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麝香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薛忠福;闫广会

关键词:麝香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应用治疗, 基底动脉, 经颅多普勒超声, 动脉血流速度, 发作性眩晕, 地形图检查, 眼球震颤, 同向偏盲, 女性, 年龄, 男性, 临床资料, 构音障碍, 共济失调, 感觉障碍, 恶心呕吐, 治疗组, 对照组
摘要:1临床资料治疗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5~78岁.对照组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44~78岁.两组病人均有反复发作性眩晕,并伴有肢体、面部运动或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同向偏盲,复视,眼球震颤,构音障碍,恶心呕吐,但无耳鸣、耳聋,Romberg(龙贝格)征阳性.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合脑电地形图检查,均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低于正常.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病人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与体会

    糖尿病(DM)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DM病人,而DM本身的并发症和代谢紊乱是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1].因此,要全面了解外科病人的健康状况,并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DM病人手术前、后护理,以保证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本文将DM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苗圃;于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术后承气汤预防肠粘连的临床研究

    肠粘连是腹部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应用术后承气汤预防肠粘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全胜;刘革命;李素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莫雷西嗪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莫雷西嗪(乙吗噻嗪)为酚噻嗪类衍生物,具有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相类似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我院自1996年10月至2001年10月试用莫雷西嗪口服治疗268例各类心律失常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红艳;侯开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一起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流感爆发流行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在炎热的夏季,以腹泻、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流感爆发流行少有报道,现将发生这次流感爆发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李朝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法与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方法比较

    多年来,我们在饮食从业人员体检中,采用的是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此方法操作程序较为复杂、费时、费工.现在我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法和血凝抑制试验两种方法检测HBsAg,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兆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急性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症状,治疗不当易致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因此,如何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止咳、祛痰药物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重要措施.我们选用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生产的十味龙胆花颗粒,对12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婷;杨文卓;孙宗芝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阿托品过量的教训分析

    2000年笔者在应用大剂量阿托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曾遇3例因阿托品过量中毒患者,3例均为中年男性.现将诊治观察中的体会报到如下.

    作者:周家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成功抢救肝、脾破裂1例体会

    我院是所农村卫生院,条件非常简陋,创院近三十年来,仅开展过下腹部常规手术.近期成功抢救肝、脾破裂1例,报告如下.

    作者:蒋旭凌;曾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疗效

    合理用药是指医生在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药理知识,密切结合病人的病情,认真细致地拟定用药方案,包括正确地选择药物、恰当地剂量、正确地给药方法,给药间隔时间、疗程及合理联合用药.合理用药的目的,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保证药物的适用安全,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从而达到正确的治疗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药物层出不穷,因此,合理用药成为治疗中一个重要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约为10%~20%,其中5%患者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死亡[1].我们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开展合理用药,逐步杜绝药物的滥用,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下面针对合理用药的几个环节,如何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谈一点看法.

    作者:杜步云;刘士云;赵学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强化行业管理实行重心转移开创农村卫生工作新局面

    1认识到位、开发到位是抓好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农村卫生工作说到底,是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医疗保健及三级网底建设处在转轨断档的游离状态.

    作者:王文中;孙秀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胃石症55例报告

    自1995年至今,我院手术治疗胃石症55例,取得了很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乡村卫生组织是农村基层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其功能主要是为农民提供安全、方便的常见伤病诊治服务,并承担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任务.由于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村卫生所在服务中追求经济效益,出现了营利性医疗倾向,农民群众因病致贫率又呈现上升趋势.这一问题的产生与现阶段党和国家卫生政策相悖.因此,建立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模式,对巩固和发展农村卫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戚龙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面部疖肿继发颅内感染及败血症1例

    1病历介绍患者,男,10岁.因双眼红肿伴头痛、发热3天入院.查体:T38.8℃,P88次/分,R21次/分,BP14/6 kPa.神志清醒,双眼睑及眼周红肿,球结膜充血、水肿并呈鱼泡状鼓出,眼球突出并固定,视力模糊,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

    作者:伍佳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风先兆丸的制备与疗效观察

    中风先兆丸是我院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下简称TIA)的有效方剂,我们从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经过反复验证,疗效显著,并交制剂室制出该中药复方制剂.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凤;赵彦青;王伟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鼻出血病人的整体护理

    鼻出血(曾名鼻衄)是五官科的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鼻腔出血、头晕、心悸、出汗、皮肤粘膜苍白、呼吸急促、四肢湿冷、烦躁不安,严重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防己茯苓汤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69例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水肿性疾病,多见于更年期妇女,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水肿,劳累后加重.应用西药利尿剂水肿可减轻或暂时消退,停药后易复发.笔者自1991年以来,用防己茯苓汤加减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光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甲型肝炎临床观察

    1999~2000年我院收治甲型肝炎122例,为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甲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与对照组,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作者:李雪梅;吴建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在护理工作中,重视对老年患者心理的研究,了解老年患者基本的需求,掌握他们心理活动的规律,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迎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血清淀粉酶、淀粉酶同工酶在胰外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淀粉酶(Amy)活性增高除出现在胰腺、唾液腺疾病外,还可出现在一些胰外疾病,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道梗阻、胆道疾患、异位妊娠破裂、急性阑尾炎等疾病中,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患病组织含有淀粉酶,在炎症时通过各种途径入血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本文对140例胰外疾病血清淀粉酶及其淀粉酶同工酶(即胰型淀粉酶P-和唾液型淀粉酶AmyS-Amy)活性进行了检测,以探讨血清淀粉酶和淀粉酶同工酶在胰外疾病诊断的意义.

    作者:贾立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静滴诺氟沙星致静脉炎的临床防治

    诺氟沙星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一种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该药对敏感菌所致的尿路、肠道感染效果尤为显著.但由于它对静脉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性,当较长时间、单一静脉、快速滴注及用法不合理时,极易引起静脉炎,因此,对其应用的监护是临床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就我院自1994年以来收治的62例静脉炎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郭树立;王培章;王晓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