慢性期(平均秩次值30.25);年龄≥50岁者FBG、CRP、ESR高于年龄<50岁者(平均秩次值分别为48.83比34.53,44.32比28.90,45.95比27.84);非肥胖者WBC水平高于肥胖者(平均秩次值为52.96比36.46);吸烟者FBG、CRP高于与非吸烟者(平均秩次值分别为57.75比42.69,53.92比37.75);累及外周肺动脉者FBG、CRP、ESR水平高于未累及外周肺动脉者(平均秩次值分别为59.24比37.39,52.68比33.19,50.08比36.5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部分临床常用的炎症相关指标在VTE患者中升高,且在VTE急性期和亚急性期以及高龄、非肥胖、吸烟、累及外周肺动脉的VTE患者中较明显.

    作者:刘芳芳;翟振国;杨媛华;王军;王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