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伦;杜润法;张永江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1].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快速敏感的血β-HCG放射免疫监测和B超技术的应用,使得不典型或主诉无特殊的异位妊娠确诊率不断提高,从而为许多未破裂的异位妊娠患者提供了保守治疗的契机.我院在探讨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丽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答:痴呆是一种病症,可以引起其发生的病甚多,可以分为三组:①以痴呆为主的病,如阿尔茨哈默病又称弥漫性脑萎缩症,再如皮克病又称脑叶萎缩症或老年性痴呆.②其他脑部病变引起的痴呆如脑动脉硬化症、多发性脑梗死、腔隙状态、慢性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即宾斯万格脑病、脑瘤、脑外伤后、慢性硬膜下血肿、震颤麻痹、感染中毒性脑病、正常颅压脑积水、颅内炎症、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慢性舞蹈病、多发性硬化、雅-克病、脊髓小脑变性、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方法.2000年8月至2004年5月,我们为163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现对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张彩霞;李东旺;李建红;李成学;王波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物质供应的充足,不良饮食习俗的影响等,冠心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近年来,慢性心功能衰竭(CHF)病人也快速增长.有关CHF诊治方面的研究不少.本文就非常规药物治疗CHF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青山;刘淑芳;金仲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西药一直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但其不良反应常常使患者中断治疗.我院采用中药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付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其发生率在不断升高,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为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医护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恢复期的护理与治疗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作者:陈素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慢性咳嗽的治疗1.1非特异性治疗停止吸烟.对于痰液较多的咳嗽病人应以祛痰、排痰治疗为主,避免使用强力镇咳药,以防止痰液滞留加重感染.1.2特异性治疗对于感染因素引起的咳嗽,予以相应的抗感染治疗;过敏性支气管肺疾病予抗组胺药和β受体激动剂治疗;气道肿瘤病人应积极解除其对上下呼吸道的压迫,并给予全身或局部的化疗和(或)放疗.
作者:沈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外科创伤,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意识丧失又加长期卧床,易并发肺部感染,故对患者加强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276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49例(17.8%).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有效地预防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顺利康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金环;李奉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儿童常见的免疫相关性血管炎综合征.其严重的并发症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冠状动脉瘤和心肌梗死.本病临床症状不典型,社区医院医生往往认识不足,导致误诊,从而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现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本院误诊10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君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磺脲类(sulfonylureas,SUs)降糖药在结构上都有磺基、脲酰基及两个辅基.其中磺基和脲酰基为基本结构.由于两个辅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磺脲类药物,也是决定药物作用强度、作用时间、代谢特点的基本结构.S U s包括第一代的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醋磺已脲(acetohexamide)、甲磺氮卓脲(tolazamide),及第二代的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格列吡嗪(glipizide)、格列齐特(gliclazide)、格列波脲(glibonuride)、格列喹酮(gliquidone)等.另有格列美脲(glimepiride),有人称之为第三代磺脲类降糖药.
作者:衡先培;杨柳清;吴立凤;陈霞;翁苓;谢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母乳是婴儿佳的食品和饮料,实行母乳喂养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作者:薛秀霞;孙序青;刘玉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病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或受体功能紊乱有关,主要是大脑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等神经递质含量的减少[1].抑郁症的诊断目前尚无客观的实验室证据,主要根据病人的病史和临床症状,如情绪低落,并出现许多伴随症状,而且程度严重、旷日持久,造成病人社会功能受损,或者给病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抑郁症的治疗有多种方式,但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药物从上世纪50年代的第一代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OI)发展到目前的第三代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尤其是80年代以后开发的SSRI,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等优点,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目前,抗抑郁症药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作者:黄枝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物,其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以致死、致残.为引起足够重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现将5例误用胰岛素过量致严重低血糖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兆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儿科近2年采用小剂量红霉素促进早产儿胃排空,防止胃食管反流,使早产儿摄入足够的奶量,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及热卡,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石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婴儿猝死综合征(简称SIDS)指婴儿本属健康,突然发生意外猝死,而尸检却找不到死因,又称摇篮死亡.本病过去认为系夜睡时所盖被厚被闷或系溢乳吸入而死.近年来,通过对本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及防治等研究,确认猝死为独立的病种,生前大多有猝死的病理生理基础及危险因素,并非健康儿的意外窒息所致.现将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接诊的院前死亡病例中,诊断为婴儿猝死综合征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钱会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4年9月~2005年1月,我科对36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应用生理盐水与肝素稀释液封管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奎;李悦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时导致新的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称为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其发生率在5%~10%,尤其左室功能不佳者发生率高.其发生机制与复极延长,早期后除极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等有关.大多发生在开始治疗后数天或改变剂量时,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室速、长QT间期与尖端扭转型室速[1].严重者可致死,故应高度警惕其发生.
作者:史广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一类病因未明疾病.患病率高,占消化专科门诊患者的1/3以上[1].近年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和(或)社会因素与该病的发生及演变有一定的联系.2002年9月~2004年8月,我科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彩龙;周兰芳;戴月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心肌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及排便习惯的改变,易形成便秘.特别是老年人,如在排便时,用力不当,可使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脏骤停.所以必须设法保持患者每日排便通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吕爱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六利尿药和脱水药1呋塞米(速尿)-氢氯噻嗪实例:患者,男,32岁.因全身水肿1周就诊.24小时尿蛋白:9.2g,血白蛋白:22g/L.初步诊断:肾病综合征.应用呋塞米、氢氯噻嗪利尿.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