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重函;钱萍;雷村;周瑛;沈林强;颜福根;柯忠妹;王华
患者女,18岁.因反复多关节痛5年,再发10 d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德市医院.入院前5年余突发右手背关节肿痛,疼痛刀割难忍,尤以夜间为重,难以入眠,3d后症状缓解,每年约发作2次,间歇期无症状.随后累及左手、双足、双膝、左肘、左肩关节,穿鞋紧、受湿冷、饱餐等都可能诱发,每月发作约2次,发作期延长,出现关节肿胀畸形,全身多发痛风石形成,并有部分皮肤破溃排出白色结晶.
作者:高小娟;陈仁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延髓血管母细胞瘤(HB)临床特点和诊治策略,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至2012年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2例延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治经过和手术效果.结果 主要症状为头痛、躯体麻木和肢体肌力下降.磁共振发现病变均为单发.位于延髓近脑桥1例,延髓中部7例,延颈交界4例;位于软膜下9例,髓内3例;3例有囊性变.5例行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供血动脉主要为小脑后下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分支,1例行术前栓塞.完整切除11例,1例仅行电灼.术后症状改善8例,加重2例,死亡2例.随访3个月~ 10年,McCormick神经功能Ⅰ~Ⅱ级,1例术后7年复发.结论 位于延髓中下段髓内、囊性HB和中小型延髓背侧HB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神经功能可获改善,手术应作为一线治疗选择.延桥交界和位于延髓背侧的大型HB(≥3 cm)手术风险大,术后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脑积水等,手术须慎重.
作者:严勇;陈菊祥;卢亦成;胡国汉;孙克华;丁学华;骆纯;吴小军;张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颈椎研究学会(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CSRS)第40届年会于2012年12月5至8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来自加拿大西多伦多医院的Fehlings教授为本次年会主席,下届CSRS主席是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颈椎外科研究所负责人Riew教授.经过严格双盲审稿,本次年会择优选取了180篇论文分别进行大会发言及壁报交流,并推出了新第5版《The Cervical Spine》权威教科书.本次会议继续秉承CSRS的传统,在年会的首日开设了第17届颈椎外科教学课程讲座(instructional course lecture),对颈椎外科手术技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颅颈交界区疾病的治疗及手术并发症四方面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及手术视频演示,旨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手术操作相结合,进一步促进颈椎外科理论和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其中,针对颅颈交界区疾病,大会首次邀请了神经外科医师参与,拓展并深化了颈椎外科与神经外科的交流与协作.在正式会议阶段,与会学者围绕颈脊髓病、脊髓损伤、颈椎创伤、颈椎畸形、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基础研究八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以下就本次年会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做一概述.
作者:黄轩;陈智;沈洪兴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的食管癌切除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07至2008年间收治的104例已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3周、6个月、1、2、3年时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设计和制定均参照了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活质量调查QLQ-C30量表及QLQ-OES18食管癌专用量表.结果 管状胃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和1年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全胃组(均P<0.05);术后3周、术后2、3年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量表25个指标中,反酸选项术后3周、6个月、1年时得分结果均为管状胃组优于全胃组(P<0.05),在术后第2、3年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3年时管状胃组中恶心一项得分显著优于全胃组(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第3年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食管癌切除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管状胃有益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后期将继续关注患者生存状态.
