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太原市0~10岁儿童血钙检测分析

赵江平;席卫平

关键词:太原市, 儿童, 血钙, 生物工程技术, 钙代谢紊乱, 相互关系, 生物化学, 宏量元素, 资料表, 营养素, 细胞内, 体液, 人体, 临床, 离子, 健康, 机体, 骨骼, 构成
摘要:血钙作为人体一种重要的宏量元素,大部分参与骨骼的构成,小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和细胞内.近十几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对钙在机体中作用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大量资料表明,多种因素可引起钙代谢紊乱.因此,临床应重视钙与各营养素间的相互关系,合理补充钙的摄入,是保障儿童自身健康的重要环节.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阻塞的治疗经验介绍

    我们从1996年10月至1999年11月,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输卵管阻塞98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郑郯生;陈秀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咳嗽、咳痰30年,心悸、气短10年,加重10天

    2000年4月16日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者女性,64岁.因咳嗽、咳痰30年,心悸、气短10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30年前出现咳嗽、咳黄白粘痰,每年冬、春季节加重,伴心悸、气短10年,出现两下肢水肿5年.本次受凉后加重,出现呼吸困难、腹胀,尿量每日约500毫升.既往无其他慢性病史.查体:T 36.7℃,P 100次/分,R 25次/分,BP16/10 kPa(1 kPa=7.5 mmHg).

    作者:黄铁群;王纪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腔多脏器损伤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被拖拉机撞伤左季肋部,于10分钟后入院.查:血压为0,脉搏120次/分.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湿冷,腹部膨隆,左季肋区有压痕,全腹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腹腔穿刺抽取液为不凝血液.立即开通多条静脉通路,快速输入平衡液、海脉素、多巴胺等.30分钟后测血压90 mmHg(1 mmHg=0.133 kPa).

    作者:李志英;范光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四金排石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

    一般资料: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9~81岁.其中肾结石11例,输尿管结石28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9例,膀胱结石2例.结石直径0.2~0.5 cm 30例,0.6~1.0 cm 18例,1.0 cm以上2例.

    作者:刘连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五氯酚钠中毒致死1例报告

    五氯酚钠是一种接触杀螺剂,曾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广泛使用,对人、畜及植物有一定毒性,但人接触后引起中毒致死罕见报道.我站收治1例外用五氯酚钠后中毒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广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老年人糖尿病52例漏诊原因分析

    临床上对于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的患者,易考虑到糖尿病的诊断.而对不典型的糖尿病者,常易漏诊.本文分析52例中老年人糖尿病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漏诊原因的认识.

    作者:杨宝凯;王子卿;马秀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名医印会河教授临床抓主症经验集粹(九)

    1.21真武汤加味(源于<伤寒论>,印氏加味)[方药组成]茯苓30克,熟附片15克,白术12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功用]温肾化水.[主要症状]水肿重在下肢或在脐下,四肢清凉,心悸头眩,筋惕肉瞤,小便短少,动则气喘.舌淡苔少,脉沉细.

    作者:陈庆平;王诗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简称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短暂的脑供血不足.临床上突然发病、神经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短暂,不超过24小时,但常反复多次发作.本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防治完全性卒中有重要意义.因为在3~5年内,大致1/3病人发展为完全性卒中,1/3病人继续发生TIA,并留有大脑功能减退,仅1/3病人TIA自行停止.

    作者:徐忠宝;张春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上颌窦腔置管冲洗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46例报告

    化脓性上颌窦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上颌窦穿刺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但由于需反复穿刺,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存在易出血、反应重、并发症多等缺点.我院自1997年3月开始,在施行上颌窦穿刺术的同时,行窦腔内置管,并经置管冲洗、注药,收效良好.

    作者:董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家庭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各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反复发作等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右心及肺功能衰竭、缺氧等导致全身代谢障碍的全身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多需住院治疗,而绝大多数时间需在家休养.而家庭护理的好坏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减轻心肺功能衰竭的关键措施,也是延长病人寿命的根本保证.在家中如何做好肺心病病人的护理呢?本文就此谈几点意见.

    作者:李玲;金仲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相关内容摘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褥疮的治疗与护理

    褥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易发于高位截瘫、重型颅脑创伤及一些病情危重长期卧床且营养不良的患者,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褥疮的治疗与护理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尤其为Ⅱ期以上褥疮的治疗与护理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现将Ⅱ期以上褥疮的治疗护理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牛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接种冻干流脑A群多糖菌苗引起癔症性失语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儿王某,女,13岁.于1999年12月17日下午在学校教室内,乡医用玻璃注射器于左上臂三角肌外侧皮下接种0.5 ml流脑菌苗.使用的流脑菌苗为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81114-2,失效期2000年10月,接种严格按无菌程序操作.接种后30分钟,患儿出现四肢抽搐,自感咽喉部梗塞,呼吸急促.乡医立即给予平卧,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 ml,肌注地塞米松5 mg.疗效不明显,抽搐继续加重,并出现失语,立即送往卫生院治疗.

    作者:王天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疣必治及聚肌胞联合治疗尖锐湿疣

    自1995年1月到1999年12月间,我院在门诊采用疣必治(加拿大博爱药厂生产)、聚肌胞联合治疗尖锐湿疣,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水文;王金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

    脑血管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称为脑卒中、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慢性脑血管病是指脑动脉硬化症及其引起的慢性脑损害和血管性痴呆而言.急性脑血管病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另一类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作者单位:

    作者:王文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源性猝死,我院自1997年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克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桂玲;司海芹;周国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隆德县城郊乡麻疹爆发调查

    1996年5月,隆德县城郊乡董山村发生一起麻疹爆发,经调查证实是由一名陕西省某县来串亲的患儿引起.对易感者采取应急接种,疫情得到控制.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水静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加强乡村医生药品使用的监督管理

    笔者在基层医院工作多年,经过调查、分析,认为乡村医生在药品的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乡村医生药品使用的监督管理.

    作者:郑玲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时,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情况下,蛛网膜下腔出血系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即由于脑底部或表面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直接流入或主要流入蛛网膜下腔.因此,损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即颅脑损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后)则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作者:周维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