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许光霞;彭玉华;岳宗柱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 甲钴胺, 联合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现报道如下, 神经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发生和发展, 下肢坏疽, 临床症状, 疗效显著, 控制血糖, 感觉减退, 肢体, 应用, 疼痛, 麻木, 截肢, 基础
摘要: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肢体静息时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甚至引起下肢坏疽而被追截肢.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和延缓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但在此基础上还应采取相应的特殊治疗.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提高.现报道如下: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BsAg阳性258例血清HBV五项指标分析

    为了解我市饮食从业人员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我们对确定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员进一步做了乙肝五项指标的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兆国;翟庆桂;王爱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致病人死亡

    1案情患者女,12岁,于某日上午10时被其母灌服氧化乐果约30 ml,之后出现恶心,大汗淋漓,口吐白沫,40分钟后送入医院,经洗胃,氯磷定0.5g+5%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加阿托品两次共10mg后,病情稳定,于下午1时转入儿科病房.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精索平滑肌肉瘤1例

    病历简介患者,男,37岁,右睾丸触及一块肿物一年余就诊.B超检查提示精索部位实质性肿块,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临床诊断为右睾丸肿物.行右睾丸肿物、右侧附睾切除术,术中见右附睾约3cm×3cm×4cm大小的肿物,并送病理.巨检:右睾丸3.5cm×2.5cm×2cm,已剖开切面淡黄色;肿物位于附睾头,2cm×3cm×3.5cm,有包膜,切面灰白色,局部淡黄色,质较韧,与附睾一体与睾丸游离;剖开肿物发现肿物与输精管粘连为一体(取肿物2块),肿物与输精管粘连处(取1块),精索长5cm,外直径0.5cm.精索、睾丸、附睾各取材一块.镜检:切片为平滑肌来源的肿瘤,瘤细胞纵横交错排列,界清晰,胞浆丰富,核大小不一,异形性明显,有核分裂象及瘤巨细胞,间质中有少许小血管,局部有坏死及透明变性.病理报告为平滑肌肉瘤(中低分化).

    作者:张超;王俊;李丹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8例误诊分析

    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现将本人近几年经治的8例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昏迷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邢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透视下闭合穿针治疗肩锁关节脱位76例疗效分析

    我院自1997年以来,采用透视下闭合穿针治疗肩锁关节脱位76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王群;金华;杨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7例抢救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其病死率不断下降.其病死率在不同国家、不同医院相差甚远,为1%~19%[1].现将我院3年来抢救的27例DKA小结如下:

    作者:刘先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延迟性血气胸22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胸外伤195例,其中延迟性血气胸22例,均得到及时诊治,无死亡病例.现将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侯立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近年来,心脑血管内科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血清载脂蛋白的异常改变,是预示和判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具有特异性的生物化学指标[1].据此,我们对部分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了载脂蛋白AI(AooAI)、载脂蛋白B(ApoB10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观察,旨在探讨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

    作者:魏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常山县382户农村居民自我保健状况与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维护人群的健康是社区护理的基本目标.为了很好地启动和有针对性地在农村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对某地农村居民的自我保健状况以及对社区护理需求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小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多塞平的临床新应用

    多塞平(doxepin)为三环类抗抑郁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类抑郁症及抗焦虑.近年来,随着其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又发现了一些新的作用,现对其新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佩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关元穴按压联合足三里针刺治疗椎管麻醉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外科手术椎管麻醉,术后常引起尿潴留.传统方法常采用热敷下腹部、听流水声、改变体位等诱导排尿法.我科对60例椎管麻醉术后尿潴留病人采用关元穴按压联合足三里针刺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孟凡美;杨艳霞;马莉;刘玉兰;丁学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下)

    五、其他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治(一)慢性支气管炎(ChB)定义:为咳嗽、咳痰连续2年以上,每年累积或持续至少3个月,并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咳嗽、咳痰一般晨间明显,咳白色泡沫痰或黏液痰,加重期亦有夜间咳嗽.ChB是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然而在门诊诊治的慢性咳嗽患者中,ChB只占少数.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很多其他病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患者常被误诊为ChB.

    作者: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37例抢救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突发昏迷是护理工作中常见急症之一.众多昏迷病人常伴有呼吸困难,准确迅速地处理呼吸道问题是维持生命、稳定病情、为病人争取进一步诊治机会的关键.2003年10月~2005年7月,我院急诊病区对收治的37例昏迷病人适时安置口咽通气管进行抢救,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梅芳;吴亚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加减独活寄生汤治疗慢性腰腿痛68例

    慢性腰腿痛为农村基层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笔者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本病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戴雨虹;戴华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妊马雌酮与米索前列醇配合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用于绝经妇女取器效果35例观察

    绝经妇女的取环时间以绝经后1年内为宜,好不超过1.5年.因为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血中雌激素水平低下,阴道、宫颈及子宫萎缩,给取器造成了一定困难.为避免受术者痛苦,便于取环,笔者对35例绝经后妇女取环前一周给予口服妊马雌酮(倍美力),取环前3小时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取环时用2%利多卡因行宫颈旁注射阻滞麻醉,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秀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加凝血酶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脑出血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凝血酶有加速血液凝固,促进上皮细胞增生的作用.我院内科用奥美拉唑、凝血酶联合治疗脑出血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爱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花粉的医疗保健作用研究近况

    花粉是植物的精子,集中了植物体的精华,营养十分丰富.花粉的功用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了.近30年以来,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竞相开发各种各样由花粉制成的食品、药品及美容品受到了亿万人民的青睐[1].

    作者:丁蕾;支崇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肠梗阻误诊为卵巢肿瘤蒂扭转1例

    病历摘要女性患者,50岁.因下腹疼痛1天,于某日18时急诊入院.患者10小时前下楼梯时突然下腹疼痛,呈持续性坠痛,继而胃痛,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既往身体健康,26岁结婚,孕2产2,足月顺产1次,剖官产术后23年.查体:T36℃,P 78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表情痛苦,急性病容,颜面及口唇无苍白.心肺听诊正常.腹平坦,下腹正中可见12cm长手术瘢痕.

    作者:牛运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高代谢症候群.但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被误诊.我院1997年3月~2004年12月共发现4例老年甲亢误诊病例,现将其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景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台州市2000~2004年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定期体检是广大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证,也是降低妇女病患病率、做好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措施.为了做好妇女保健工作,实行临床与保健相结合,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台州市各县市区每年或每隔一年组织一次妇女病普查工作,主要针对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在职和离退休女职工,建立普查档案,开展以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医疗保健方针,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将台州市2000~2004年这五年妇女病普查的情况作一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