作者:李林峻;吴庆琛;张诚;张敏;李强;蒋迎九;陈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住院医师科研水平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完善住院医师科研培训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9年1-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60人和硕士研究生63人发放123份科研问卷,回收并分析.1~3年级为低年资住院医师53人,4~5年为高年资住院医师7人.结果 住院医师组科研技能和发表论文人数及比例均低于硕士研究生组(13.2%比82.4%,P<0.05),高年资组则优于低年资组(7/7比0/46,P<0.05).科研时间不足(82.3%比67.8%),科研课程学习不足(69.5%比35.5%)以及导师指导不足(22.6%比11.9%)是制约住院医师(尤其是低年资)科研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充足的科研时间、科研课程的学习以及导师的指导是科研水平的提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莉;刘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在我国,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成熟,血液净化在重症的救治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烙上了重症医学的理念和特征,我们称之为重症血液净化(critical care blood purification,CCBP).重症患者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可以说CRRT是重症血液净化的基石.然而CRRT并不是万能的血液净化方式,当遇到大分子溶质及蛋白结合率高的溶质时,CRRT会丧失威力.为了更有效地清除致病物质,重症患者有时需要采用将不同血液净化技术组合或结合在一起的集成(hybrid)技术.
作者:杨荣利;陈秀凯;王小亭;刘大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共278例,已经妊娠87例,分析患者年龄、肌瘤部位、大小和个数与术后妊娠的关系,同时探讨手术技巧和妊娠结局.结果 27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无中转开腹,因子宫创面出血术后再次腹腔镜下缝合止血1例,术后3个月超声检查子宫切口均愈合,局部无不均质回声、积液和血肿形成;术中穿通子宫腔8例,术后3个月均经官腔镜检查无官腔粘连;已经妊娠87例,术后妊娠时间2个月至5年3个月,按年龄分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按肌瘤部位、大小和个数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妊娠的患者中,无妊娠期或者分娩期子宫破裂发生.结论 需生育妇女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以选择的,术后妊娠率与患者年龄相关.避免术后妊娠期或者分娩期子宫瘢痕破裂的关键在于术前超声的正确定位和恰当的手术操作.
作者:宋光辉;张松英;李百加;韦伟;黄东;林小娜;楼红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一、概述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中枢性抗交感和抗焦虑作用,能产生近似自然睡眠的镇静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镇痛、利尿作用,对呼吸无明显抑制,对心、肾和脑等器官功能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特性.可用于气管内插管行呼吸机治疗患者的镇静,围手术期麻醉合并用药及有创检查或治疗时的镇静.
作者: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麻痹对预后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3例.根据28 d生存状况分存活组和死亡组,记录初始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及28 d生存状况.结果 死亡组初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14.6±5.6)分比(20.4±4.8)分,P<0.01;每搏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SVRI) (212.7 ±52.6)比(185.4 ±50.5)、脉压每搏指数比值(PP/SVI) (2.8 ±0.7)比(2.5±0.6),有效主动脉弹性指数(EaI)(5.0±1.2)比(4.3±1.1),24、72 h乳酸清除率(rLac)以及7 rLac均显著低于存活组,(18.4±46.4)比(21.5 ±49.7),(19.9±49.6)比(-21.5 ±46.3),(35.5±45.8)比(-59.5 ±64.5),P<0.05.SVRI,SSVRI,PP/SVI及EaI均与24、72 rLac及7 rLac相关,P<0.01.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麻痹时,SVRI,SSVRI,PP/SVI及EaI与预后及组织灌注相关,其中SSVRI,PP/SVI及EaI相关性更强.
