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抑郁症药介绍

黄枝优

关键词:抗抑郁症药物, 治疗药物, 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 临床治疗, 病人, 酶抑制药, 药物治疗, 临床症状, 精神障碍, 功能紊乱, 不良反应, 伴随症状, 再摄取, 选择性, 实验室, 羟色胺, 胺氧化, 证据
摘要: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病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或受体功能紊乱有关,主要是大脑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等神经递质含量的减少[1].抑郁症的诊断目前尚无客观的实验室证据,主要根据病人的病史和临床症状,如情绪低落,并出现许多伴随症状,而且程度严重、旷日持久,造成病人社会功能受损,或者给病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抑郁症的治疗有多种方式,但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药物从上世纪50年代的第一代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OI)发展到目前的第三代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尤其是80年代以后开发的SSRI,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等优点,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目前,抗抑郁症药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一类病因未明疾病.患病率高,占消化专科门诊患者的1/3以上[1].近年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和(或)社会因素与该病的发生及演变有一定的联系.2002年9月~2004年8月,我科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彩龙;周兰芳;戴月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咳嗽的治疗体会

    1慢性咳嗽的治疗1.1非特异性治疗停止吸烟.对于痰液较多的咳嗽病人应以祛痰、排痰治疗为主,避免使用强力镇咳药,以防止痰液滞留加重感染.1.2特异性治疗对于感染因素引起的咳嗽,予以相应的抗感染治疗;过敏性支气管肺疾病予抗组胺药和β受体激动剂治疗;气道肿瘤病人应积极解除其对上下呼吸道的压迫,并给予全身或局部的化疗和(或)放疗.

    作者:沈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生理盐水与肝素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比较

    2004年9月~2005年1月,我科对36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应用生理盐水与肝素稀释液封管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奎;李悦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双下肢水肿3个月

    编辑部的同志们你们好!我是一名乡村医生,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现有一患者去我市大医院也未查出病因,特向贵刊求援,以帮助患者找到病因,解除疾苦.患者,女,42岁,已婚.因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而就诊我处.患病以来无恶心、呕吐、头昏、心悸等症状.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渗血症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常并发低渗血症.回顾我院1996~2004年收住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205例,其中出现低渗血症86例(占42.0%).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张德乐;张乔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肠扭转坏死抢救成功1例

    1病历介绍患儿,男,出生后20天,因阵发性哭闹、腹胀、呕吐一天,于2004年12月16日入院.呕吐物为黄色胃肠液,呕吐频繁,期间肛门溢少量果酱样大便2次,未排气.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呈中度脱水貌.T37℃,P156次/分,R32次/分,体重4kg.

    作者:张向军;慕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深静脉置管156例的护理

    危重患者的救治往往需要同时输入不同成分的液体,通过深静脉置管,一次可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管腔分隔,即避免了使用三通连接器时输液速度的相互影响和药物配伍禁忌,也减少了血气胸的发生率,同时减轻了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及护理工作量.

    作者:王西娟;马欣;王君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剂量红霉素促进早产儿胃排空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近2年采用小剂量红霉素促进早产儿胃排空,防止胃食管反流,使早产儿摄入足够的奶量,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及热卡,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石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防治重度有机磷中毒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应用奥美拉唑进行防治,并与西咪替丁作对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叔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快速静脉滴注长春瑞滨患者50例的护理

    长春瑞滨(诺威本,NVB)是一种半合成的长春花生物碱,静脉给药后分布广泛而持久.国内外临床研究已证实NVB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疗效突出[1].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率高达41%,联合阿霉素(ADM)治疗晚期乳腺癌,初治患者有效率高达70%,复治患者达42%~74%.该药在我国应用的历史还不长,但其很高的有效率已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2].但此药静脉注射给药后毒副作用多,对局部血管刺激性大,病人有时不能耐受.2003年1月到2004年1月我院为50例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了N VB化疗,采用快速静滴,化疗前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NS)冲洗静脉,减轻对血管刺激引起的胀痛,保护血管减少了用药后毒副作用引起的并发症,保证病人顺利完成治疗方案,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刘洁;程丕叶;谢建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冠状动脉造影术137例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在县级医院起步晚,目前独立开展的基层医院为数不多,其技术水平有待于提高,经验有待于积累.现将我院从2001年5月~2004年3月开展137例CAG作一回顾性分析,介绍基层医院开展CAG点滴经验及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关艳丽;陈胜备;张立群;王文娜;刘善宽;钟碧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喘鸣及呼吸困难、阵发性咳嗽.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缓解咳喘症状及呼吸困难,防止发生并发症.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别慧玲;赵洪波;王长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尿病手术病人10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中需要手术的机会大于非糖尿病患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一生中会经历各种手术.手术可加重糖尿病病情,而糖尿病又会影响手术效果.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分科设置不利于对糖尿病手术病人的综合管理.检测血糖不及时,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切口感染[1],甚至引起败血症、切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

    作者:郭云珍;韦志利;孙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危重患者低血糖38例临床分析

    短暂的低血糖就能引起明显的脑功能紊乱,如果长期、严重的低血糖未及时纠正,会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甚至致死.我院内科2001年的危重病人常规测得低血糖(BG<3mmol/L)者38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任景艳;任景莹;任景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及排便习惯的改变,易形成便秘.特别是老年人,如在排便时,用力不当,可使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脏骤停.所以必须设法保持患者每日排便通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吕爱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第三讲社区常见疾病第四章儿科常见疾病

    第一节新生儿疾病一、新生儿黄疸(一)生理性黄疸[诊断要点]1.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黄疸在10~14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

    作者:张莹;王桂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中药保守治疗26例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1].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快速敏感的血β-HCG放射免疫监测和B超技术的应用,使得不典型或主诉无特殊的异位妊娠确诊率不断提高,从而为许多未破裂的异位妊娠患者提供了保守治疗的契机.我院在探讨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丽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围手术期患者高血压的处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其发生率在不断升高,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为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医护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恢复期的护理与治疗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作者:陈素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巨大子宫肌瘤1例

    患者女,46岁.因发现腹部包块2年,自觉明显增大6个月,于2004年1月13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约新生儿头大小,可轻微活动,质较硬,无腹痛,未经诊治.近6个月包块明显增大,伴有气急,下蹲及弯腰困难,无尿频及排便困难,无明显消瘦.入院体检:T36.6℃,P84次/分,R18次/分,BP120/80 mmHg.

    作者:索丽娜;黄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观察

    自2001年以来,我院共收治狼疮肾炎病人14例,分别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并对疗效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申宗利;刘凤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