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瑞;孔德双;刘尚忠
1病历摘要女,7岁,学生,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于2001年7月9日入院.血象、肝功能、心电图等均正常,于7月14日开始化学治疗.治疗方案为:甲氨蝶呤500 mg,长春新碱1.5 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液30 ml内缓慢静注:甲氨蝶呤20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内静滴维持12小时.
作者:张丹靖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我院应用腰痛宁胶囊(由承德中药集团责任公司生产)内服,并加牵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并与单纯牵引按摩42例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水银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溃疡性结肠炎属非特异性炎性肠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遗传、精神因素、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以血性粘液便、腹痛、里急后重、腹泻为主要症状.因致病原因较难确定,故现今临床缺少较有效的治疗.笔者从1997~2001年对28例本病患者给予西药灌肠配合中药内服,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建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主要致死原因.因此在抢救AOPP合并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时如何尽快纠正呼衰就显得至关重要.我院自1998年至2001年共收治AOPP致呼衰36例,应用纳洛酮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常世伟;闫亚璞;张乐乐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32岁,农民.2001年6月10日,在田间劳动时被蝮蛇咬伤1小时就诊.入院时痛苦面容,神清,体温36.5℃,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5 mmHg,在脚外踝处有一对牙痕,红肿,有血水渗出,两牙痕相距1.5 cm,全身其他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陆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调查对象与方法随机抽取某镇4个行政村和40个农户作为调查对象,事先拟好调查表,以开调查会、农户问卷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员在调查前经过统一培训.
作者:程光文;李文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胫骨骨折内固定方法很多,常因内固定方法不当影响骨折愈合.笔者选用双矩形髓内钉内固定胫骨骨折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继荣;班业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肺癌以咳嗽、咳痰、血痰及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当以肺外症状为首发时,可使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以致误诊、漏诊.为了提高肺癌的诊断水平,现将我局所属医院1992~2000年收治的16例误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忠;许昌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医药卫生制度的改革,给县级妇幼保健工作带来诸多的机遇与挑战.现就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促进其健康发展谈些个人体会.
作者:仲继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本文所治疗的精神病病人,是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所诊断,其中2000年上半年治疗精神分裂症紧张型21例.该21例病人都有紧张综合征,有肌强直、木僵、蜡样屈曲、违拗、刻板动作或言语、重复动作或言语等主要表现的症状群.
作者:吕锡岭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降糖药物能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慢性并发症的风险.但也有副作用.有些副作用小,多数患者能耐受,但另一些却很严重,甚至对患者生命有潜在威胁.故了解如何观察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减少其发生很有帮助.
作者:胡万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做好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充分了解哮喘的发病规律和诱因,自我监测病情,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可降低重症哮喘和难治性哮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做好以下工作.
作者:董玉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2000年4月25日,我县发生了一起一次性超量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事故,县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后,立即对此事进行了处理,避免了超量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事故后果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民;雷允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氟桂嗪是一种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脑供血不足等症.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又发现一些新用途,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佩云;周勋;刘东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性,50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2001年3月20日来我院就诊,给予王牌速效伤风胶囊(辽宁省锦州市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口服,一次2粒,每日3次.患者服药后次日清晨出现面部红肿、颈部、四肢起红色斑丘疹,瘙痒.中午患者又连服2粒,病情加重,全身皮疹增多,瘙痒剧烈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于2001年3月21日13:00点入院.
作者:王伟斌;王喜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急诊抢救工作是医院日常业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高质量、高效率地抢救各种急、危、重病人,是反映医院医疗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体现医院的综合水平.根据我县实际,笔者对加强乡镇卫生院的急诊建设有如下体会.
作者:钟兆林;熊永慈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病例介绍例1,男性,40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3个月,伤后立即昏迷10余分钟入院.曾经X线、CT检查诊断为脑震荡、颅骨骨折、慢性硬膜下血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CT复查硬膜下血肿已吸收、消散.
作者:彭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先天性巨输尿管是临床少见的输尿管疾病,症状常不典型,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极易造成临床误诊,现将我院误诊1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鸿凯;孙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患者,女,45岁,农民.因阵发性头痛,反复发热,伴恶心、呕吐半个月,于1998年2月13日入院.
作者:刘春生;庞爱玲;李春芝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