作者:王小亭;李素玮;柴文昭;陈秀凯;张宏民;刘大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经小肠营养能否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收集1992年1月至2012年9月关于比较经胃营养与经小肠营养对HAP发生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然后采用RevMan 5.0软件对纳入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不同途径的营养方式对HAP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830例患者;其中6个研究分析了经小肠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两组HAP发生率分别为15%(62/407)及23%(97/427).与经胃营养相比,经小肠营养明显降低HAP的发生率[RR 0.67,95% CI(0.51 ~0.89),P=0.005;I2=0%)],但不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RR l.08,95% CI(0.84~1.40),P=0.54;I2 =0%]及ICU住院时间[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0.04 d,95%CI(-2.83 ~2.91),P=0.98;I2 =96%].亚组分析显示经小肠营养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RR0.64,95% CI(0.46~0.90),P=0.01;I2=9%)],但不降低非VAP的HAP发生率[RR0.74,95%CI(0.45 ~ 1.21),P=0.23;I2=0%)].结论 与经胃营养相比,经小肠营养可以显著降低HAP发生率,尤其降低VAP发生率,但不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
作者:谢剑锋;黄力维;郭凤梅;杨毅;邱海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对AD细胞活力及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数期生长的PC12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A组)不做处理,Aβ 25-35模型组(B组)加入20μmol/L的Aβ25-35,Aβ25-35+Cur治疗组(C组)加入20 μmol/L的Aβ25-35和1μmol/L的Cur,Aβ25-35+ rHMG1损伤组(D组)加入20 μmol/L的Aβ25-35和500 ng/ml的HMGB1,Aβ25-35+溶剂对照组(E组)加入20 μmol/L的Aβ25-35和1μl/ml的DMSO,孵育24h后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定性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D、E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0.76±0.06、0.63±0.02、0.75±0.03比1.22 ±0.06,P<0.05)、胞内HMGB1表达明显升高(1.19±0.14、1.12±0.16、1.16±0.09比0.85±0.04,P<0.05);与B组相比,C组细胞活力上升33%、HMGB1表达下降31% (P <0.05).B组较A组存在大量的HMGB1核外释放,而C组HMGB1的核外释放较B组减少.结论 姜黄素可减轻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毒性,其机制与下调HMGB1的表达、抑制HMGB1的核外释放有关.
作者:张英;雍慧媛;史小婷;周俊;马千;连庆泉;曹红;李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广泛性焦虑患者(GAD)对情绪信息自动加工的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首次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心身病房、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门诊的GAD患者15例,性别、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5名.利用情绪面孔作为情绪刺激材料,借助于表情相关的失匹配负波(MMN),对GAD患者的情绪信息的自动加工过程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病例组的MMN波幅较对照组显著减低[MMN1:病例组(-0.30±0.09)μV,对照组(-0.68 ±0.13)μV,P=0.0003;MMN2:病例组(-0.22 ±0.13)μV,对照组(-0.72 ±0.13)μV,P=0.011];Post-hoc分析显示,在右半球,病例组负性表情诱发的MMN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MMN1:病例组(-0.45±0.15)μV,对照组(-0.99 ±0.15)μV,P=0.017; MMN2:病例组(0.23±0.22) μV,对照组(-1.23 ±0.22)μV,P=0.003];在左半球,病例组正性表情诱发的MMN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MMN1:病例组(-0.12±0.14)μV,对照组(-0.65 ±0.14)μV,P=0.015; MMN2:病例组(0.14±0.18) μV,对照组(-0.42±0.18)μV,P=0.039].结论 (1)GAD患者存在对表情的加工损害.(2)GAD患者对正、负性表情的自动加工均受损,无表情特异性.
作者:贾鸿宁;常翼;许晶;史娜;庞小梅;唐迪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左心室-动脉偶联关系的变化及机制.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感染性休克兔模型,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n=6),内毒素组(E组,n=6);分别在0h点(手术完成后30 min),2h点(注射内毒素或生理盐水后1h)和4h点(注射内毒素或生理盐水后3h),行超声检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记录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组2h点左心室收缩末弹性(Ees)低于0h点,(75.7±5.2) mm Hg/ml比(90.8±7.2) mm Hg/ml;4 h点Ees低于2h点,(58.5±3.6)mm Hg/ml比(75.7±5.2)mm H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2h点和4h点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DV)均小于0h点,(3.3±0.2)ml比(3.6±0.3)ml和(3.3±0.2) ml比(3.6±0.3)ml;4 h点左心室顺应性(Ced)低于0h和2h点,(0.6±0.1)ml/mm Hg比(0.7±0.1)mL/mm Hg和(0.6±0.1)ml/mm Hg比(0.8±0.1)ml/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2h和4h点有效动脉弹性(Ea)均低于0h点,(41.4±2.9) mm Hg/ml比(50.5±3.2) mm Hg/ml和(40.1 ±2.7)比(50.5±3.2) mm H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4h点Ea/Ees高于0h和2h点,(0.7±0.1)比(0.6±0.1)和(0.7±0.1)比(0.6±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Ea/Ees2 h点与0h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0.1)比(0.6±0.1),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代偿期左心室-动脉偶联关系无显著变化,感染休克失代偿期偶联不匹配,主要与心肌收缩功能相对心室后负荷降低更显著有关,可能与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李素玮;刘大为;王小亭;张斌;陈秀凯;柴文昭;张宏民;杨全会;何怀武 刊期: 2013年第35期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non dementia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ND)是由血管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的异质群体,其认知损害程度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界于正常和痴呆之间.其显著的异质性表现在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过程、临床特点以及对治疗反应不同等多个方面[1].VCIND可以发展为VD,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且也影响脑血管病的康复.
作者:靳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患者女,37岁.因腰臀部疼痛、会阴区麻木、排尿频急、肛门紧缩、持续便秘半年求治.之前外院行腰椎MRI提示为LS/S1椎间盘突出,针对性给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药物治疗及针灸牵引等保守治疗1个月无果,症状进行性加剧.因疼痛剧烈,每日需要口服散利痛片,终用量为每天20片(5 g),仍然无法有效镇痛,夜间无法入睡.入院后分析原MRI,考虑为S1-3椎管内肿瘤,遂行头、胸、上腹、盆腔CT扫描,发现盆腔内巨大占位,压迫膀胱.综合双肿瘤位置,患者症状得以解释,但原发转移关系仍需手术病理做出终判断.
作者:闵重函;钱萍;雷村;周瑛;沈林强;颜福根;柯忠妹;王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假包膜在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10至2012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有明确垂体腺瘤假包膜的垂体腺瘤病例22例,其中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5例,垂体无功能腺瘤11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5例,垂体泌乳素(PRL)腺瘤1例.术后随访2~24个月.初步探讨利用垂体腺瘤假包膜行包膜外切除对垂体功能、肿瘤复发的影响.结果 22例垂体腺瘤患者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全部切除.垂体无功能瘤患者头痛、视力、视野改善.5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术后葡萄糖生长激素抑制(OGTT)试验:3例生长激素均降至1 μg/L以下,2例生长激素分别为4.2μg/L(术前22μg/L)、7.7 μg/L(术前66μg/L),并在随访中.1例垂体PRL腺瘤术后PRL为4.3μg/L.5例垂体ACTH腺瘤术后ACTH除1例为15.7 ng/L,其余均降至5 ng/L以下.1例术后脑脊液漏,修补后效果良好.1例术后一过性尿崩.病理诊断均为垂体腺瘤,周边可见假包膜.结论 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过程中,利用假包膜囊外切除可全切肿瘤,保护正常垂体功能,减少复发.
作者:冯铭;姚勇;邓侃;幸兵;连伟;李桂林;魏俊吉;窦万臣;包新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后临床可疑复发、转移病灶再活检的价值,包括病理诊断、发现第2原发肿瘤及判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变化的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4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临床可疑复发、转移病灶时,经我中心多学科讨论后,接受转移病灶的再次活检,明确其病理学诊断和ER、PR、HER-2状态.结果 42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活检并发症.其中,明确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31例,转移灶与原发灶的ER、PR、HER-2不一致率分别为22.6%、25.8%和9.7%;明确非乳腺第2原发肿瘤7例,包括原发性肺癌5例和原发性胰腺癌2例;穿刺未见癌细胞4例.结论 乳腺癌复发、转移病灶的再活检可明确其病理学诊断,排除第2原发肿瘤,并可以明确复发转移灶的激素受体和HER-2状态变化,指导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方案.
作者:瞿晴;许赪;陈小松;任若冰;蔡嵘;楼谷音;沈坤炜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